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勤俭节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途径与方法

2019-03-18赵中敏

考试周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行为习惯小学生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小学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对于当前社会来说,“勤俭节约”一直都是一项优良的个人品德。然而在当前小学校园中,奢侈浪费的现象十分常见。基于这一情况,整个社会都需要对此提高重视程度,通过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和方法,一方面对学生展开理论知识的灌输,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们自己经历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们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进而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本篇文章将阐述当前小学生缺乏勤俭节约精神的实际现状,并对于具体加强的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生;勤俭节约;行为习惯;教育途径

一、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当前普遍小学生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学生常年受到父母的溺爱,因此便逐渐养成了铺张浪费的行为习惯。对于这一问题,小学教师理应予以足够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干扰,促使其认识到勤俭节约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以此改进自己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

二、 当前小学生缺乏勤俭节约精神的实际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现如今很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没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很多家长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格外的疼惜孩子,不限制孩子的花销,不批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浪费。从而导致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浪费饭菜,与同学之间互相虚荣攀比。面对勤俭节约的学生,则认为是“家里贫穷”“小气”,甚至瞧不起同学。这也导致一些有勤俭节约意识的学生受到影响,开始铺张浪费。这对学生日后生活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 加强小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精神的具体方法

(一)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学习模仿能力十分强烈。所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模仿对象,应当德行合一,以德育人,将自己的人格魅力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以身作则,对学生的要求自己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将勤俭节约的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以身作则,白天或者放学时随手关灯,洗手后立即关闭水龙头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学生中间起到带头作用,积极传递勤俭节约精神,引导学生以勤俭节约为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优良行为习惯。

(二) 对学生家长展开引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每个孩子都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优良行为习惯方面,家长的自身行为习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有些家长随着生活条件不断地提高,在日常生活当中开始出现胡乱消费、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从而缺乏正确的勤俭节约意识。而孩子在父母的意识与习惯的影响下,认为铺张浪费是正确的生活习惯,进而不再有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改变自己错误的消费习惯,与学校教师经常沟通,共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行为习惯。

例如: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形成勤俭节约的优良行为习惯,杜绝浪费任何可以使用的物品。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绝对不能剩下饭菜,外出点餐时,杜绝铺张浪费,如果有剩下的饭菜,务必打包带回家等等。家长还在面前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优良行为习惯。

(三) 依靠班会进行教育

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观念,还可以在课外组织班会,向学生传播勤俭节约的意识。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接受勤俭节约的教育。教师应当定期组织班会,告诫学生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我國人们应当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勤俭节约是我国优良传统美德,我们有义务去弘扬、传承。并且,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当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四) 从细节层面入手进行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都想自己将来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告诫学生所有的大事业都是由一件件小事堆积而成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正视自己身边的小事,从小事做起。在培养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行为观念的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能够将其贯彻到实际当中。

例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着装方面,学生应当以简单大方为主,切记不要一味地追求时尚,在同学之间互相攀比。在零用钱方面,学生一定要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零用钱,自己一定要清楚什么是真正需要,应该购买的,什么是没有必要,不需要购买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会上为学生播放纪录片,让学生能够从中明白父母赚钱不易,自己不应该随意向父母要钱。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能够将集体的事情作为自己的责任,保护公共财物。从而在小事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观念。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优秀榜样。在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行为的道路上,教师与家长应当细心教导,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勤俭节约的方方面面。要学生意识到,胡乱花钱、铺张浪费、与同学之间互相攀比是十分可笑并且可耻的行为。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树立责任心,爱护集体,将集体看作个人,爱护公共财物。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勤俭节约行为意识,为学生日后生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桂侠.以德法并举之措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习惯[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10).

[2]罗月秀.对中小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的培养和践行的途径[J].赢未来,2018(13).

作者简介:

赵中敏,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教育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行为习惯小学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