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舞对云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及社交行为的影响研究
2019-03-18胡晓燕
【摘要】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公共体育选项课的部分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把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体育兴趣水平及社交行为进行实验前后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得出结论:排舞对云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及社交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云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中开展排舞课程。
【关键词】排舞 兴趣水平 社交行为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18-02
排舞运动是一项集音乐、体育、舞蹈为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排舞舞种风格多样,动作元素丰富,能够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排舞适合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近几年,排舞刚引入我省高校,目前仅有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了课外体育活动中和开展了排舞比赛。本研究以排舞对云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及社交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为例,把2017级公共体育选项课两个自然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45人,对照组47人,对实验组学生进行16个周,每周2学时的排舞教学;对照组学生进行16个周、每周2学时的健美操教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
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及社交行为比较与分析
由表1可知,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和社交行为这两个方面的心理认知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水平,故本研究随机抽取的两个组可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2.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及社交行为比较与分析
由表2可知,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社交行为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3.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及社交行为比较与分析
由表3可知,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交行为能力也无显著性差异。
4.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及社交行为比较与分析
由表4可知: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交行为认知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得出:排舞运动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有积极的影响。然而排舞对学生社交行为能力水平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自身的性格、习惯对体育兴趣水平有着重要影响。第二,学校氛围的影响,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当代大学生很多喜欢宅在宿舍,玩手机成为多数人的爱好,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第三,在调查问卷中显示: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資源的不足对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目前运动场地和设备还比较缺乏,资源的不足对学生的体育兴趣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排舞运动对大学生社交行为能力水平影响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社交行为能力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其临界值P为0.875, P>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社交行为能力无显著性差异。但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社交行为能力T值为37.34,而实验前实验组社交行为能力T值为35.87,由此说明排舞对女大学生社交行为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所以要肯定排舞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作用。
原因分析:首先,排舞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运动,在跳排舞时需要练习者站成一排集体跳,所以在进行排舞锻炼时,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开展,这样在运动过程中就促进了沟通、协作交流。其二,在开展排舞运动时,笔者采用的是积极教学法,将实验班分成了六个小组,在练习动作时,采用分小组练习,在在练习中学生共同协作和相互交流学习。
5.结论与建议
排舞运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和社交行为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排舞运动与健美操运动都属于比较容易开展的项目,对场地和器材都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有块空场地和音响就可以把排舞运动开展起来,简单易行,这就为排舞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建议云南省高职院校把排舞运动引入大学体育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NOREAU L,ROY L,et al. Effects of a modified dance?鄄 based exercise on cardiores piratory fit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1995(1).
[2]NADASEN K. Life without line dancing and the other activities would be too dreadful to imagine[J].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2008(3):329-342.
[3]杨华.浅谈排舞对高校学生的健身意义[J].群文天地,2012,8
作者简介:
胡晓燕(1989-),女,汉族,云南楚雄人,硕士学位,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