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校班级管理中的策略探讨

2019-03-18张伟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策略

张伟英

【摘要】班级管理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化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训练,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较好的积极影响作用。然而在以往的体育学校班级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薄弱之处,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改进,使体育学校班级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就针对体育学校班级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为体育学校班级管理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学校 班级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94-02

班级管理作为我国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着学校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对学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约束能力等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以重视的环节。对体育学校班级管理中的策略进行探索,有利于提高体育学校班级管理水平,使体育学校班级管理更具有合理性及有效性。

1.规范学生行为,管理张弛有度

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积极优化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实现对学生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的约束,充分发挥其教育、控制和管理作用。通过规章制度不仅能够确保班级工作的有序进行,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集体荣誉感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较好的积极影响作用。但是在以往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有些规章制度的内容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学生产生较严重的抵触心理,给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更大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及时改变班级管理的工作观念,做到张弛有度,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例如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加强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便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而对学生的偏激思想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训练情况,开展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比如篮球比赛、接力赛跑等等,以此强化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形成较好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

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有效提高学校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同时,为确保班级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教师也要加强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为学习班级管理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利支持[2]。例如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可以选择优秀的班干部作为助手,在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础上,选择运动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有效发挥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榜样作用,为学校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挑选一些具有一定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学生共同管理班集体,这不仅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较好的积极影响作用。

3.激发学生,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

由于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特征,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心理,班主任能够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班级活动中,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使班级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开展篮球类、足球类、赛跑类等竞争性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针对各个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和建议,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提高自我,进而形成较好的学习信心,努力完成学习目标,使学校班级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3]。同时,班级活动作为学生表现个人能力的重要舞台,教师可以将一些组织能力强、活动能力突出、服务意识好的学生发展成班级活动骨干,使学生产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学校班级管理的功能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4.尊重学生权益,提升集体责任感

鉴于体育学生与一般学生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在性格方面显然更加突出,要想切实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有必要尊重学生权益,提升集体责任感,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首先,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及时采用正确的建议。一旦学生所提出的意见,被教师肯定与实施,将会产生满足感,主动参与管理意识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例如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由帮干部领头,共同制定《班级公约》,使得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更具人性化特点,同时班级干部需要通过选择产生。然而在此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班干部在就职之前,需要就个人当班干部做出相应的思考,确保班干部明确自身權责。其次,在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避免采用传统的命令、要求以及任务等形式,需要更多的运用公众评价以及道德管理等手段,促使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全体价值观,促使学校班级管理功能效用得以充分发挥。

5.加强体育精神宣传,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作为体育学校,体育精神的宣传显然十分重要。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学习。体育学校如何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加强体育精神的宣传,构建良好的班级体育文化,是切实提高体育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竞赛方式,让体育学生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加强对体育精神的认识,例如体育精神学习方面的演讲比赛、有关体育文化知识的竞赛等,借助上述多种形式的竞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精神的魅力,以此实现体育班级管理的目标。其次,班级组织学生集体观看有关弘扬体育精神的视频,专题讲座等,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体育文化氛围,为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夯实的基础。

6.转变体育学校班级管理观念,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大部分体育学校,存在错误的班级管理观念,即忽视了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造成体育学生今后个人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就当前素质教育总要求而言,体育学校班级管理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一方面,班级管理观念转变亟需转变,在加强体育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管理的同时,需要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同时需要借助体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对体育精神的认识,从班级教育入手,促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人才;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重视起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当前教育总体目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立足点,全面落实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7.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体育学校班级管理水平,使体育学校班级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示范作用,带领学生规范行为,培养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要做到张弛有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校班级管理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及有效性,使学习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建锋.刍议中学体育学校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J].大众科技,2014(03):119-120.

[2]薛永燕.浅谈体育学校班级管理中的策略[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87-88.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