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建构科学概念的策略

2019-03-18李玉嫦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学概念前概念小学科学

李玉嫦

【摘要】科学概念的构建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着重论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对科学概念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前概念 科学概念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62-02

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科学教学则是要帮助学生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这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从而形成科学的认知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呢?下面谈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建构科学概念的一些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科学概念的建构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前概念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形成的大部分的概念都是前概念,由于没有转变为科学概念,导致学生在系统学习科学知识时,通常不容易舍弃已经形成的错误认识,有时甚至对正确的概念加以排斥,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和及时的纠正,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为科学概念的形成服务。教师在讲授科学概念时,需要对学生的前概念有充分的了解,善加利用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能够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性。如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可以先让学生学习灯泡的结构,知道电池有正负极,然后教师问学生“小灯泡为什么亮了?”。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1:电流从电池正极或负极流到小灯泡,小灯泡亮了。

生2:电流是从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再流到小灯泡里。

生3: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流出到小灯泡里一碰,小灯泡就亮了。

生4: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经过小灯泡、导线、流到电池负极,形成一个循环,只要小灯泡接触到电流就亮了。

对于学生的这些想法,教师不必急于回答,而是静静地倾听。同时迅速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为下一阶段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做好准备。

二、加强科学探究的指导

科学探究主要指通过科学研究来寻找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而进行的一些探究性活动和自主性学习过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概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掌握科学概念的方法。

事实表明,学生头脑中普遍存在着的前概念具有不科学、不完整等特点。因此学生的前概念充分暴露之后,教师不能急于否定或肯定,而是要把它当作学生科学探究的起点,引导学生研究自己的前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有针对性,沿着学生的思路进行研究,让学生自己发现认识上的错误。例如,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中,学生认为“电流从电池正极或负极流到小灯泡里,小灯泡就亮了”。这时教师不进行任何的评价,而是按照学生的想法做了一个“演示试验”。当教师将电池的正极、导线和小灯泡的连接点串联起来,学生发现小电泡并没有亮。接着,老师让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以下实验:

1.电池的负极——导线——小灯泡的连接点。

2.电池的正极——导线——小灯泡的铜皮外壳。

3.电池的负极——导线——小灯泡的铜皮外壳。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以上三种连接方式,小灯泡都没有亮,产生了疑惑“怎样连接才能令小灯泡亮起来呢?”。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前概念是错误的,从而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直至找到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这样的做法,体现了学生作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教师不能替代学生探究,也不能替代学生思考,只是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探究。这样,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经历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使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

合作交流学习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过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这也是建构科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互动学习,沟通与交流。活动是建构科学概念的载体,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前概念不断地得到修正和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在一个个活动中实现的。如教学《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活动: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教师先让学生交流讨论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1.每个小组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小组内部要分好工,放盐、搅拌、观察员、记录员)。教师要注意强调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每次往杯子里加一平勺盐,充分搅拌使食盐溶解,再放入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再加一平勺盐,再检验,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注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教师在实验开始前要提醒学生不要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因为只有在逐次加盐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较好地理解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2.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验证学生的猜想,这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再合作动手操作“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的实验,不单是让学生知道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而且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具有一定浓度的盐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进而拓展到一定浓度的其他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建构新的、科学的、全面的概念。因此,教师只有精心设计交流——研讨——合作的学习环节,组织好课堂的每一次讨论,再动手实验验证,才能使科学概念一步一步为学生所内化和建构。

四、概念建构与生活融合

科学概念本身就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科学概念的建构一定要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入手,将科学概念的构建融于生活,将学习与生活相互融合。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科学知识后,再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时时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教师不仅要准备材料,在课堂上演示浮沉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沉浮”这一科学概念,还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例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一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

总之,在进行科学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重视科学探究和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要将科学概念的学习融于现实生活,还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科学实践中采用多种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1]袁维新.科学概念的建构性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J].教育科学,2007(01).

[2]盛桂兴.基于学生前概念的科学概念建构策略[J].探秘(科学课),2012(02).

[3]吴建春.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科学概念的有效建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07).

猜你喜欢

科学概念前概念小学科学
“前概念”的应用让化学平衡不再“高冷”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常见初中化学“前概念”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