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地方戏曲(越剧)校本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2019-03-18王芳莉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本戏曲评价

王芳莉

摘 要:实施地方戏曲(越剧)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演唱才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地区特色,探索构建了以“越剧知识”“越剧欣赏”“越剧表演”三大领域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同时对该课程的现实背景与意义、理论基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过程、评价这六大块内容进行了阐释。在实践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开发途径。

关键词:小学音乐;地方戏曲;校本开发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中,戏曲艺术是传统民族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要振兴戏曲,弘扬民族文化,必须从小抓起。

2.学校确定“地方戏曲(越剧)校本开发与研究”为校本拓展课程,一方面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地方戏曲的特长,使越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理念。

2.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理念。

三、研究目标

(一)学校方面

1.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2.完善学校配套硬件,探索我校戏曲教育的有效模式,体现办学特色。

(二)学生方面

帮助学生了解到越剧的文化、艺术风格及特点,使学生在认知、表达、创造等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三)教师方面

1.依托地方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关于越剧的研究,探索越剧教育的目标、方法、形式、内容、评价,与其他课程紧密结合的教育实施体系,初步确立系统的校本课程。

2.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研究能力、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社会方面

建立内外结合的戏曲艺术基地,从分利用社区、剧院、家长等资源,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使浙江越剧得到传承和发展。

四、研究内容

(一)地方戏曲课程的性质与理念

课程着眼于越剧文化,以具体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越剧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一,应突出综合性的理念,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第二,突出“活动性”的原则。第三,突出开放性的特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学习环境。第四,采用多方面多种形式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效度。

(二)地方戏曲课程开发

1.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越剧知识,越剧欣赏,越剧表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五、六年级组。每个专题都包含了相对应的知识和主题活动。

2.课程的开发程序

学校从校内条件和校外资源两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完善硬件设施,二是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展开课程开发的先期工作。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动音乐老师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设计等。同时采取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实施主题活动。最后对所开设的越剧课程进行评价,并反馈结果。

3.课程的设置

学校平均每周开设一节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可自主选择相关年级段的教学内容与主题活动。

五、研究过程

(一)课程开发前期准备阶段

1.借鉴兄弟学校校本课程的成功经验。

2.广泛查询相关资料,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3.成立课题组和课程开发审议小组。分配职责,进行资源配置,安排前期事务。

4.相关课程专家来校指导,确定可行性方案。

5.校本课程开发评估。

6.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向以及能力调查。

7.相关领域进行教师技能培训。

(二)课程开发实施阶段

1.撰写“小学地方戏曲(越剧)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

2.制定课程开发指南,编写课程标准。

3.按照年段划分三大领域的年段模块,设计、开发各项具体的主题活动,全面开展校本课程开发。

4.组建学校越剧课程主题活动库。

5.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继续进行教师培训。

6.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和交流。

(三)课题总结阶段

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对此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撰写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提供思路。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一)对老师的评价

1.学生听课后的效果。

2.领导、课程专家,教研组听课后的评价。

3.家长问卷调查。

(二)对学生的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态度表现、作业反馈。

2.学习成果考核、展示。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校本戏曲评价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