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
2019-03-18梁彬
摘 要:心智哲学认为语言认知的基础是心智的认知。语言的使用总是直接体现意向性,近义介词的区分可以在意向态度上寻求解释。感受质是心理状态的经验属性,说话人和听话人分享相同的感受质,为近义介词的语义区分提供另一个依据。
关键词:心智哲学;介词;语义
一、 引言
综观中外介词研究不难发现:介词的研究历史很长,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介词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者从认知角度研究介词语义的多义现象、空间结构和隐喻发生的机制。介词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多义介词的区分、使用和理解是二语学习的难点,语言的习得和应用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不可避免的涉及大脑的功能,所以研究者可以转换思路,从人类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研究介词。心智哲学能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介词语义,并对近义介词的区分提供角度和思路。
二、 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
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研究的是心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哲学形态,心智哲学为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
纵观目前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主要针对两个重要的概念:意向性和感受质。徐盛恒(2013)分析了隐喻的意向性解释,打开了从意向性角度进行语言研究的先河。自此刘倩(2013)从意向性角度分析了夸张,汪莹(2016)分析了感叹句的意向性解释。意向性实质是“指向”,指的是思考世界有什么的心智能力。
感受质为集体意向性语言分析提供了依据,何爱晶(2012)对网络语体——淘宝体的成因做出心智哲学解释。
三、 介词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
徐盛桓认为在心智哲学视角下研究语言就是要具体研究外界事物心智化和心智状态的语码化过程。
从心智哲学角度来研究介词就是要探讨理解介词的心智能力,语言的表达就是描述说话人的感觉和感受,语言的意义是由心智能赋予的,而语言的运用总是直接体现意向性。关注介词研究的意向性解释,可以对现有的介词研究进行深化和拓展。
意向态度:同义介词的区分
同义介词的区分是介词学习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认知语言学认为介词的语义网络复杂,其语义拓展是依赖隐喻完成的,具有理据性。认知主体对于同样的意向内容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向态度,分析意向态度为同义介词的区分提供新的视角。徐盛恒、廖巧云(2013)将意向态度细分为三个次范畴:
(1) 意向态度是一种心理状态,如相信、知道、怀疑、害怕、希望、热爱、憎恨等等的心理状态。
(2) 意向态度体现为对对象做出的心理估量,例如显要,与之相对的为次要;显现,与之相对的为隐现。
(3) 意向态度体现为观照某物的某种心理取向,认知主体责备或表扬,丑化或美化,亲切或冷淡等心理取向观察或描述对象。
例如,在be delighted in/at结构中,不同的介词in和at所蕴含的意向态度是有细微差别的。at体现对对象的心理估量集中在一个点上,而in则暗含了对对象的心理估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由此,youll be delighted at the reaction 强调了对反应的即时心理感受,而delight in the details of paper-crafting则体现出对Paper-crafting的喜爱是持续的过程。
感受质与介词的语义拓展
心智哲学认为意识存在至少三个层次,分别是感受质(第一层意识),意向性(第二层意识)和自我意识(第三层意识)(黄缅,2012)。
感受质最基础层次的意识,决定了另外两个层次的意识。感受质是认知主体心理状态的经验属性,如,我感觉这水很烫。水烫的感觉只能通过自己的尝试和经验获得,烫的感觉因人而异,因此感受质是完全主观的。
由感受质建构起的感受质结构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如我觉得这杯水比那杯水烫,我觉得烫是经验,属于感受质,是主观的;而这个更烫则是客观的,可以传达给听话人。感受质的主观性是我们可以传达自己的经验,而感受质结构的客观性是我们可以相互交流。
介词的基本意义描述的是物与物之间的相对关系,也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两个方面。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有自己各自的立场和角度,但在同样的情境里,他们可以分享部分经验。同时,介词的语义拓展实质上就是空间感觉映射到其他领域如社会域、时间域或数量域。实质上也是一种感受质结构。对感受质结构进行分析为近义介词的区分提供了另一个依据。
例1:The moment he walked in the door you couldve heard an olive bounce.
例2:He walked into the door and it broke.
例1 In是在一个空间里面,walk in the door传达是他走过门廊。而例2 into则显示出主体由外入内,传达出强行冲撞大门。In和into的这个语义区别作为感受质结构可以被其他主体感知并迁移到其他搭配。如into可以与transform/make/change等表示改变的动词连用,传递转型的概念。
四、 结语
心智哲学语言观强调语言形成的前提依赖语言主体的感知和感受而语言的应用直接体现了意向性。意向态度分析有利于同义介词的区分。感受质是心理状态的经验属性,是最基础的,第一层次的意识。介词语义拓展依赖说话人和听话人分享同样的感受质。
參考文献:
[1]黄缅.心智哲学视角下的反语研究[J].外语研究,2012(10)18-23.
[2]刘倩.“夸张”为什么可能——“夸张”的意向性解释[J].中国外语,2013(3).
[3]何爱晶.心智哲学视域下的网络语体研究——以淘宝体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2(8):12-16.
[4]徐盛恒.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N].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12.
[5]徐盛恒.意向性解释视域下的隐喻[J].外语教学,2013(1):1-6.
作者简介:
梁彬,北京市,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