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话语分析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2019-03-18李仕德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跨文化交际语料库

【摘要】本文着眼于讨论利用语料库方法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景、具体实施方案等,对于课堂任务的设计给出了明确指引。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选取、新闻报刊的选取、文章的筛选,作者也作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英文报纸,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相关软件进行检索、分析、统计。

【关键词】一带一路 跨文化交际 语料库 农业院校

【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重大教改招标课题“大学英语模块教学实践研究”(2017-E-00)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对汉语修辞意义认知机制的眼动实验研究:汉语反语与隐喻含义检测”,项目编号:18YJC74003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16-01

一、引言

语言学习中提到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一般指的是我们与英美、欧洲的西方国家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需要全世界参与的,这一大战略是以共同的价值理念为基础的。沿线国家涉及到亚洲、欧洲等60多个国家的,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就要求农业高校培养能够和沿线国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

然而要达到这一学习要求,靠传统的教材是无法实现的,不可能将这些国家的情况集中于一本书,语料库可以把各个国家的情况集中在一起学习,随时随地可以查阅、检索、对比和分析。

二、话语分析概念

目前话语分析的研究主要有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生态话语分析、和谐话语分析[1]。话语分析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学派,以英美学派(the British American school)为首,最早探讨语境中言语意义,进行语篇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假定:社会是不公平的,表现形式之一就在话语,不公平通过语言使用来表达、构建和合法化等等,主要是适合分析政治文体(Wodak 2011:53)[2];积极话语分析试图和解冲突、达成一致、建立友好社会,和批评话语分析一样,关注社会中的权势,它们的研究范围都局限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中;生态话语分析是在生态语言学的框架中进行的,但由于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历史不是很长,大多数生态话语分析主要借助批评话语分析的路径和方法来分析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话语[3];和谐话语分析(Huang 2016;黄国文2017)强调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人与自然、语言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它综合了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动态发展,也就是说,和谐话语分析适用于不同国情的国家和国际交流。

以上不同的话语分析是相互补充的,因此,结合生态、和谐、批判性话语分析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进行研究的最恰当的研究范式,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又可以为了这种研究提供大量的真实的相对客观的文化语料,使得研究事半功倍,总体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三、语料库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与设计

“一带一路”的战略是“中国梦”重要的一环,是撬动世界的国家战略,目前已经形成了研究的热潮,出版了相关的文化书籍,但是汉语的居多,如能不断收集整理“一带一路”国家主流媒体新闻电子文件,建成语料库,对于高校文化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1.了解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思维方式,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长久发展和最终实现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现实基础。

2.随时处理大量不同文化的新闻语料,会极大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学生完成教师根据Deardorff的金字塔式跨文化能力模式精心设计的课上、课下任务,将显著提高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利用Itest系統等进行测试)。

3.为高校科技成果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转化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国情信息。

从现有文献来看,创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语料库,属于首创,将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理论基础,也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和方法。

四、语料库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实施

笔者对所在院校的大一大二大三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在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情况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没有跨文化交际经历”为X定类,以其他九个问题为Y定类进行了卡方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Y定类项与X定类的P值<0.05或者<0.01,即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分析如下:选择有跨文化经历的人59人,选择没有的141人,59人中有51人选择所学英语知识对跨文化交际有帮助,141人中有105人选择有帮助,也就是说越是有跨文化经历,学生就越觉得所学英语知识有帮助,也说明我们的英语课堂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语境,如果能够让课堂的文化学习更接近真实交流语境,学生就会更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我校自2008年推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A、B、C班,为语料库跨文化学习提供了教学模式的保障,此次的课程设计将在成绩最好的A班中进行,选取沿线主要国家的主流媒体新闻作为生态话语分析的对象,包括当今大马和星报、国家报、世界报、德黑兰时报、今日印度和黎明日报。新闻的选择采取分层取样、筛选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文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四个领域,每个国家50篇,共300篇(以文化、科技为主)。

五、结论

语料库方法可以给研究者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大量的新闻文本,恰好弥补新闻话语研究客观性、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一带一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动态。语料库语言学对于话语的研究应该朝着系统性、整体性、多学科互动性的趋势发展,应该以新闻话语背后的社会、历史、人文为研究目的。采用语料库对新闻话语分析进行分析,定会给农业高校跨文化教学带来新的变化,后期的具体教学效果将会进行统计分析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杨雪燕.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外语教学.2002年3月,第33卷第2期:31-36.

[2]Wodak,R.Critic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In J.Zienkowski,J-O.Ostman & J.Verschueren(eds.).Discursive Pragmatics[C].Amsterdam:Benjamins.2011.50-70.

[3]何伟,张瑞杰.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构建.中国外语.2019年9月,第14卷第5期:56-64.

作者简介:

李仕德,男,天津人,天津农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跨文化交际语料库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