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2019-03-18杨继伟

教育·学习 2019年2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研究

杨继伟

摘要:历史教学中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丰富的历史感性材料,有的放矢地进行做人教育,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坚持把培养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注意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撷取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历史教学 德育教育 研究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坚持把培养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注意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撷取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

在历史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据笔者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就明确指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了她的繁荣昌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贡献出自自己的微簿之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少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争光而殉难。他们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爱国不是伟人或名人的事情,而是整个中华民族事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道出了一般平民百姓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的道德教育,寓爱国主义于历史教学之中,使学生有“以古为镜,可以正衣冠”的行为。我国近代史是一段满目苍夷,摧人泪下的悲惨历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在这一历史时期,涌现出了洪秀全、林则徐、孙中山等无数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他们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浪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予以沉重|的打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精神,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会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决心。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可侮,众志成城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学生在学习这一段历史时,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学生缅怀抗战先烈,继承他们的遗志,为祖国添砖加瓦,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二、公而忘私教育

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涌现出许多象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的领导干部,为党为人民的事业,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地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与之相反,也产生了一批象成克杰、胡长清、周文杰以权谋私,进行权钱交易,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贪官腐败分子。这些正反两面教材,

学生都以耳闻目染了,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看待这些教材,分清是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说,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损人利己,遗臭万年。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引古论今,向学生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念,教会学生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逐渐养成先人后己的行为,使他们的人生道路向着有意义的方向发展。

三、热爱科学教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隋唐至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一历史时期,我国也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历史发展到清朝的中后期,清朝统治者以为物产丰盈,不必与外国互通有无,而闭关自守,造成科技文化落后,国力逐渐衰落,最终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不断的入侵,进行割地分赃,使祖国大地千疮百孔,人民流离失所,事实证明落后就要挨打。由此可见,科技文化是强国之本。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列举科技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其次,翻阅资科,挖掘素材,寻找古今中外科学家的艰辛之路,教育学生具有克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以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冯如制造飞机;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等事例,向学生娓娓道来,使学生尤如看到他们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科学的艰辛历程。从而认识到任何一件发明创造都不是伸手即得,而是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的劳动才能成功。用这些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积极迈向科学的道路。

四、立志成才教育

古语说:“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千古名言,成就了许多伟人、名人,也是我们今天教育学生的古训。丛观历史,有志者名存青史,为人传颂,无志者名落孙山,不为人知;近看周围,有志者事业成就,为国为民贡献力量,无志者昏庸无能,一事不成。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领导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陈胜,既不是秦朝宫庭里的达官贵人,又不是地方官僚一霸,仅是一位贫苦的农民,但是,他却有要推翻秦朝暴政的“鸿鹄之志”,领导了秦末农民大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禁烟领袖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就立志“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结终,断无中止之理”,最后,把缴获的2万多箱鸦片在虎门海滩付之一炬,国人拍手称快,取得了禁烟运动胜利。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进行杂交水稻实验时,就立志要把水稻的产量提高到平均亩产一千斤以上,按照志向,持之以恒地忘我反复实验,最后取得了成功,杂交水稻推广世界各国,解决世界面临的粮食困难问题,为我国的温饱工程提供了粮食保障。

众多的伟人、名人的成功,就他们的光辉业绩看,其成功之道在于立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翻阅资料,挖掘素材,循循善诱地用历史人物的立志精神,成功之道鼓舞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用实际行动勤学多思发奋学习,立志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

五、诚信律礼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说,人初到人世,性情都是一样。而后有的成为好人,有的成为恶人,这与后天接受的教育,人际之间的交往,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都有一定的关系。针对这些情况,作为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应当通过具体的史实教育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对人要诚实守信,敬老爱幼,对事要遵纪守法,服从安排,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

指导学生结交良师益友,探讨奋发向上的人生道路。所谓“近赤者红,近墨者黑”就是要求学生分清是非,注意人际关系的交往。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拜金主义、好逸恶劳、不求进取的人,有行贿受贿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人,也有买官卖官,投机钻营的人。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人生的价值,应该以诚、信律、礼去感动他人,让他人尊重自己。今天,我们教学历史,弘扬美德,传承礼义,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思想情操的陶冶,道德素质的提高,都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的来说,历史教学中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丰富的历史感性材料,有的放矢地进行做人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赵书立,例谈历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J],江苏教育,2008,11.

[2]杜丽红,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思考 [J],才智,2009,3.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