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2019-03-18黎细玲
摘 要:为适应新课改要求,小学各学科教师都在致力于课堂改革,而小学道德与法治也不例外。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对课堂进行有价值的实践探索。故此,笔者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研究对象,为提高教学质量做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实践;教学情境
经济的发展直接带来社会的进步,在教育方面,表现为教育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社会的发展已很难满足人们的学习要求,为了追求高质量、高效率、高端化的学习模式,学校教育也要更加注重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与高端化。于是,创新教学模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出路,教师们从自己的课堂出发,致力于课程改革,以促进教学相长。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科之一,该学科能否在教学上得到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获取量。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笔者进行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一、 创设生活情境,将道德与法治理论简易化、生活化
创设生活情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不能应用到生活中的知识是无用的,与“纸上谈兵”别无二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与生活结合是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讲解一年级上册《上学啦,真高兴》时,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开学了,可小芳对小学生活很不适应,不肯上学,时间长了,周围同学觉得小芳很难相处,小芳因此很苦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一起帮助小芳,让同学们主动跟小芳交朋友,带领她多参与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活动,慢慢地帮助这个孩子融入集体生活。果然,小芳慢慢地喜欢上学了。
创设生活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属于人类知识系统中极微小的一部分,无一例外地也必将与生活有机结合,这样,能够将深奥复杂的理论公式简化,易于学生理解掌握,能促进教学生活化。同时,所学知识又必须回归生活,为生活所用,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二、 创设问题情境,对话生活,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创设问题情景经常应用于教学中。一堂成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提出的问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情景模式,能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共同思考问题,开动脑筋,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对和谐师生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在一年级下册《这样是爱整洁吗》这一主题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本内容和针对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进入问题情景中,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通过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再与小组合作式教学相结合,学生之间就该问题展开小組讨论,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从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明白保持整洁固然重要,但必要的游戏和劳动还是要参加的。
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方向性,就会导致学生不知所措,进一步降低学习效率。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的过程就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一来自然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明确,学生学习起来不再盲目和迷茫。同时学生依靠解决问题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就可以实现成果的量化,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就有了价值归属感。
三、 创设实践情境,通过探索,把课堂回归生活
实践探索能够为生活化教学锦上添花。实践与真理之间联系紧密,真理之所以能称之为真理是因为有实践检验。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要想让学生接受,也必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任何课程教学都应该是而且一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小学道德与法治也不例外,学生要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验证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可靠性,并在验证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
比如,教师在讲述《吃饭有讲究》一课时,其中一个环节是教学生洗手。这节课可以请学校校医为同学们现场教授如何正确洗手。校医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且校医一边示范,老师一边解说,学生一边学,现场尝试正确的洗手方法。马上就有了现场感,并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洗手活动,让学生懂得生活的细节也是有学问和讲究的。
学生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会增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创设实践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眼界。实践情景往往可以把知识学习落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样自然能够让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具体,更科学。
四、 创设游戏情境,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一般都是爱玩爱动,教师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特征,采用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而创设游戏情境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做丢手绢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熟悉彼此,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五、 创设故事情境,从故事中学习,回归生活
在授课中,教师还可以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明白课本中的道理,再运用到生活当中。教师在讲解《别伤着自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教师要从身边的人或事为例子,给学生们讲关于不爱惜自己的例子,通过故事性描述让学生知道保护自己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了新课以后,明白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使自己不受到伤害。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创设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其他教学情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善于利用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不但能符合现代课标要求,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方丽敏.小学低段法治教育的课程理解及教学建议——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调研问题的解读[J].中小学德育,2018(4):37-41.
[2]罗宗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A].教育向导编委会.2018年4月向导-教育导刊论文汇编[C].教育向导编委会:2018:1.
[3]章乐.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教学的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1):9-14.
作者简介:
黎细玲,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城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