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读点文言文
2019-03-18赵花
赵花
摘 要:小学语文尝试渗透文言教学,链接文言故事,兴趣盎然;结合文言文,拓展欣赏;创新运用文言,大开眼界;潜心体验,感受古文形式和意韵的美。
关键词:文言;链接;体验;感受
古典文学是古典文化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小学生诗词的积累,而文言文中一些经典之作,却有时被忽视。不过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是陌生的,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诵读、积累,让学生找点文言文的感觉方面,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饶有趣味——链接故事
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如果教师经常给教学加点调味剂,经常保持新鲜感,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他们学习的激情自然也会被调动起来。
语文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文言故事不失为一良方。王冕《墨梅》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教学时,“砚”是个生字,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及砚台的采制方法后,牢记砚的“石字旁”,接着穿插书法史上“草圣”——张芝刻苦练字的故事,“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王羲之也常以张芝鞭策自己,留下了“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千古美谈,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故事虽短,但富有哲理性,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教益。
二、拓展欣赏——链接原文
提升学生一定的阅读层次,领着我们的孩子拾级而上,教学中链接一些文言原文,让学生赏读,学生慢慢地会对文言文有感觉。
教学“温故知新、孤陋寡闻、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等成语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知识抢答: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还是出成语最密集的书,是哪一本呢?学生猜了许多的书名,议论纷纷,在这样愤悱状态下,再揭示答案:是孔子的《论语》,并介绍它是影响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最大的书。当有了这些铺垫后,我把这些成语出自《论语》的句子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读得不亦乐乎。
欣赏《少年王勃》一文,交流王勃登上滕王阁,大胆赋诗,留下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我一边富有激情地背诵,一边展示当年在师范练字临摹的长卷《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学生简直惊呆了。这时学生心中一定会泛起阵阵涟漪,此刻,对文言文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三、开阔眼界——创新链接
创造性地运用文言文穿插于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一定的古文底蕴和教学睿智。
请欣赏深圳名师赵志翔《蓝鲸》的一个教学版块:咱们成立一个“巨鲸”演讲团,谁当团长适合呢?老师创造竞争氛围,与学生互动,相机指导学生做动物名片。教师被学生推为团长后,接着声情并茂地宣读了团长誓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垂垂老矣,看今朝儿孙丰姿……学生兴趣盎然,接着团长又用文言文发表了即兴演说。教学在幽默的笑声中持续着,有趣的文言文一下子吸引了所有的学生。教学中创造性地玩一点“花样”,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伴随着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兴奋起来。不用说学生,就连听课的教师也感觉十分新鲜。这样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手段,怎能不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呢?
四、潜心体验——感受形式和意韵的美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文言文简练,典雅,那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五彩斑斓,绚烂多姿。文言形式丰富多彩,或韵或散,步入其间,令人恍如置身其境。
教学中教师对补充介绍的文言文进行个性化范读,给学生在停顿、语气、语调上以暗示,助其初步理解,让学生倾心陶醉,感悟文言形式和意韵的美,找到文言“之乎者也”的独特感觉。特级教师韩军也谈到“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文言,成人后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通过文言学习运用白话,似远实近,事半功倍。
学习《木兰从军》,主人公花木兰英姿飒爽,学生喜欢文中的人物形象。我边朗读边进行动作表演《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读演尚未结束,学生早已按捺不住,融入摇头晃脑的诵读中。学生读多了,居然发现“之乎者也”已悄悄地进入了他们的语文世界,经典的文言呈现在脑中,有时竟脱口而出,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了。
参考文献:
[1]戴熙槐.多给学生一点儿感觉[J].才智,2009.
[2]韩军.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J].内蒙古教育,2014.
作者简介:趙花,中学高级教师,江苏海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海门市书香教师,多次在省市教研活动中执教公开课,有二十余篇论文、随笔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