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疑难点解析
2019-03-18蔡青田
蔡青田
【摘要】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烘烤玻片后细胞已经死亡,为什么还要用盐酸水解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龙胆紫溶液的PH值小于7,为什么还为碱性染料呢?等问题,本文列举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并做出解答。
【关键词】生物 实验 疑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60-01
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烘烤玻片后细胞已经死亡,为什么还要用盐酸水解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本实验的实验步骤为取材—烘干—水解—冲洗—染色—观察。用酒精灯烘烤装片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杀死细胞,如果细胞死亡得慢,其溶酶体就会释放溶解酶对DNA和RNA产生破坏作用。在烘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死亡细胞的细胞膜不再具有选择透过性,即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发生了改变,但构成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仍按照一定的结构排列,导致细胞膜保留通透性。使用8% 的盐酸的目为破坏细胞膜上分子排列结构,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剂快速进入细胞。
2.健那绿为什么不能将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线粒体中存在细胞色素氧化酶,健那绿染料在这种酶的作用下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如果细胞死亡,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也会失去活性,这样健那绿就不能被氧化,也就不会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
3.用菠菜观察叶绿体为什么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
因为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只有叶肉细胞才有叶绿体所以要带少许叶肉细胞;和上表皮相连是栅栏组织(如图1),栅栏组织细胞整齐致密,叶绿体含量多,相互遮挡,不易制备可供观察的标本。与下表皮相连的是海绵组织(如图1),海绵组织中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比较容易被撕取、且含有叶绿体数目少、个体大、更适合制作观察叶绿体的装片。[1]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取稍带些叶肉的菠菜叶的下表皮。
4.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在层析液中层析的原理是溶解度高的扩散快,为什么?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采取了是纸层析法,在高中化学(选修5)指出纸层析法的实验原理是物质在两相(液—液、固—液等)间的溶解性或吸附能力不同,进而使不同溶质分离开。[2]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中要制备滤纸条,滤纸条上的滤纸纤维素羟基具有亲水性,可以和水的氢键相连,导致水吸附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相反,滤纸纤维素羟基与有机溶剂(即本实验中的层析液,如图2)的亲和力差,致有机溶剂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流动相。不同溶质(即本实验的四种色素)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不同,分配系数大的溶质,在固定相中溶解或吸附能力强,因此,移动慢。如本实验的四种色素中叶绿素b的分配系数最大,所以,扩散速度最慢,在最下方。接下来再具体说明一下色素分离的过程,当层析液沿滤纸流动经过层析点(即本实验的滤液细线,如图2)时,色素离开层析点随流动相向上移动进入无色素的区域,在移动的过程中,四种色素跟着流动相流动的同时,有一部分色素从流动相中出来吸附在固定相上,即滤纸上。当流动相不断流动时,分离系数小的色素—胡萝卜素(如图2)从固定相上解附出来的时间短,這样色素就沿着流动相流动的方向移动的快;反之分配系数大的色素—叶绿素b(如图2)吸附在固定相上的能力强,解附的时间就长,这样色素就沿着流动相流动的方向移动得慢。四种色素就这样不断进行分配,最终由于分配系数的不同,导致移动速率不同,四种色素彼此分开。
5.龙胆紫溶液的PH值小于7,为什么还为碱性染料呢?
作为染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颜色;二是要与被染材料间具有亲和力。 染料有两个重要的基团,一个是产生颜色的发色基团,如染料化合物中的硝基(- NO2)、乙烯基等形成了发色基团,另一个是可以使染料发生离子化,促进染料与被染材料间发生作用的助色基团,如与- COOH类似的酸性基团和-N(CH3)2类似的碱性基团,它们就构成了染料的助色基团。其中,助色基团中具有酸性的染料称为酸性染色剂;相反助色基团中具有碱性基团的染料称为碱性染色剂。可见,判断染料的酸碱性的关键是要看染色剂助色基团的酸碱性。 所以,龙胆紫染液PH值虽然小于7,但是其助色基团为碱性基团,因此,龙胆紫为碱性染料。
参考文献:
[1]管明星.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常见疑难问题解析[J].生物学教学,2014(02):69-70.
[2]郑新欣,娄福艳,何耀华.色素分离是溶解度的差异造成的吗?[J].中学生物教学,2015(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