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物理实验课效率的探索

2019-03-18郝睿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提高效率

摘 要: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为:课前准备,老师演示;合理分组,态度严谨,规范操作;分类指导,思维探索;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分层训练,总结新知等环节,并提出各教学环节中师生活动的目标以及实施的要点。

关键词:提高;物理实验;效率

物理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尤为重要,所以,在物理课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实验课。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从而养成探索自然规律的良好习惯。

一、 实验课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各校实验仪器设备基本可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学生分组实验完全可以进行。可是部分学校开设的物理实验课效率较低,质量不高,达不到课标要求的应有目的,甚至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有:一是老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认为学生实验就是让学生做实验,老师只要组织着不出安全问题就行;二是对实验课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课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如果只是把学生实验当做一堂普通的课看待,那就达不到实验真正的目的;三是老师错误地认为物理实验课考试内容占分少,考试知识点可以通过记诵达到考试得高分的目的,对于物理实验过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 提高实验课效率的几点想法

要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效率,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课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老师在上实验课前,先要布置实验预习作业,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设计,需要课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及药品,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的重点,验证的现象,需要记录的数据,以及在实验过程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受实验条件限制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老师必须在学生分组实验前自己在实验室反复地做实验,把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发生的事情要心中有数。

(二) 合理分组

在实验前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男女生、个人特点以及性格做出合理的分组,每一组同学要分工明确,有组织者、操作者、查阅资料者和记录数据和现象者,提高实验效率一定要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才能保证一堂实验课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 做好演示实验

对于一些在实验室里不能做或者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实验,老师应该借助多媒体设备做好演示实验。通过放大实验过程和图像来让教室里每个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有的实验不能做,就收集一些实验图片、教学视频以及动漫视频来让学生观察,了解实验过程和现象,达到认识自然规律的目的。

(四) 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对自然科学的极大兴趣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较高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做出表率,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还要热切地期待、信任和尊重学生,教学要民主,让学生畅所欲言,吐露自己的心思和想法,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收集到有关的教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自己的意识信号,启发、诱导和帮助学生不断增强他们做好物理实验课的信心。

(五) 态度严谨,规范操作

老师在做实验前应该要求学生要抱着科学研究的态度做实验,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做,要有实验室操作章程,不能抱着玩的态度。认真操作每一步实验,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记录每一个数据和实验现象,并随时相互讨论,对于出現的一些预先不知道的现象要分析原因,让每一步实验都能心中有数,按照预期的目的严格进行。教师应在课前设计好“质疑点”,并在巡视时注意观察,并根据反馈回来的声像等信息灵活地指导、纠错、补漏,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并及时进行“矫正”。确保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老师要观察学生实验的进程,对于一些不当操作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对于发现的新情况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想办法解决。在实验中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共同成长,在这里也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养成动手动脑好习惯。对于个别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应该单独给予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收获。

(六)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关观察,引导学生对通过观察和实验所取得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归纳,找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或引导学生总结出各有关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的本质联系,掌握物理规律。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具体的关心和帮助,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有关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实验结束后,应该要求学生拆下实验装置,归还仪器,清理实验垃圾,实验垃圾应该分类存放和销毁,有危害的废弃药品应该放在指定的地点存放,严禁乱堆乱放。

(七)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老师应该布置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应该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装置图,实验表格,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实验分析过程,实验结论,实验感想等。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作者简介:

郝睿,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教育局督导室。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提高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