APP下载

删繁就简,品窃读滋味

2019-03-18亓辉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品读滋味

亓辉

摘 要:《窃读记》这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作者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作者对读書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关键词:窃读;品读;滋味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不难找出文中的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体会到窃读的滋味:快乐、惧怕,感受到作者对书的酷爱。可随着对文本的不断研读,我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快乐、惧怕”并不是作者窃读时的全部感受。于是将切入点确定为“画出作者是怎样窃读的,体会窃读的滋味”。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作者动作、心理的句子进行品读,体会到窃读的复杂滋味。

【教学案例】

师:作者是怎样窃读的?就让我们交流画出的句子,品味窃读的滋味。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走在书店路上的“我”内心是什么滋味?为什么?

生:既安心又担心。安心是因为书店的人多,可以看书。担心自己没看完的书被人买走了。

师:你认为哪个字最能表现“我”内心的滋味?

生:忧。

师:这是“我”去书店时的滋味。到了书店里“我”的内心又是什么滋味,结合具体词语来谈谈。

生:来到书店“我”急切地找自己没看完的那本书,没找到时很着急,终于找到了,“我”非常高兴。

师:着急、担忧、高兴交织在一起,用你的朗读来表现“我”内心的复杂滋味吧!

生:读。

师:捧着自己心爱的书读着时“我”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呢?

生:“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你也来读。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又快乐又惧怕?

师: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生:快乐是因为“我”终于可以看自己喜欢的那本书了。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

生:“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师:什么是饿狼?想想饿狼见到食物时是什么样的。

生1:猛扑上去。

生2:大口大口地吃。

生3:恨不得一口就把食物吃光。

师:像饿狼这样见到食物猛扑上去,吃不够,不知满足就是——

生齐:贪婪。

师:这么一说,这个词好像是贬义词,那作者为什么要说自己是“贪婪地读着”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出什么?

生1:作者非常渴望读书、爱读书。

生2:作者读书到了痴迷的程度。

师:爱书的女孩,饥饿的狼,在强烈的形象反差中,我们体会到作者读书时的如饥似渴。把你的感受送进去再读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那“我”为什么又害怕呢?

生:读文中的句子。

师:想想什么样的环境会让“我”觉得不适宜再读下去。

生1:书店里人少的时候。

生2:书店里的老板往“我”这边看时。

师:享受着读书的乐趣,同时还经历着惧怕的痛苦,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读这一段。

生:带着感情朗读这一段。

师:此时的“我”为了看完一本书,有时甚至要跑几家书店。当太阳偏西,夜幕降临,“我”还在如痴如醉地读着。自己读读第七自然段,想想又是什么滋味。

生:饿、累。

师:为了能够在书店里读书,满足自己强烈的读书愿望,“我”还动了些小心思呢!

生1:喜欢到人多的地方。

生2:贴在大人的身后。

生3:下雨天到书店看书。

师: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

生1:书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吸引了作者,作者太喜欢读书了。

生2:为了能读书,作者千方百计,真让人佩服。

生3:现在我们想什么时候看书就什么时候看,更应该热爱读书。

师:真是一个智慧的窃读者!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让我们跟着她一起走进雨中的书店,走进那一幕吧!

配乐,教师引读,生感情读。

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请你想象一下,当“我”终于把书读完,咽了一口唾沫,内心又是什么滋味?

生1:像吃了蜜一样甜。

生2:心里获得了满足,非常高兴。

师:同学们,那窃读的背后,究竟都有哪些滋味呢?(出示:有 有 ,有 有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生1:有苦有甜,有喜有忧。

生2:有饿有累,有喜有甜。

师:既然窃读有这么一番滋味,作者为什么还要去窃读呢?能不能找到文中的句子。

生:读“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师:请同学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反思】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说:“要想真正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教学内容的判断、取舍与筛选至关重要。如果判断准确、取舍适度、筛选得当,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自然也能学得透彻,学得扎实。”

在教学中,我改变了课堂上逐字逐句讲解、面面俱到分析的教学方法,把“教师之思”转化为“学生之思”,以学定教,因生而动,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习地位。将品读窃读的滋味作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将“窃读”滋味具体化,感受到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从而领悟到了读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鲁升.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N].汉中日报,2011-06-28(003).

[2]裴道明.幸福课堂让学生快乐成长[N].湘潭日报,2007-05-27(001).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品读滋味
自由到底是什么滋味?
等待的滋味
说谎的滋味很糟糕
离别的滋味
春天的滋味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