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支持视角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
2019-03-18包国宪叶杰
包国宪 叶杰
摘 要:研究支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高水平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价值诉求,通过以提升研究素质为目标的课程方案和基于研究的教學方法,在严肃、自由组织文化和科学专业管理制度的保障下,培养出具有较高研究素质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实施研究支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从指导思想、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合力推行。
关键词:研究支持;创新型管理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高水平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组织使命与实力雄厚的科研优势决定了研究型大学必须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职责。本文旨在从研究支持的视角探讨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研究支持成为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本部分从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素质的内在关系、将研究支持作为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重要途径的外部压力和支撑条件三个方面论述研究支持成为研究型大学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途径的逻辑起点和可能性,从学理上夯实研究支持成为研究型大学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途径的理论基础。
1.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素质的内在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提升研究素质的载体和落脚点。因此,研究性学习和创新素质的内在关系构成了研究支持成为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与理论内核。
从研究性学习性质来看,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和重全员参与的性质和特征[2]。而创新能力指的是,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创新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敢于实践的能力[3],包括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高度切合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能力构成。首先,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研究和学习的过程。学生对各式各样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的过程,都是一种学习,都应得到肯定。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动力,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其次,研究性学习认为问题解决的学习是最高层次的学习,因此需要调动学生所学的各种知识、技能,并将其整合起来应用到解决问题之中。也就是说,和创新能力一样,研究性学习注重问题导向。再次,研究性学习注重参与、注重体验,注重对已有知识,也即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结合,将间接经验内化为学生固有的经验体系之中,进而高度呼应了创新能力所要求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研究性学习认为,现实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特征,个体的经验、智慧、精力和时间有限,必须依赖团队,因此应该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理解、说服与妥协,这既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应有之义。
从研究性学习内容来看,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多元性,改变了传统学科知识学习观,使得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喜好、知识储备和职业规划等,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领域。同时,学习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因此,通过研究型学习,训练将问题概念化并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的能力,能有效调动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并利用各类资源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
从研究性学习过程来看,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发展和创造的过程,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研究性学习也是创新思维乃至创新活动的过程。换言之,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进行推论、实际应用、反馈总结等阶段,一般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教师则不会直接参与其中,其所起的作用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引导、指导。因此,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总能感觉到自身努力的价值,就能焕发出自信心和主动性,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找到创新的动力,获得创新带来的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在充满挑战和激励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人格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2.研究支持作为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外部压力
研究支持作为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必要性,是在信息社会、现代企业、市场经济等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凸显出来的。信息社会的第一大资源不是物质和能源,而是信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的高速增长、高速传播和高速转化。按照查有梁的说法,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4],那么信息社会中组织的各类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应对快速增长、传播和转化的“不确定性”,不断降低和消除影响组织发展的“不确定性”。
现代企业敏锐的价格信号、利润信号与频繁的业务变动是提高创新型管理人才研究素质的市场动力。因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硬约束,价格信号越发敏感,获得利润更加重要。因此,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可以也必须以价格信号和利润信号为准绳,不断检讨、发现企业和自身岗位上的不足,研究并制定应对策略。同时,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盈利水平,企业各类管理者还必须随时关注产、供、销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做出业务变动。这都需要企业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管理类创新人才强烈的研究意识,良好的研究习惯和强大的研究能力。
现代企业的岗位流动与问责制度是提高创新型管理人才研究素质的组织约束。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现代企业的岗位流动和岗位轮换已成为常态,为了适应并胜任新岗位,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分析研究新岗位面对的新情况中去。同时,为了提高各类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减少和杜绝各类失职行为,现代企业通常会实施严格的岗位问责制度。问责制度的逻辑前提是有权必有责。在此背景下,管理人员在使用权力的时候,必须谨慎地对待管理对象,研究把握好用权的尺度,不可随意而为。可以说,岗位流动和问责制度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为管理创新人才研究素质的提升提出了组织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