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英语教学与考试的衔接

2019-03-18朱秀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听力教学

朱秀萍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82-01

古人云:学以致用。如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用到哪里呢?除了实际生活的应用,更多的是用到考试中来,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依《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今年中考试卷的学习,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有效地衔接好教学与考试。

一、在听力教学方面

从今年中考的题型看,听力的分值增加,因此更要重视听力的训练。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展听力训练。(2)科学设计听力教学活动。根据教学材料设计好听前(Pre?鄄listening)、听时(While?鄄listening)、听后(Post?鄄listening)三个阶段的活动。在听前,我们要让学生熟悉话题环境,激活学生。(3)加强基础性知识的输入,夯实听力基本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过好词汇关,切实加强学生的语音、语调训练,传授语句重音、节奏、意群、连读及语调等知识。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在真实环境下听英语的机会。注重对学生听力微技能与策略的训练。听力中的微技能和策略包括:预测:能根据已知的标题、插图、问题及其选项揣测听力材料的背景、内容、情节,使自己心理上有所准备,从而提高听的效率。推导:能在读了问题及其选项后预测出听力材料的背景,激活与话题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再据此及其自身生活经验、所学知识对问题答案进行判断。抓住要点:能根据预测和推导把问题进行归类,而后,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听录音时,要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对重要的信息,可简要地记录下来,听完后,再整理、推敲、计算,从而准确捕捉信息。

我们年段每周都统一安排两个早自修的听力课,年段通过广播统一播放,并由本备课组的英语老师轮流进行评讲,为题型和答题技巧的熟悉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二、关于“说”的教学

“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能力。依《课程标准》对“说”的标准要求,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做到:(1)创设民主、宽容、和谐的口语交际环境,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2)精选“说”的内容和活动形式,提升学生实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所选“说”的内容应结合教学任务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具有实际交际意义。同时,所设“说”的活动形式要有利于学生参与、合作,有助于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从而提升学生实际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主要活动形式可以是:看图说话、说话游戏、回答问题、角色扮演、情境对话、话题交流、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简短报告、复述故事、接续故事和短剧表演等。(3)拓宽交际渠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并用表扬、奖励等手段激励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三、在阅读教学方面

阅读是初中学生的学习目的之一,也是英语学习的手段。依《课程标准》对“读”的目标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1)有效处理阅读文章中的词汇学习。要实现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的有效结合。既不能在读前花费大量时间处理所有生词,也不能在读中打断学生阅读思维的连贯性,讲解生词;更不能舍弃词汇教学,而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文本。(2)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自觉阅读、善于阅读和乐于阅读。养成无声阅读的习惯。训练学生默读,把注意力停留在文字符号上,避免朗读或指读,以免分散注意力,减慢阅读速度。(3)帮助联系相关背景知识,激发阅读期待联系已有的知识,熟悉和了解阅读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层次的理解。要善于通过阅读前的提问、预测、头脑风暴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使之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4)根据文章体裁、内容、难易度及学情采用适合的阅读教学模式。

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贵在坚持。我们学校八年级统一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篇阅读理解文章,老师尽量讲评,让学生对解题技巧融汇贯通,今后在九年级的教学中每天将会增加一篇。而且,尽量在课堂上当堂完成阅读理解文章,并且限定时间,让学生在紧张的环境下完成。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要在复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配套训练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以及综合填空。第二轮期间还是不能放弃每天阅读和完型填空的训练,直到学生参加中考。

四、在写作教学方面

依《课程标准》在写作内容、语言要求、篇章结构三个方面的要求,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将做到:(1)结合教学内容,扎实开展写作训练。紧密结合日常教学的主要内容来开展写作教学。内容上,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题材丰富,涵盖了《课程标准》中24个话题项目。語言上,围绕话题编排的各单元文章兼顾了词汇和语法项目的学习和运用,语言难度循序渐进。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英语写作练习,如仿写、缩写、改写、扩写、续写等。(2)创设情境,激活写作兴趣。创设得当的情境,精心设计写作任务,将写作与学生自身的需求联系起来,满足真实的交际需要,使学生为确切的读者而写,为真实的目的而写,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3)关注文本特征。在选择写作教学指导材料和设计写作任务时,对不同体裁的写作指导予以关注。不同体裁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篇章结构以及衔接和连贯方式。学生在写作时必须关注作品所需要的语篇模式和语言特征。比如,记叙文动词以一般过去时为主,议论文动词以一般现在时为主。这样学生在下笔之前就有章可循,心中有数,从而正确安排段落和使用时态、动词、代词等。(4)聚焦语言形式。写作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开拓视野,进而参与到用文字交流的社会文化活动中。聚焦语言形式,即重点学习遣词、造句、组段和谋篇布局。一般来说,聚焦语言形式涉及的写作技巧主要包括:措词(用词恰当、巧用转折语和总括语)、句子写作(把句子写得多样化,交错使用长短句)和段落写作(主题句、支持句和结论句)。(5)系统安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采用系统安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策略就显得尤其重要。

我们年段在平时教学中将尽量做到:(1)坚持在平时的上课中就注重用所学的新词造句。(2)坚持多做看图写话的习题,由备课组各位老师集中出题出卷。(3)坚持每周起码改一至两篇的作文。(4)坚持每改完必有评讲,多和学生交流,多帮他们找出集中的错误的地方。我相信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总之,各种考试题型再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书本的知识和练习题的操练,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纲靠本,贯彻好课本知识,抓好落实的情况,我认为这样可以做到教学和考试的衔接。在落实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更新,集中备课组的力量,把智慧的结晶呈现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尽量学的更轻松更自如些,让孩子们更自信地迎接中考。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听力教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