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2019-03-18曾晓红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主动教学环境参与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有主观能力作用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从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如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主动;参与;教学环境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现今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应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内部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积极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展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我们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真正达到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学“时间单位”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怎样来判断平年还是闰年?在练习时,我采用了联系国家大事的方法,向学生提问:

(1) 哪一年在我国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 哪一年在我们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 还可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来判断: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占我国香港。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英国夹着尾巴逃跑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耻辱。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2001年进入了21世纪。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像这类知识都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例子,不仅拉进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还巧妙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教学之中,何乐而不为呢?

二、 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全员参与

学习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而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专利。一些教师往往有偏向心理,对优生赏识比较大,而对差生、后进生则置之不理,在课堂上,往往把回答、提问的机会给优生,有时整整一堂课,出现了少数学生开口发问,多数学生闭口陪学的现象,再加上一些学生不敢举手,教师也察觉不到。所以,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注意面向全班,关心他们每一个人,提供给学生人人参与的均等机会。这样,学生就会认为自己被教师注意着而感到兴奋,从而对学习有着莫名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要把学生置于被动状态,这样课堂气氛不和谐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现今的课堂教学应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全体学生会不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 注重手眼口脑并用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全程参与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学习中协调活动,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探究等活动行为,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而达到学生的全程参与。

(一) 动“手”操作

如教学“面积与周长的对比”一课,在让学生探究“面积相等周长的变化规律”时,我采用争当“小小设计师”的方法,出示设计内容:老师手里有12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书法作品,要把12张全部贴到学习园地上,并要在四周围上彩带。你能帮老师设计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如果这样设计,需要多长的彩带?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学生获得了一系列的设计方案,并整理出了一张表格,如下图:

周长(单位)面积(单位)

长12 宽 12612

长6 宽 21612

长4 宽 31412

教师把实践操作活动作为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其乐融融!

(二) 用“眼”观察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師要充分提供学生看的机会。如教学“面积与周长的对比”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得出了表格以后,我让学生观察这张表格,接着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简洁明了的数字中寻求面积与周长的关系,学生很快得出了重要结论:“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当长和宽的数值相差越大,周长越长;反之,则越短。”

(三) 动“口”交流

“师讲十遍不如生说一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了语言,人的认识过程和认识成果将无从表达。

如在教学“面积与周长的对比”时,我充分提供给学生口头交流的时间。在归纳“面积与周长的不同”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在归纳好之后,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举出一些求面积与周长情况的实例,进行口头交流;在出示表格以后,让学生边观察边组内交流,继而进行全班性交流等等。

(四) 动“脑”探究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索的习惯。

如教学“周长与面积的对比”,在知识的运用拓展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发现,在彩带只有12分米长的情况下,无论我们怎么围,都无法使这12张书法作品全部贴上去。你能想出好的方法来吗?

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并通过我的一些引导,学生们畅所欲言,积极探讨。有的说,只要我们省下一条边,另外三条边的长分别是4分米、4分米、4分米,就可以得出一个面积为1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有的说,还可以围成长分别是3分米、6分米、3分米的长方形,面积即为18平方分米……如下图:

新颖有趣的题型,让学生的大脑得以充分地发挥,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成功的甜蜜,也体验到了参与学习的无限乐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为学生创设各种参与数学学习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作者简介:

曾晓红,江苏省常熟市,常熟市东张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主动教学环境参与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