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困生的产生原因与对策研究
2019-03-18李玉英
李玉英
【摘要】不管是哪一所学校,哪一个班级,一般都有语文学困生的存在。而只有转化了这些学困生,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算是提高。因此,如何教育和帮助学困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完整接受有基本质量保证的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把语文学科学好,这是我们作为老师所要解决的一项教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 语文学困生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46-01
一、什么是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概念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需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施予补救的学生。
(二)语文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表现
现在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主要表现有:一是基础知识薄弱,拼音、识字量少,学习成绩比较差;二是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倾听,不喜欢开声朗读,书写较差,不善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如遇到阅读理解与习作,他们甚至留空白。三是平常喜欢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不求上进,不按时完成作业。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校学困生的家庭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2.是外来工子弟多,父母推卸管理教育责任
3.是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1.评价学生的方式单一
素质教育推行很多年了,倡導让每个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但由于高考模式仍然存在,因此在学校教学中仍然存在“应考定教”的模式,过于关注学生的分数。
2.教学资源落后,教师缺乏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推进,学校已安装有多媒体,配备了多个功能室,可是与城市中心学校相比还是远远落后,特别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特长教师严重缺乏。一个老师兼任很多门课程,不能精心备好每一门课程,教师队伍的缺乏,也是造成学困生多的一个原因。
3.任课教师不稳定
我校教师严重不足,还要请多个临聘教师,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新老师的教学风格、管理班级理念,就会导致学习的落后。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是由农村和外来子弟组成,家长对读书的认识不足,也可能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督促。
(四)学生因素
1.学生智力反应不够快,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不对,出现厌学现象
2.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3.缺乏顽强的意志力
三、转化语文学困生的策略
(一)改变社会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态度,恢复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到今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赚钱方式的多样化,于是就淡化了学校教育及教师的作用。却不知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科技生活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孩子必须要到学校里学到相应的知识,才可以在以后的社会中立足生存。因此要重视学校、教师的教育作用。
(二)多加强家校联系,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古语说过:“一岁看三岁,三岁看七岁,七岁看一生。”由此我们知道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家长要常与班主任、任课老师交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多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发扬孩子的优点。
(三)教师要用五心对待学困生,开展梯度性教学及分层练习,并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学生是有尊严的人,我们要首先尊重他们的不足。对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我们的责任心辅导外,我们老师要有爱心、耐心,要有宽容心,细心,不能浮躁。在教学中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在作业上也要分层次,让学生有成就感。创建和谐班级,建立激励政策,建立互帮互助合作组,以优带差,并及时奖励,这样在竞争中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成为学困生,是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必须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行习惯,并从细节做好。首先与家长配合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其次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做好准备,朗读课文要响亮,学会倾听,学会思考问题,如何做笔记,要按时完成作业并且书写工整。再次要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如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要团结同学不吵架不打架。这些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习惯就养成了。
(五)多种方式培养他们具有顽强的意志力
学习是辛苦的,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去学才可能学到,特别是语文,读读背背的知识非常多。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好本学期的大目标,每月的中目标,每周的小目标。在教育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做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并经常在意念上对他们进行强化。其次借助班级成功案例,召开班队会,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锻炼坚强,最终获得成功。第三、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来激励学生的意志。如定期开展朗读比赛、书写比赛,也可以通过长跑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学习意志。
总之,教师要积极探索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转化策略,尊重他们,与之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尽快从学习困境中走出来,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健鹏,胡足青主编.孩子的问题在哪里:专家对孩子潜在问题的诊断[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梁晓红.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