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培养低年段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方法

2019-03-18叶杏妹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主课外阅读

叶杏妹

【摘要】对于低年段学生而言,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益于积累优美词句、提高写作能力、拓展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还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目标,在培养低年段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上进行了探索,笔者认为可在文章书目的推进、阅读方法的指导、多种活动的推动和交流展示的促进这四方面激发低年段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自主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自主 课外 阅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79-02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并且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笔者认为学生只有自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和目标。为更深入地探究培养低年段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方法,从2016年7月起,笔者进行了立项课题研究,并认为文章书目的推进、阅读方法的指导、多种活动的推动和交流展示的促进这四方面对低年段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培养起积极作用。

一、教师应结合低年段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和家长进行文章书目推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观察到有位刚升二年级的学生小昊在阅读《红楼梦》,通过对小昊的访谈发现学生并不喜欢阅读,原因在于她根本就读不懂。通过分析可见,学生不喜欢阅读的根源在于学生家长没有专业的阅读判断,给学生选择了一本难度高于自身阅读能力的书籍,并要求学生完成阅读,从而导致学生对阅读的扭曲认识。俄国著名文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因此,作为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和家长选择课外读物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因为识字不多,拼音不熟练,教师应为学生和家长推荐读以图为主、大字体、内容相对简短的课外读物,除此之外,还可推荐童话、神话故事书以及绘本这类低年段感兴趣的课外书。

课题研究中笔者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并结合自身语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笔者推荐的文章和书目深受低年段学生的喜爱。笔者所在小学每学年的课外读物是通过语文科组商议共同确定文章和书目,通过几年的探索,所选读物都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此外,语文老师还会通过指导学生、家长选书,为学生以后自主选书奠定基础。如:一年级选择:《阿罗系列》、《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等;二年级选择:《文字的奥秘》、《小猪唏哩呼噜》、《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成长吧!少年》(第二季)、《小学生必备古诗七十首》等都是低年段学生极感兴趣的课外读物。

二、教师应结合低年段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方法指导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精辟地阐述了阅读方法指导的问题:“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汲取生活之水,开阔视野。”可见教师要善于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书本向生活拓展,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开掘学生发自内心的对阅读的接纳与喜爱,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笔者借用学校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指导低年段学生有方法地进行阅读,使其在阅读中找到兴趣点,乐于阅读。

1.指读法:指读法,就是将书放平,左手按书,右手指字,逐字逐行地进行诵读的方法。经过本校语文科组的探研指读法十分适合一年级的课内外阅读。因为指读法能够有效地集中儿童注意力,利用儿童较为发达的听觉、视觉记忆能力,通过训练儿童用手指字,建立自然数序与所读词汇间一一对应的关系,靠自身所有的语言能力和记憶力,在朗读过程中形成畅通的语言流,借以衍生识记范围,从而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加强对文句意义的感知和理解,强化和扩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2.朗读法:朗读法,就是有感情地出声诵读文章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朗读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选用齐读、领读、分角色读、比赛读……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读”来领悟语言的魅力,达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效果。课外笔者则通过要求低年级学生继续采用朗读法阅读课外读物,这对学生巩固拼音、识字和家长检查课外阅读都起到积极作用。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一种不出声的读书方法。笔者对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进行课上指导和训练默读的方法,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画。二年级学生在刚运用默读法时,较难把握需要圈画内容,教师应以某一读物为样本给学生进行示范,带动学生有效默读。以《成长吧,少年》这一读物为例,笔者给学生进行示范默读法,学生对笔者所画的四字词、比喻句等恍然大悟,懂得画优美的短语、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成语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好的开头结尾的词句。在引导学生进行默读时,要指导好学生运用不同的标记对所读的优美词句、重点字词,带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标识,并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和分析标记的理由,使之学会边读书边思考,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和意境。

三、教师和家长应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多种活动推动课外阅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课内阅读的功效占30%,课外阅读的功效占70%。也就是说上好语文课本,只是完成了30%的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和家长应在学生一年级开始就通过开展多种课外阅读活动,推动学生自主课外阅读。

1.亲子阅读。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提出:“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里道出了父母重视阅读的重要。亲子阅读能够引领孩子进入知识的殿堂,为孩子打开智慧之门,更为孩子的自主阅读保驾护航。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尝试在学期初,给低年段学生布置亲子阅读的任务:一年级每天阅读20分钟到30分钟,二年级每天阅读40到60分钟,每周完成一张亲子阅读记录卡,记录卡犹如阅读打卡签到,记录阅读的书名、阅读时间、家长评价。从记录的情况看,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长,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评价越来越高。每月完成一张亲子阅读卡(寒暑假是每周完成一张)。孩子用图画来表达读书的感受,并告诉家长,家长帮忙写在图画下。一副图文并茂的亲子阅读卡,记录了学生课外读书的脚印。亲子阅读任务结束后,笔者进行整理总结,发现亲子阅读对低年段学生的自主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师生共读。笔者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对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进行《成长吧,少年(第二季)》共同阅读,师生共读一本书,除了给学生以一种榜样的力量,还营造读书氛围,并在阅读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共读一段时间,发现学生总是试图努力超越老师的阅读速度,与老师形成竞赛,阅读气氛形成以后,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容易就培养起来了。

3.主题阅读。主题阅读的研究者刘宪华曾说过:“现在的儿童是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重要”。她认为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主题就是一面旗帜,主题就是儿童眼里的一个世界。有主题的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它保证了阅读内容的健康、高雅和示范性。主题阅读可以将已知与未知、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生活等充分融合,从而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低年段教师可以在学生寒暑假期间,给学生确定不同的主题,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笔者通过课题研究发现:一年级寒假选择友爱类书籍;一年级暑假选择孝顺类书籍;二年级寒假选择仁爱类书籍;二年级暑假选择梦想类书籍,分主题为学生推荐自主课外阅读,效果显著。分主题进行课外阅读还要注意为每次阅读制定方案,学生根据方案读书、制作读书卡、学唱主题歌曲、组建汇报小组,确定汇报篇目……每学期开学初组织隆重的汇报展示活动。形成寒暑假主题阅读和成果汇报的系列。

四、教师应注重课外阅读的交流展示促进

展示交流是课外阅读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最有效手段。“展示”就是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将自己在课外阅读的阅读所得、所思通过语言或者作品呈现出来。“交流”就是师生、生生就学生“展示”的课外阅读作品或所思所得进行点评、讨论。展示交流是为学生搭建课外阅读的分享平台,促进自主课外阅读。

1.每天一次小百家讲坛。小百家讲坛是学生自己准备好一个故事、三个问题、三件小礼物。每天利用语文课五分钟开展“小百家讲坛”,一个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完后提三个问题,答对问题的奖励小礼物。这个活动不仅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的习惯。

2.每周一节阅读课。课外阅读的课型分为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鉴赏课、阅读交流课四种。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尝试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每周一节的阅读中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阅读推荐、阅读指导和阅读交流。在阅读推荐课中教师应注意给学生推荐好书或者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当笔者给低年段学生和家长推荐《成长吧,少年》时,部分家长和学生都表示较难接受,笔者则引导其选读片段阅读,在推荐课时间选读片段,在他们最想继续听的时候打住。阅读指导课上重点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如:指读法、朗读法和默读法。阅读交流课上,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手脚架”:除了可以复述文章还可以按“课外阅读分享卡”来讲述。阅读课将课内外结合,既有阅读方法的指导又有阅读情况的检查,阅读成果的交流,使得课外阅读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自主课外阅读。

低年段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起步阶段,培养低年段学生自主课外阅读,应聚焦在如何让学生喜欢和能读的方法研究上。教师在引导低年段学生自主阅读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享受阅读乐趣上,因此,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的阅读教学经验,有目的地教会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令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低年段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型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6.

[2]黄永红.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与实践研究[M]. 广州.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5.

[3]孟亚利.培养郊区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小学教学研究,2014:66.

[4]吳里.浅谈培养小学课外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9.

[5]上官亮荣.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初探[J].教师,2017:26-27.

猜你喜欢

自主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