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

2019-03-18陈筱青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童话策略

陈筱青

摘 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观照童话教学,以规避日常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法。“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采用“读、说、比、思、写、演”等策略,还童话文体教学独有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童话;策略;整合使用

童话,作为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文体,不可否认占据了很重要的比例。怎样立足童话的文体特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进行了一点点探索。

一、经常使用“读”的策略

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之一,童话教学亦然。而童话教学中的朗读不同于其他文体,朗读时接近口语,需采用适度夸张的口吻,根据人物特点,使用不同的节奏、音量、速度对不同的人物进行区分。如《小壁虎借尾巴》中的小鱼姐姐、燕子阿姨、牛伯伯,可以根据人物年龄的不同进行范读,读出小鱼的可爱,燕子的亲切,老牛的和蔼。当然不同的语用目的,采用读的形式也不相同。如《陶罐与铁罐》中傲慢、轻蔑、恼怒、谦虚。这些词语都是对话的提示语部分,带上这样的语气分角色对比着读,读着读着,铁罐一次比一次蛮横无理、陶罐一次比一次宽容忍让的鲜明人物形象就深入学生的心中,为理解课文寓意埋下了伏笔。所以,“读”虽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策略,但在运用中因需活用。

二、有效使用“说”的策略

从童话起源上讲,民间童话就具有口耳相传的特点,具备“容易记忆的特征”,有相对固定的叙事程式,利用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说”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复述能力训练。如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就大量运用了这种言语反复的手法,乌鸦、喜鹊、杜鵑对猴子说话用的句式和内容基本相同:

“猴哥,猴哥,你怎么种 树呢?有句农谚,‘ 。

树要等 年才能结果,你 吗?”

梨树、乌鸦、哇哇、梨五杏四

杏树、喜鹊、喳喳、杏四桃三

桃树、杜鹃、咕咕、桃三樱二

薛老师发现了构段上的这种特点,因而挑选出词语进行巧妙的归类。竖着读分别是关于果树名、鸟名、鸟的叫声、农谚的四类词语,而横着读,则每一行巧妙地对应着相关的段落内容,对段落内容有提示作用。在反反复复地读中,孩子们把故事中最关键的变化因素熟记于心了,结合文本自己就能复述了。童话故事中的这种复现手法符合7~12岁孩子的言语认知特点,通过语用指向,明确目的地“说”为儿童言语生长提供了契机。

三、整合使用“比”的策略

童话,特别是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经常会呈现类型化的特征,在童话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整合过往童话阅读的经验,使用“比”的策略,展开更深刻、细致的阅读,进行故事类型的比较和归纳,提升学生对童话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加深阅读体验。单篇中含有丰富的“比”因素,《巨人的花园》中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卖火柴的小女孩》幻想与现实的对比,还有《小柳树和小枣树》《陶罐与铁罐》都含有“比”的因素。一组一组阅读中的“比”,如四上中外童话的单元教学中,在进行单元回顾的时候,通过“童话故事结构单”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主角、时间、地点、事件、结局,在对比中感受童话故事的类型化结构。这里进行的比不仅是阅读理解的指导,更是指向写作表达的指导,体现的正是语用指向。

四、深入使用“思”的策略

童话虽然容易读懂,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思”也是必不可缺的,教师应该在学生发现不到的地方提问,阅读时不注意的地方加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深思、交流,丰富认识。如《去年的树》在故事的结尾,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动作——看。鸟儿在看什么?谁都知道鸟儿历经千辛万苦,那么长时间的等待,现在却只能看着、看着。由此引发学生回顾前文的美好约定,鸟儿寻找的艰辛,揣摩此刻内心的真情告白,但最后作者却什么也没写。简简单单的两个“看”中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从而领略作者新美南吉用“最平淡的语言述说最丰富的情感”这一写作特色,感受越是简单的语言越能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所表达的感情也就越丰富。正是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才能发现这篇童话的特殊魅力。

五、准确使用“写”的策略

除了读,还有“写”是对学习积淀的一种重要途径。以文本为支点,构造新的想象空间,改编、创编童话故事,还是培养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如教学《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遇到当初那个木匠,你会对他说什么?拥有了人类表情的小木偶,踏上外面世界的旅程又会发生什么呢?假如他来到了一个不笑国,又会有什么奇特的经历?这样的设计既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童话内容的理解。

六、适当使用“演”的策略

儿童喜欢童话,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童话中的幻想以及游戏精神,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己走进童话,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对故事内容的解读。如《小壁虎借尾巴》中先指导学生熟悉课文情节,分角色练习朗读,读出小鱼的商量语气,被借对象的委婉拒绝,以及旁白的平实陈述后,带上头饰进行分角色三段式合作演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童话世界,融入童话之中,成为童话中的一员,体验到了童话形象之美。这种体验是一般的阅读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

总之,对于童话文体的教学策略的把握,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段需要,有效选择教学策略,准确把握方法训练的度,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发展学生言语能力,建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学青.擦亮童话: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1(z1):53-57.

[2]何夏寿.可以这样教:访工作室导师何夏寿[J].小学语文教学,2016(2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童话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