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渗透德育发展

2019-03-18赖忠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德育教育小学英语

赖忠芳

【摘要】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不是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小学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启蒙者与引导者,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将德育教育融入至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 故事教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93-02

著名教育家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的观点[1]。新时期下,教师在认真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路线的过程中,也应将德育教育渗透至各学科教学中。英语是基础学科之一,怎样将德育渗透至教学中,是小学英语教师面对的共性问题。本文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核心素养引导下德育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1.英语课堂构建和谐的德育语境

从本质上分析,德育是一类道德追求活动,等同于在教育连续发展、优化个体各种德育期间,协助人们获得一种自我认可、优化的满足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笔者认为,道德不仅是对品质的规范,更是对理想与品行的引导。为实现在小學英语课堂上有效渗透德育,教师应结合小学爱玩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温馨的德育教育环境,进而将德育教育内容有效融合至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

例如,在《开心学英语》(五年级)《The weather》的课堂教学中,为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兴趣,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Gogo is so great, he can change winter to summer,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weather, do you know about the weather about four seasons?”以上短小的故事中,有本课程教学中核心单词“weather”,已经主要句型“How is the weather?”。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在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师培养了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模仿范例写句子的能力,与此同时也从思想上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初步树立文化意识。本文笔者认为,在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尽量构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及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动性,进而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有效充实生活、情感与思想获得一定感化与熏陶,品德实现健康发展,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初步培养。

2.充分挖掘与应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谚语中融合了德育因素,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例如不劳则无获(No pains, no gains),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Idle young, needy age)等[2]。若教师能将以上谚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收获英语知识、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这也是对学生品德一种有效熏陶的办法。

例如,在《开心学英语》(六年级)Unit 3《Staying Heathy》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身幸福的建筑师)。为了能使学生扎实记忆谚语,明确其中的内涵,教师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讲述托尼·罗宾斯这一成功人士保持健康的方法,进而协助小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健康体魄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协助他们养成积极参与锻炼、健康生活方式的思想意识,逐渐内化为行为习惯。另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还采用了“每周一句谚语”的形式,引导学生记录、拼读写、理解谚语,并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英语学习历程以及生活经历解读谚语的内涵,例如对于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这一谚语,不同学生之间的理解存在差异,例如有同学认为其传达了勤奋、刻苦的精神,有同学认为其是对意志的锻炼,学生均实现了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可见,深度挖掘与应用英语教学资源,在核心素养引导下能巧妙的将英语知识与思想传递给学生,提升知识德育教育效应以及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3.课后延伸,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与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能力的有效培养应贯穿于教材、课堂与课后,进而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连续再学习,以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3]。

例如,在《A Lucky Day》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为小学生布置了“请同学们写一篇《A Lucky Day》的英语短文”。在课后习作中,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态并复述故事,能用一般过去时表达主观情感,例如“What happened?发生了事情?”“Im sorry to hear that. 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等。教师通过布置英语课后作业,能够协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同时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组织语言,在习作中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以及交际能力,树立了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增强英语课堂中德育教学效果,实现对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综合全文,对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有所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几点在核心素养引导下德育教育融合至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策略,分别是构建和谐的德育氛围、挖掘与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课后有效延展。希望本文论述的内容,对提升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教育效果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钟郭梅.挖掘英语德育资源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52.

[2]刘艳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科技视界,2015(05):263.

[3]王海燕.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1):149+153.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德育教育小学英语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模仿故事角色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