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中小学汉语文化教学调研报告

2019-03-18陈文景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维州汉语内容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汉语海外推广事业的蓬勃发展,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2017年,笔者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任教。任教期间,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和对其他汉语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维多利亚州中小学的文化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但对于现状的研究和分析十分有限,故笔者根据维多利亚州中小学汉语文化教学的实际情况撰写了此调研报告。

【关键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中小学汉语文化教学 文化内容选择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13-02

一、调研说明

本次调研中,笔者对汉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和调查,并参考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以下简称维州)教育部课程与评估机构制定的汉语课程大纲和现阶段有关维州中小学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调研对象涉及在维州中小学任教的32位汉语教师志愿者①和107位学习汉语课程的学生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1.文化教学的设计(包括必要性、可行性、是否独立于语言课开设、时长、文化内容的选择等);2.教师的教学方式(包括导入方式、活动、使用的教学语言、是否调查过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需求等);3.学校对中国文化教学的支持情况(包括经费、场地、举办文化活动、组织参观墨尔本唐人街和中国龙博物馆、学校杂志对中国文化活动的宣传和记录)。

二、调研分析

1.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笔者参考了维州针对VCE③汉语考试设置的三类课纲,分别为《VCE汉语第一语言课程大纲》④(2004)、《VCE汉语第二语言课程大纲》⑤(2007)和《VCE汉语语言、文化、社会课纲》⑥(2016)。其中,三类课纲的教学目标中包括:使学生能理解并欣赏使用汉语时的不同文化语境;使学生理解汉语社会中文化实践、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的各个方面;使学生了解语言和文化在有效交际中的作用,及汉语使用者重要的语言文化传统;使学生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学习了解自身文化;使学生认识到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区以及世界中存在着多样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运用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去面对今后的工作、学业、培训和生活⑦。此外,课程大纲中均设置了有关中国文化的专题,这些被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因此,按照维州教育部的汉语课程与考试要求,在维州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内容的教学是必要且重要的。

2.文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目前维州中小学教学现状的研究资料,95%的学校的汉语课与中国文化课是合并在一起上的,每节课用来教授语言的时长超过学时的80%,剩下不到20%的时间用来介绍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由于总体的汉语课时量较少,因此开展文化教学的时间更加有限。根据学校对中国文化教学的支持度调查,92%的学校愿意出经费让任课老师购买与中国文化教学相关的教具、资料和教材;42%的学校有专门的汉语课教室;19%的学校开展过参观中国龙博物馆活动;12%的学校允许教师录制中国文化课的情况,并把照片或视频发送给学生和家长或录入学校杂志,增进更多家庭对中国文化的了解。68%的学校开展过中国文化日或中国文化周活动,7%的学校开展过唐人街一日游活动。

3.文化教学的内容选择

笔者对教师所教授的中国文化内容的调查显示,15%的学校给学生介绍过中国四大名著;12%的学校给学生看过中国动画片;23%的学校给学生介绍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90%的学校给学生介绍过京剧脸谱及代表含义;75%的学校给学生介绍过中国古代四大发明;45%的学校给学生介绍过中国乐器;36%的学校给学生讲解过中国民族舞;57%的学校给学生介绍过“八大菜系”和中式餐桌礼仪;69%的学校给学生讲解过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根据笔者的实习经历,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维州中小学汉语课没有汉语教材,对于文化教学的内容选择上完全由授课教师决定,随意性强,且由于汉语教师多为澳洲本土人或离开大陆三十年左右的华人,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侨华裔等,他们对文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多会受到时代性和地域性的限制。

4.文化教学的方式

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查结果来看,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有:PPT展示、播放视频、教师讲解、做手工、举办中国文化日、开设“汉语角”等。在讲课过程中,92%的老师使用英语进行讲解;65%的教师使用过iPad进行汉字教学;89%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中国文化的教学。大部分教师进行文化教学会时借助多媒体技术,体验类和游戏类的活动较多,文化教学常常流于表面形式,点到即止,很少深入。对汉语教师的调查显示,32%的教师调查过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度;24%的教师调查过学生期待课堂上学习何种中国文化。即只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教師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试图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相结合。

5.小结

从维州中小学汉语文化教学的调查分析来看,现阶段维州中小学汉语教学缺少适用性高的文化教材,教师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参差不齐,在文化内容的选择上较为主观,对内容的讲解较为浮泛。教师开课前很少能对学生的文化兴趣和文化背景进行调查了解,总体的文化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据此,笔者针对文化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三、建议

1.文化内容选择方面

维州中小学的汉语文化教学活动应在开课初期,对学生的兴趣点以及中国文化了解程度进行调查,随后结合大纲对文化相关话题的规定,针对学生的年级、语言背景来选择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例如,对于汉语为第二语言的VCE年级学生,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可以增加中澳文化对比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而对于汉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对文化内容的选择上应拓展广度和深度,例如对中国文学的介绍,不应只停留在四大名著,可以介绍唐诗、宋词、小说、戏剧、网络文学等。此外,教师所选择的文化内容不应只局限于传统,还应使学生了解经过时代变迁,传统文化内容演变至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形态。以及,对传统食物和节日习俗的介绍不应只以汉族文化或某地域文化代表整个中国文化,使学生产生偏见和误解。

2.文化教学方式方面

笔者认为,文化教学的方式应根据学生的年级、语言背景进行选择,课堂文化教学与课外相结合。

2.1课堂文化教学

针对性

课堂文化教学应具有针对性。例如,澳洲低年级汉语初级水平的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进行小组比赛。在针对这部分群体的学生进行文化教学时,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可以采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增加学生的文化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升入高年级的学生,文化教学的形式应逐渐导向启发讨论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并谈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批判性逻辑性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有助于与语言教学的目标相结合。

循环渐进模式

学生对与文化内容的理解程度的加深与其语言水平的进步和年龄的增长是有相关性的。教师在对某一文化专题内容进行介绍时,可采用循环式、逐层深入的介绍方式。例如: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介绍,对于汉语初级水平的学生进行讲授时,可以以图片、视频等展示中国各地区丰富多样且具有地域特色的食物种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食物名称的认读和书写方式;当学生的汉语水平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再引入饮食文化这一专题内容,将中澳食物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总结中澳食物的特点,用会话形式表达自己对食物的喜好,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设置在餐馆就餐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交际练习。循环渐进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文化内容,依据学生的习得规律,构建“认知-理解和表达-交际运用”的学习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消解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接纳阻力,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与多媒体的应用

维多利亚州教育部为基本上为每个中小学生均配备了iPad。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设备参与文化教学,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便利,还能丰富教学形式,节省教学资源。如:教师可以通过Air Slides、Remote Mouse等软件用iPad控制电脑。教师的iTunes账户,可以同步到所有学生的iPad;教师端付费下载的软件,在学生持有的iPad中可以同步下载,并支持长期更新;学校的教材可以制成iBooks上传给学生,节省了印刷成本和资源。

2.2课外文化教学

文化作业

文化作业可分为调查类作业和创意类作业。调查类作业指教师设定一个文化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成报告,供同学间交流和讨论;创意类作业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文化主题来制作海报、宣传册、故事书,录制音频等。文化类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文化創造力。此外,也有利于老师了解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体验活动

文化体验活动能激发学生调动感官,比较直观地感受文化。教师可以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组织中国传统节日体验活动、姐妹学校游学活动,带领学生参加当地孔子课堂组织的中国文化日活动、参观中国文化博物馆和展览等,拓宽学生接触和体验中国文化的渠道。

四、总结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希望笔者的调研分析能对维州地区汉语教师的文化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注释:

①针对2017年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调查问卷共下发34份,有效收回32份。

②针对学习汉语的学生的调查问卷共下发121份,有效收回107份。

③VCE(Victoria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即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证书教育,针对维州中学十一、十二年级。

④参见网址https://www.vcaa.vic.edu.au/Documents/vce/chinese1st/ChineseFLSD.pdf

⑤参见网址https://www.vcaa.vic.edu.au/Documentd/vce/chinese2nd/chineseslslasd.pdf

⑥参见网址https://www.vcaa.vic.edu.au/Documents/vce/chineselcs/Chinese-LCS-SD.pdf

⑦笔者根据大纲原文翻译。

参考文献:

[1]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in Government Schools,1995, Broadening Through Language Team,Directorate of School Education,Victoria,1996

[2]Curriculum& Standards Framework,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Board of Studies,Victoria,1995.

[3]Draf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olicy,Advisory Council on LOTE& ESL,1996.

作者简介:

陈文景(1994年12月30日-),汉族,河南郑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维州汉语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