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提问,遗憾变精彩

2019-03-18刘楷泉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雷锋民族课堂教学

刘楷泉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56-02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当课堂上发生事故时,教师的概念、角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必须改变。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现就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浅谈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提高品德课堂的高效性。

一、追问,化“乱语”为教育契机

教学面对的是孩子,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个性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课堂教学就有了不可预计性。当课堂上有棘手甚至是“紊乱”的时候,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是什么”,教师应抓住这一教育机会,及时将问题退还给学生,并进行深入开发,才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学生思维的激活,

在教学《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中,当讲“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时,我引导学生感受大禹“锲而不舍、公而忘私”的精神。一个上课前因为打架而被我批评的学生冷不丁地怪声怪气地大声说:“作为一个管治水的,禹真是个傻帽!”然后还“桀桀”地笑了几声。全班都担心老师的批评,但又忍不住笑了。我知道我如果继续上课,学生们不会安心;直接批评他,只会加深他对我的成见。所以我决定调整上课的进度,并把相关的教学内容放回去。就问道:“你认为怎样才不是‘傻帽呢?”“如果禹像你说的那样,坐在官衙里指挥就行了,那么别人会发自内心地服从他的指挥吗?”接着投影出示“他勤奋、坚强、胸怀坦荡,成为百姓的表率。”和“禹的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最终战胜了洪水。因此,后人们称颂他为‘大禹,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让学生认识到: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到我小结时,我说:“现在,人们常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顾来形容那些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舍家为国的人。”接着用眼睛瞟了一下那学生,他低下了头。

课堂上学生的胡言乱语,也许正是他们的“心结”,“心结”不解,课堂就会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老师解开了学生的“心结”,即抓住教育机会,不仅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二、反问,转“举报”为教学生机

课堂上遇到偶发事件,要因势利导,寻找利于教学的问题,再把问题反弹给学生。让学生讨论之后,再做出正确的解释,变守为攻,化被动为主动。这将成功动员学生参与“角色”创作,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即兴表达能力。

在上《伟大的普通一兵》时,我采用了以师情激生情的策略。在我的语言导引下,学生为雷锋同志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怀而敬佩不已。正当我满怀激情地引导学生领悟雷锋精神时,有一个小个子的女生大声地“举报”:“老师,XX给雷锋添上胡子!”顿时,“哈哈哈……”笑声已充满了整间课室,学生们都很兴奋,有的甚至伸长脖子想看看XX的课本。望着讲台下兴奋的小脸,我知道我不能继续原来的教学策略了。

看着XX课本上“长着胡子的雷锋”,我觉得这是激发学生求知的一个机会。我问了两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同志逝世时有多少岁吗?”“雷锋同志逝世已经有50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向他学习呢?”

在汇报交流中,学生们认识到了雷锋同志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無产阶级斗志,是永远值得学习的。在“总结全文”时,我说:“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50年前,他以22岁的短暂生命,感动了一个时代。他那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动组成。”我看了看XX,接着说:“如果雷锋同志能活到今天,他一定还在继续做着好事,继续地为人民服务。”XX的脸红了,他连忙却又小心翼翼地把画在课本上的“胡子”擦掉。

课堂教学灵活多变。把学生放在教学的起点和核心位置,它不仅可以解决课堂的“危机”,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让课堂恢复活力。

三、互问,变“错误”为学习动机

常言道:“马有失蹄,人有失言。“教师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如果教师可以使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和巧妙地使用问题,他们就可以将这些”错误“转化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材料,引发学生和老师共同探索,使课堂更加精彩。

在教学《一起采集民族之花》的“导入”的板书课题时,我竟把“一起采集民族之花”写成了“一起采摘民族之花”,学生马上举手提醒我把“集”写成了“摘”。为了摆脱窘境,我急中生智,故作疑惑,辩解说:“美丽花儿不是用来‘摘吗?怎么‘集呢?”学生说:“书上明明是‘一起采集民族之花呀!”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开始争论,于是我相机引导,说:“‘摘是采收摘下的意思,‘集是聚在一起的意思。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而每个民族的衣食住行都有自己的特色,正是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形成了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特色,今天就自己最感兴趣的少数民族风情进行资料汇报。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采( )民族之花(板书)吧!”

互问,让教师不仅是主动提问者和倾听者,也是被学生问的应答者,学生主动提问,表明了课堂参与的一种积极状态。通过对师生的相互质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黑板的“错误”转化为学习动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悟到“摘民族之花”与“集民族之花”的不同内涵。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很好的调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学生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独特性思考”“创造性解释”或“错误的理解”等所打乱,教师能够凭借自己的独特的判断,应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生成非常有价值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提问,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追求。

猜你喜欢

雷锋民族课堂教学
我们的民族
接过雷锋的“枪”
多元民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