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

2019-03-18王晓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应用题学习兴趣新课改

王晓伟

【摘要】新课改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改革也不断得到发展,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成了一个越来越被重视的课题。教师应该致力于挖掘教材知识中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实践,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本文将分析、探讨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应用题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31-02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题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例当中。因此,应用题的教学就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其中,如何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是教师面临的首要课题[1]。小学数学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主题化,将解题方法多样化、解题思路开放化,将应用题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强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趣味性。

一、教学内容主题化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化,将应用题编成主题的形式给学生练习,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没有能够很好地锻炼其应用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师应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主题化[2]。例如,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进行三年级下册《除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喜爱的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入教学之中。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之前让学生观看视频:有一天,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去摘桃子,喜羊羊摘了30个,美羊羊摘了20个,懒羊羊摘了40个。三个小伙伴商量好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三份,每人一份,那么每个人可以分多少个桃子?学生在观看视频之余就开始思考。这样,通过将所要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相结合,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思考如何解答应用题。将教学内容主题化,与学生感兴趣的因素相结合,就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呈现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讲解时,应采用多种方式讲解。应用题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工具,而现实问题往往复杂、多样。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种解题手法来讲解应用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少会使用图形、表格等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正确看待图形和表格,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解答应用题。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教师可以将纯文字的应用题与表格、图形等相结合,以供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这样一道数学题:学校的长方形草地长24米,宽21米,要种多少草才能把草地铺满?这是一道求长方形面积的题目,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校园草地的图片,再带领学生画长方形,标明长和宽,这样解题的思路就一目了然了。

三、解题思路开放化

小学应用题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应用题的解析,让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解题流程和问题的答案,还要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启发[3]。例如,把两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求出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吗?有些学生会把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加,再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但有些学生会把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算出来再进行相加,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不论是哪一种,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自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应局限于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不一样的解题思路,结合不同的角度来解答问题。肯定学生思考出的合理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发散思维。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应用题、欣赏应用题,与学生一同探讨问题的答案,使学生获得解题的自豪感、喜悦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吸收情况应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比如,有一些小学生擅长解答应用题,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强,无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有一些学生则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遇到新问题时善于动手操作实践,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平时的应用题分数并不是很高。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以自身更擅长的方法去解应用题。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组员之间根据发言的状况互相打分、评价。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应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将学生喜爱的动画故事等因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采用多種手法呈现应用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答问题;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陈少春.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 赢未来, 2017(6):77.

[2]杨贵生.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7(1):219.

[3]盖秀芬. 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教给学生准确分析应用题的方法[J]. 新课程:上, 2016(4):115.

猜你喜欢

应用题学习兴趣新课改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