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高校应用型实验教学改革

2019-03-18张习敏赵顺芝冯莎莎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应用型人才经济发展

张习敏 赵顺芝 冯莎莎

【摘要】随着社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面临诸多问题,因此,西部地区的高等学校需要进行应用型改革从而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本文从西部地方高等学校的教育特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方面进行阐述,并对相关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西部地区 应用型人才 经济发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35-02

近年来,高等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显,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巨大的挑战,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因而给社发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进行相关的改革,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2014年,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会上,国家明确提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此后,相关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对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进行职能转变,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对60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职能转变,即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 [1]。

1.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特点

西部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欠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教育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落后。虽然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但是,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相比,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其发展水平面临诸多制约因素,这种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1办学经费严重短缺。

大部分西部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落后,财政收入低,因此,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严重短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大多数高等学校,尤其是省属高等学校,其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尽管各级政府重视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由于办学经费的不足,从而直接影响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教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这种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

1.2人才资源缺乏和不足。

由于地理环境、交通、信息、工资收入、生活条件等差异,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师资人才资源严重短缺,这种资源短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人才资源引进十分困难,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工资待遇收入较低,具有高水平的人才不愿意进入西部高等学校从事相关的教育和科研工作;(2)高水平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随着东西部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西部地区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大量的学科发展人才流失到发达地区。

1.3学科发展水平不高。

由于办学经费的严重短缺,高水平人才严重缺乏,同时,加上学生生源质量低,这些原因导致了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在学科发展方面不平衡,特别在一些实验学科如生命科学等学科发展方面严重滞后。

2.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力量,在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中的实验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3]。因此,实验教学在西部高等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阶段,学生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及记忆方式为主,在整个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很少涉及到相关的实验验证理论的过程。因此,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弥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实验教学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

2.2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高校实验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掌握课本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学生亲历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获取新知识、新发现,并应用新方法、新技术解决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因此,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验证理论知识的能力,独立创新的工作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

3.西部地區高校应用型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尽管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在西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地域差异、信息渠道、教师人才队伍和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限制,西部高等学校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迫使西部高校应该针对地区的特色,对高校教学进行相应的职能转变,这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发展是必要的。

3.1 基础研究硬件条件薄弱要求向应用型转变。

理工科学科,特别是具有实验要求的学科,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的限制,许多基础硬件设施、高精端实验仪器和设备缺乏,对于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来说,这些硬件设施的缺乏严重限制了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对于西部部分高等学校而言,需要将部分科学,甚至某一学科中的部分专业转向应用型研究为主,以此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3.2 基础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缺乏要求向应用型转变。

一流的高校发展需要一流的学科支撑,而一流的学科发展离不开一流的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包括教师人才队伍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西部高校而言,尖端的教师人才队伍十分缺乏,这主要是受地域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差异的限制。另外,学校的发展因素也同样不能吸收优秀的学生队伍。由于人才队伍的缺乏,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人才队伍资源的限制要求部分西部高校必然转向应用型研究为主。

3.3 地区经济发展要求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西部高校大多数坐落于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因而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是当前各级政府主要任务。因此,西部地区高校的主要责任仍然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地方高等学校应该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对应的开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教学。相应的毕业生直接就业于地方企事業单位,这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服务功能。

4.西部地区高校应用型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由于西部地区高校的特殊性、毕业生就业的倾向性,以及西部地区社发发展的需求性,国家要求部分西部高等学校进行职能转变,即部分西部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转变。这可以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也可增加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基于高校向应用型的转变,笔者对高校中的部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

4.1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实验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要求转变我们的教学主体,应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以实验指导书为主,针对书上的实验内容,按部就班的完成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具备自己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观察实验现象。因此,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更不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

4.2 增加实用性和应用性实验。

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贡献作用,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进入地方直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这就要求相关学校中的部分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中实践专业,应该调整针对地方发展社会的需求,增加与地方社会发展有用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实验,能够更直接的传授学生相应的应用型知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借鉴和直接运用。

4.3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展实验教学。

由于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的短缺,部分高校可以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部分实验直接转入企业开展,一方面可以节约高校的办学开支,减少高校部分专业的实验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验,可以直接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也可以为企业选拔后续可直接工作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王嘉毅.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6(11):49-55.

[3]关雪梅.浅谈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实验室科学,2005(4):17-19.

[4]张习敏.基于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9).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应用型人才经济发展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