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2019-03-18李盼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

李盼

【摘要】在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此基础上推出的校本课程便给予了教师与学生这两大教学主体充分的自主性与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自由。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并广泛应用于社会多个领域的实践性学科,它的研究门类众多,可延展性较强,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生物校本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58-02

由于高中学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所以,除却必修内容之外,还设立了具有一定选择性与开放性的生物选修課程,以契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选修课程除却具有与必修课程一体的配套教材,基于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实际,由教师作为开发主体的校本课程也被包含在选修课程之内,以在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与实施课程能力。那么,该如何在学科新课标背景下,进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呢?我分三点来阐述。

1.依托学生需求与教学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体现“生本”思想,它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与依托此推出的新课改的孕育下而生。这便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的教学问题,以依据此选择、确定校本课程的方向,在满足学生发展,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实现学生好奇心与探索动力的长久保持。

例如: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的讲解中,我发现在展示由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发生的生物毛色等外形性状变化时,学生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其原因,表现、特点等均具有相对高涨的探究欲望。在课下我与其他生物教师交流时,也发现其他班的学生亦是如此,教师们商讨后便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详细调查学生关于此类内容的熟知度,兴趣度等,之后向学校提出以基因突变或基因治疗为课题的选修校本课程申请,并拟定了详细系统的课程目标、实施、评价等计划。除此之外,生物医学对学生未来专业发展或认识生物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它也可以成为校本课程的备选项。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兴趣点、积极提出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课程内容,并将其作为校本课程融入学生学习,对于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与新课标理念具有重大意义。

2.依托生物教材的改编扩充开发校本课程

以生物教材为基础,对其进行改编与扩充无疑可以成为一种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式。但前提是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引,朝着有利于学生三维目标达成的方向去改编、设计新的题目形式,以在提高学生生物素养,拓宽学科眼界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例如:在《酶的特性》一节的“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讲解中,我并未让学生根据我或者课本所提供的可能性条件,进行单纯的实验验证,而是将其改为探究性实验。依照此思路,还可以依托教材,精选、精改其中的实验,组成一本探究性实验校本教材,作为选修课之一进行开设。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生物综合实践素养,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真正实现新课标规定的学科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回归学科生活旨归,从生活出发,拓宽校本课程内容范畴,如设立《生活中的生物》等校本课程,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而且还可以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用生物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同时提高其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

3.依托校本课程的特点应用实施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之后,便涉及到其该如何实施的问题,在新颁布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校本课程等选修课的实施应在保障必修课内容的完整性基础上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这便为其教学提出了挑战。但是校本课程本身就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与实践性,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所以,在时间限制之下,最有效的实施方式便是根据其课程特点进行实施。

例如:在关于“生物医学”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地去确定某一个选题,如“癌细胞”,并拟定探究计划,包括探究方式,探究过程等,然后指导其进行责任分配,如对身患某一种癌症患者病例或就诊说明的收集;查找癌细胞形成、扩散与可能的生物医学界治疗方法的资料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自己的求知欲和思维逻辑驱动下,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地去挖掘、发现与癌细胞相关的生物医学知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会深化对生物学科本身和其社会属性等的认识,还会不断生成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探究主题,逐步培养新课标中规定的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式下,成为教学问题的重点。其由于校本、生本特点而符合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教育本质和在此理念下应该具有的课程实施方式,所以,开发与运用校本课程成为不可规避且极为重要的一个教育主题。

参考文献:

[1]李艳.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王成龙.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新课标课程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而时习之”的课程值得赞赏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