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类高职院校思政课融入专业课路径探究

2019-03-18蔡思路

考试周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融入思政课专业课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本文以江西传媒职业学院为例,尝试探索一条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传媒类高职;思政课;融入;专业课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作为我省具有传媒特色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日后大部分从事传媒类性质的工作,如:传媒技术、传媒管理、传媒文化等。作为引导大众的信息传播者,传媒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职业道德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积极探索基于传媒行业特色的思政课融入专业课改革之路。

一、 抓好顶层设计,完善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

(一) 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顶层设计

各高校党委统一规划,从院领导班子到各个系部,抓好顶层设计,从专职思政课教师到各专业课教师,设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传媒类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引领大众传播的重要职责,因此,在学生三年学习生涯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渗透思政元素,坚持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二) 完善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发挥应有的协同引领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同创新机制。从大一入学开始,学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素养通识课为基础、以思政理论课为教育主阵地、以专业教育课程为隐形教育渗透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在大学生性格养成中发挥着价值引领的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观引导;在专业教育中挖掘思政元素,形成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

二、 立足传媒类专业,思政课发挥主渠道引领,与专业课同频共振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新时代应用技能型人才,思政课只有立足传媒类专业需求,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 深入了解学校主要专业岗位群

思政课作为高校的必修课,辐射全体学生,思政课教师对学校设置的各大专业岗位群就要先有总体性的认识,我院传媒专业目前有以传媒技术、传媒管理、传媒艺术、传媒文化为主干的四个大类组成。对学校专业岗位群的了解可从三个层面:社会和行业、专业课教师和学生。

1. 通过走访江西省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广告公司等相关企业调研,结合社会和行业深入了解。思政课教师要了解学院各大专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制定教学改革方案。

2. 结合专业课教师进一步了解。专业课教师会从自己多年的任课专业课程经验出发,给予思政课教师更好的建议,以便了解各个专业,再进行指导。

3. 结合学生深入了解。通过在校大学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两类主体,了解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后,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 针对岗位群职业需求,构建创新思政育人体系

根据分析传媒类专业岗位群的特征及职业素养需求,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协同育人的路径。

1. 紧密结合传媒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岗位群修改思政课教案、课件,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2. 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打造建跨专业教学团队使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间的互动形成机制:团队老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标准、共同确定授课内容,共同选取案例选教学等,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3. 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创新思政理论课模块化教学。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将教学内容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大模块。在安排实践教学模块时,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如:广告设计专业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最后选拔进行展示;也可以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就“呼格吉勒图案件”讨论“法治中国”为主题的课堂实践活动。如此,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同时达到思政课教育的目的。

4. 结合专业引入企业文化,教学过程情景化。课堂教学中引入的案例要贴近企业生活,可以加入一些校企合作的单位如:江西电视台、江西教育出版社、金太阳教育集团、江西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图片放入课件中,或者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景照片或视频,让在校学生开始熟悉传媒行业特色,了解日后就业的职业需求,那么学生则会被吸引其中,产生共鸣。

三、 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教师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侧重教学的过程评估,要将评价体系的重心落在“立德树人”的总任务上,摒弃期末考试的传统观念,实施教学的全过程即是考核范畴的过程,形成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践行教书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统一。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把课程改革前后学生的接受度、教师授课的创新度、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在学生评教中,增加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引领”部分专项评分及考察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模式中,将学生的思政课成绩和学习表现纳入学生入党推优的考核标准,进行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

实践教学中,也只有积极探索出思政课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融合路径,注重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思政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浸润作用,才能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新时代传媒行业岗位新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張淼.高职院校建设“课程思政”之路径剖析教育教学论坛[J].2018(37).

[2]李燕敏,李晋玲.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路径探析——以厦门市集美大学为例[N].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7).

[3]吴丽娜.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对接途径研究[J].世纪桥,2013(5).

[4]王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管理观察,2017(10).

[5]周珂.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教育功能融合路径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11).

作者简介:

蔡思路,江西省南昌市,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融入思政课专业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