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数学课“简易方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2019-03-18倪海飞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数与代数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倪海飞

摘 要:小学阶段首次与方程相联系的内容即是简易方程,在数与代数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方程方面的知识与未来的数学学习存在极大联系,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推进简易方程课的进行,让小学生真正掌握简易方程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数与代数;教学方法

如今新的教材观强调从以往的“教教材”转变为现在的“用教材”,意味着教师要将教材当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内容,是高年段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数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师针对这部分内容,也应该依托于教材,合理地利用其中的文本资源,并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结合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一、初步理解等式和方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内涵和意义,则需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理解之时有一个载体,即学生可在情境之中发现规律,并且认识和理解规律。当学生离开情境之后,又可对规律进行实际运用、拓展与延伸,甚至可做到对自身思维的总结与反思。比如在简易方程这部分教材内容中,例1就为学生展现了天平理解等式的内容,即给出了“50+50=100”这个等式,让学生对其背景意义进行深刻的理解,以真正掌握等式之间的联系。这与高年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合。教师在不照本宣科的情况下,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为其设计“0.1=1这个等式成立吗”这样的内容。若是这个等式不成立,则需要补充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其相等?通过这样简单又可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天平”这个意义。而在学生理解这一意义的基础上,教师则可对其展开拓展训练,让学生去辨别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区别。比如可以让学生对“15+25=40”和“20+x=45”这两个式子进行辨别,找出其中的不同。而区别就在于两者虽然同为等式,但是第一个式子的“25”为已知数,而第二个式子的x则是未知数。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为接下来的简易方程教学打下基础。

二、简易方程的解题教学

在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的教材内容中,其方程类型是ax±b=c。教师在简易方程的解题教学过程中,要将其与以后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区分开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小学生从四则运算入手,使其由易入难地掌握简易方程的解题方法。即:当学生遇到了ax±b=c这种类型的方程,可将原方程变形为ax=c这种形式,结合乘除运算方法进行解题。比如教师先给学生呈现这样的一道题目:20+ =40。当学生运用四则运算法将其解答之后,再为学生引入20+2x=40。通过两个式子之间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受到启发,直接将第二个式子中的2x当成是第一个式子空格部分的数,学会将其当成整个数,然后求解获得答案,再求出x的值。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简易方程解法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开拓展性练习。尤其是一题多解的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解题思维,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解题中站在多个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再探索多种合理的解题方法,强化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以行程问题的简易方程求解为例,若是要求得一辆货车的速度,教材中给出的思路就是以客车行的路程与货车行的路程相加等于总路程这个等量关系为切入点建立起相应的简易方程。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寻找其他同样可以建立起简易方程的等量关系。比如,速度之和与时间之间的乘积即是总路程。在已知客车速度为95km/h的基础上,结合两辆车相遇的时间和最初启程时两者的距离(相遇时间为3h,两辆车启发地的距离为450m),可列出以下的简易方程:(95+x)×3=450。在简易方程的解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的解题思维,不局限于教材,积极寻找更多的解题方法,在深刻认识数学问题的基础上,可以锻炼自身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的能力,促进自身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三、简易方程的检验

在实际的简易方程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引导学生对简易方程的求解进行检验,所关注的重点在于解题过程。但是检验是简易方程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简易方程的解的理解,并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解题的检验习惯,避免所求得的答案存在问题。在以后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所求的值出现增根的情况,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检验习惯,才能有效保障最后所求得的值的准确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好基础,培养相应的解题檢验习惯。在简易方程方面,就要求学生可以将最后求解获得的x的数值代入方程中,检验式子两边的数值有没有存在相等的情况。比如上文所提及的行程问题相关简易方程所求得的解为x=55,将这个数值代入(95+x)×3=450之中,若是式子相等,即所求得的解是正确的。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五年级对简易方程的学习可以奠定好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要求教师能够注重这部分内容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等式和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展开高效的解题教学,并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方成.小学数学应用简易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J].中华少年,2017(23):136-137.

[2]叶秀.例谈解简易方程的教学技巧[J].小学教学参考,2016(5):15-16.

[3]谭志俐.“简易方程”教学思考[J].湖南教育(C版),2017(7):42-43.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数与代数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