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2019-03-18李昊宇

教师·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青年网络时代

李昊宇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社会广大青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会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该正确运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优化更新教育方式,不断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广大青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关键词: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到来,虽然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的一些思想观念等会利用互联网信息开放的作用而涌入中国,在现在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国外的文化和思想观点进入中国,进入青年的视野中。在这中间存在很多不利于青年发展的观点文化,例如利己思想、享乐主义以及黄色、暴力网络文化等,这些会对青年的思想方面产生冲击,影响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一些西方国家在利用互联网宣传自己思想文化的同时也会恶意抹黑或者诽谤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这样就会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且不利于提高青年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外国思想和文化的侵入,也会让本国青年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不利于本国文化的传播发展。例如,现在很多青年都知道过圣诞节、情人节等,却不知道我们传统的七夕节、重阳节,忽略了本国的风俗文化。

再次,虽然互联网的出现,为我们吸取消息、探索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但是部分青年由于自控能力不强,沉醉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会产生道德人格方面的缺失。例如,部分青年人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一些不公平待遇,就会产生压力或者厌烦不满心理,并在网络中进行发泄,甚至会出现一些网络攻击、网络暴力事件,这不利于青年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虽然在不断地扩大,也有很多新鲜的血液加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年龄偏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思想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们不会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使得他们与青年学生产生代沟,不能很好地与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以致无法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网络时代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首先,在网络时代下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还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烦,不能有效配合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其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落后。网络时代,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会更加的丰富和多样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满足不同青年学生的要求。

最后,网络时代下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会更加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要求,教育的形式会更加的民主化和公平化。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每个青年都可以平等地接受和发送消息,且不会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会使每个青年都敢于发出自己的心声,让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加了解其学生的思想,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一)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网络技术具有信息传播快、信息内容量大、信息覆盖范围广以及信息资源随时随地可以共享的优势。因此我们在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搜索到更多的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内容。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思想政治信息库,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量选择合适的、健康的信息内容,从而利用互联网各种信息交流平台,促进青年之间的信息交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往往是读文件、报刊、听大课,不仅单一落后,还枯燥乏味,让青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且信息传播速度慢。现在可以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进行传播,并且可以利用QQ、微信等形式进行信息传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二)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网络时代下,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更为全面和丰富。以往只是文字和图片等内容,现在不光有文字、图片,还有视频、音频、动画等各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式从平面化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并且从静态向动态方面发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克服传统教育中资料印刷、发放、存放困难的干扰,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同时网络信息资源丰富,青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行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网络上开发更多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可以开发一款电子软件,将这些内容都编制成电子书,集文字、视频、音频、动画于一体,这样就可以让青年在进行学习时将视听结合,提高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极大地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丰富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方法,仅仅靠这种方法是不能对青年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丰富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这样的效果是传统上大课、读文件等教育方式无法达到的。但是网络毕竟是虚拟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进行交流时难免会受到其他人思想方面的干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现在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青年们可以利用网络上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消息,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学习方式,比如QQ、微信、网站等,这样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控制。国家相关政府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量,扩大传播规模,加强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各校青年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专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学校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网络时代下,各地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开设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网址,设立专门的电子信箱。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教育网址来进行浏览,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对于一些重要的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内容,高校可以通过邮件发送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及时了解新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于国家的一些政策方针、国际国内大事等内容,高校也可以在学校教育网中说明,让学生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留言和寄邮件的方式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政策等方面都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交流。

此外,社会中的一些青年也会有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思想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疑问,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为他们排忧解难,并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克服困难。

(五)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型网络队伍的培养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也应该进行优化和调整。以往的教育人员都是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对网络技术运用得不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进行网络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学会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可以熟练使用网络中的各项技术,对网络传播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解,并且及时解决传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对网络进行正确认识,充分了解网络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六)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提高青年学生自觉抵制“网上垃圾”诱惑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掌握了网络技术,能自觉上网搜寻资料,浏览信息,这时就会接触到大量不健康的思想内容,例如黄色信息、暴力信息以及低趣味的网络游戏等,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呼吁社会各界坚决杜绝黄色有毒信息,防止其毒害青年学生,网络信息管理者也应该坚决抵制和杜绝网络中这种不健康的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另外,還需要提高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正确引导青年接收正确的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并充分发挥网上信息在青年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现在的青年在步入社会中会感到很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在实际的生活中也会受到很多的不公平待遇,这时他们就会对生活感到失望,会到网络虚拟社会中寻求安慰。时间一长,很多青年就会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与社会脱节,产生网络“孤独症”,出现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精神萎靡不振,只要一上网就精神亢奋的现象,这样不仅不利于青年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相关知识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虚拟世界,并为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让青年摆脱对网络虚拟世界的依赖,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可以正确认识网络,并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从而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李 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屠忠俊.网络传播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青年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