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

2019-03-18凌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凌洁

【摘要】近几年,新课程改革正在持续深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下促使学生养成历史价值观成为当代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案例,浅淡在核心素养理念帮助学生形成历史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价值观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82-02

前言

历史价值观是对学生的一种思维启发,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并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去思考,最终形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正确价值判断。历史价值观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能够起到支配学生思维的作用。在对历史核心素养和历史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上,专家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培养历史价值观在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1.深化体验,引发情感共鸣

价值观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个体在学习、生活和体验过程中获得的。同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想要促使学生养成历史价值观,就需要通过正向的历史解释,让学生获得更多能够与历史产生情感共鸣的体验,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逐步树立历史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节课时,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在理解君主立宪制时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制度实例,深化学生对历史事物的体验,进而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自由说出身边存在的制度,如校园制度、班级班规、班委选举制度等,并让学生总结这些制度的共同特点:公平、公正。教师可在此之后引出集君主制、贵族制于一体的制度。教师借助问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君主立宪制,学生能够快速地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

2.结合热点,培养历史情感

历史教学的内容是过去发生的事,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当前的时事热点,让学生意识到历史是与生活、国民息息相关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时政新闻,就教材中的某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

例如,在教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节课时,教师不能单一地讲解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设备播放有关宗教信仰的热点新闻,如以色列与阿拉伯之间的几次中东战争等,同时向学生普及世界三大宗教,世界邪教的危害以及如何辨别邪教等,让学生平等看待宗教信仰。宗教之间的冲突,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在利用时政热点讲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历史上的宗教战争故事、宗教改革的故事等,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时政热点分析来激活学生的历史情感,为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奠定基础。

3.组织辩论,探究历史本质

歷史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地讲述历史事件,虽然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某个历史事件组织一些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搜集与该历史事件相关的资讯信息,并设定一些问题与矛盾,引导学生就此展开激烈的辩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历史,探究到历史事件的本质内容。

例如,在教学《毛泽东思想》这一课时,思想决定着行动,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毛泽东的生平,尤其是在其执政期间,毛泽东思想的应用出现了偏差,兴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大跃进运动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新中国处于摸索阶段,运动的兴起使得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伤。但是毛泽东是中国国产党的组织者、是抗日战争的组织者与指挥者,带领中国人民赶走了试图侵略国土的敌人,是新中国的伟大领导者。就文化大革命来看,这个决策是错误的,但是就历史贡献来说,毛泽东思想是伟大的,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发向。教师可就这个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实现思维上的碰撞与融合。

4.史料佐证,培养历史精神

“历史警钟长鸣!”、“铭记历史,珍惜现在”,这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也需要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用史料佐证,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学习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史料佐证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精神,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的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思路也更加清晰。

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关于甲午战争的纪录片。播放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实施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家仔细想一下,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发起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呢?清政府为什么节节败退呢?通过这些侵华战争,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八国联军侵华时将圆明园毁于一旦,那么同学们认为该不该修缮它呢?”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史料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充满了浓郁的求学气息。教师在教学中,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不仅要讲解教材上的历史信息,还需要用更多的史实佐证,开丰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精神。

结语

总之,历史价值观是历史核心素养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陶磊.浅析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渗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4):75-78.

[2]季娟.培养历史价值观 发展历史核心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8(16):56-57.

[3]陈兴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J].高考,2018(15):237+251.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