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脚手架,促进中学生英语口语发展
2019-03-18刘丽娇
刘丽娇
【摘要】 本文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简析了口语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不容乐观的现象,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阐明了通过采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来提高学生口语发展的可行性及实效性。
【关键词】 脚手架 思维导图 英语口语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11-03
引言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英语课程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课程目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学科核心素养,其中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一起被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的关键要素”(陈琳,2016)。其中“语言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依托和基础。”(程晓堂,2016)。因此,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培养及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及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困惑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的能力,就要重点突破当前初中英语课堂尤其是农村中学课堂里的一个普遍现象——重知识讲解,轻学生口语表达。因为这种忽视学生口语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抹杀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践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压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方面导致“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怕学英语甚至厌学英语。很明显,这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相悖而行的。究此现象的原因如下:其一,在基础教育中,英语学科的考试题型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回避或者很少考查学生的口语水平,众多的考试题型多以笔试形式出现。因此,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自然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教学重视不够。其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相当多的一线教师普遍认为,如其花课堂时间让学生练习口语,不如把时间花在讲解知识点及训练考试技巧上,毕竟这样可以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在很多地方,评价教师的绩效很大程度还是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其三,广大初中教师尤其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时候,他们即使是有心也是苦于无术,他们也认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是必要的,但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就不了了之,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第三方面的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自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广大一线教师能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自觉地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其四,教师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学生的口语表达就是上不来,很多学生谈“说”色变。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十分必要,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是一门交流的工具,而“说”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内化方式之一,更是重要的输出活动及终极目标活动之一。
笔者是也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笔者以为,我们不能改变国家对英语课程实施的评价方式,但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来对学生负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通过坚持两年多的实践摸索,在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口语表达方面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在这里希望抛砖引玉。
三、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的口语发展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只要教师转变自己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念,时刻关注学生运用口语能力的发展,在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坚持为学生搭建一个合适的“脚手架”来促进学生的口语发展是可行的。所谓“脚手架”是一个通俗的说法,笔者这里所说的脚手架其实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称为脑图(Mind Map)或概念图(Concept Map),它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表达思维的工具脑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勾画所学内容的全景图,帮助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由此可见,若在英语课堂上巧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开展某些听说环节及读说环节的口语练习,以促进学生的口语发展。下面笔者将以自己执教过的案例谈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及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做法及体会。
四、案例思考
现以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部分模块内容为例,分别从听说课(Unit 1)及读写课(Unit2)两种课型来探究如何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先看看外研版教材的编写特点:以题材为纲,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功能——结构体系。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都是该模块话题语言内容的听说活动,第二单元则是读写训练,第三单元是整个模块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说,外延版教材体现“任务型教学”的思想。因此,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环节时,可以根据所教模块的话题设计一系列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话题和内容的学习中体验语言,探究语言规律及运用语言,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片段1]——Module 8 Unit 1 聽说课型中的口语操作环节
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为以游览北海公园为话题,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外国朋友游览北海公园,并对北海公园的主要特征进行了介绍,同时学会运用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对公园景致给予评价及表达个人观点。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笔者利用思维导图设计了以下两个口语操练环节 Lets talk Task 1 及Lets talk Task 2。
Task 1:
[设计意图]
运用思维导图整合教材Activity 3对话内容及Activity 6 部分内容,搭建脚手架,设计“说”的活动,并做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如何从整体上介绍北海公园,学会从地点,面积,历史,主要景点,游览活动及等方面来介绍风景名胜,并运用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表达个人观点及给予评价,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课文对话内容关键信息及积累典型句子,为最后的口头输出任务做铺垫。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很快从课文获取到导图中的相关信息点,如下图:
I think (that)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sights in Beihai Park. There is a lake, bridges and ancient buildings.
Im sure (that) we will have a good time in Beihai Park.
在学生已清晰获取相关信息后,教师再次搭建脚手架,让学生以篇章形式口头介绍课内风景名胜——北海公园,从句子上升到篇章,培养学生的篇章能力及语用能力。见下图:
由于前面做足了铺垫,学生到此就能脱离教材,自然流畅地口头介绍北海公园了,从上课实效来看,不同层次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课堂反馈来看,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的口头介绍已包括了图中最基本的信息,而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更是拓展了很多介绍景点的表达,句子连贯性强。学生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可见他们已普遍体验到开口说英语的乐趣,并敢于大胆大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把介绍北海公园的能力迁移到介绍自己家乡风景区——西樵山中(笔者学校位于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笔者在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后趁机播放介绍当地旅游名胜西樵山的简短视频(该视频经过音频图像处理),在播放前,展示以下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获取介绍西樵山的相关信息。 为后面的口头输出再做铺垫,也就是进入本课的第二个口头操练环节“Lets talk——Task 2”.
Task 2:
播放视频后,展示下图,通过提问形式帮助学生回忆视频主要内容进而聚焦相关信息,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有话可说。
在学生充分了解西樵山后,笔者再次搭建脚手架,用以帮助学生巩固学生所学,继续进行能力迁移,展示以下信息,见下图:
学生因为有了句型支撑,导图,视频及表格的辅助,在教师的一步步指引下,最终能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介绍西樵山的口语活动,从课堂效率及学生反馈来看,笔者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的口语发展是可行的。在本课上,学生不再“谈说色变”。下图文段是笔者在上课期间其中一位学生的口头作文。
笔者认为:如果学生在每一节英语上都能在教师的指导及激励下,乐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还会怕开口说英语吗?学生的口语水平还怕得不到提高吗? 那怎样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由上面的分析可见,教师只要设计出适合学生水平的课堂教学环节,努力创设真实的情景,在适当的时候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使得学生在从机械性模仿过渡到创造性运用的过程中有一个“抓手”,得以提高词汇的辨析能力,增强语感的流利程度,同时提升语篇的概况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最终达到能用英语进行综合运用的目的,特别是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实现“用英语做事情”。
[教学片段2]——Module 1 Unit 2读写课型中的口语教授环节
本单元为读写课,课文内容是外国女孩莎莉写给中国女孩玲玲的一封作自我介绍的回信,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后能简单介绍自己及同学或朋友,并能够描述个人爱好和感受。本课虽然是读写课,但笔者也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继续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运用三个思维导图,增加以下口语操练环节,帮助学生在在最后的写作部分里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笔者坚信:学生如果能把自己的想法及观点清晰地说出来,那他们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毕竟,“说”能促进“写”。
[设计意图]
利用图1激发学生对如何介绍同学或朋友话题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以激活描述人的核心词汇,为后续任务做输出的铺垫
[设计意图]
图2 导图的设计主要围绕课文中Sally如何進行自我介绍。笔者利用此图搭建了一层脚手架,帮助学生口头模仿表达Sally的自我介绍。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帮助学生学会从外表,爱好及性格等方面介绍同学或朋友,掌握介绍人的方法。其二是引导学生回归课文,聚焦介绍人的常用句子,进一步内化所学语言知识。
[设计意图]
图3 要求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在课堂上口头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位朋友或同学,进一步巩固介绍人的方法,更深地理解篇章结构,为最后的写作输出做足铺垫,从学生笔头作文来看,效果较好,说的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也会促进写。
五、心得体会
笔者坚持用思维导图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实践已有两年多了,所任教班绝大多数学生经过两年的强化训练后,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明显优胜于同级其他班级学生的水平,学生参加各类的口语比赛,成绩喜人,特别在学校组织的段测口语考试中,笔者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分数明显高于其他班级,笔者抽取第一次及最近的一次口语成绩对比如下图4(为方便比较,笔者以B表示自己任教的班,A表示非任教班)。由于笔者的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剧增,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乐于展示自我,随之而来他们的在听,读,写及看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参加笔试成绩也有优势(见图5),这正所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可以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图5:B班于A班期末考试笔试成绩数据对比一览表(满分为120分)
笔者认为,听说训练在初中英语课堂里所占的比重应该是很大。但时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说”等同于“读”,很多课堂活动都是围绕着“朗读”而展开,对于课文内容,学生先跟录音读,接着跟教师读,再全班齐读或个人读,最后顶多来一个分角色读,他们以为,学生反反复复读了教材内容,就等于操练了口语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就提高了。其实不然,学生在“读”的活动中由始至终手不离教材,事实上,很多时候学生只要一脱离教材,便“沉默不言”,什么都说不上来了。原因在于学生虽然表面上在做大量的有声训练,但这些训练只是机械模仿,学生缺乏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的理解,谈不上训练思维及有效输入,并没有做到真正内化语言。试想,在语言学习中,输入不够,输出还会水到渠成吗?
笔者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表明:通过搭建脚手架,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是有效的。学生在笔者的英语课堂上不再是“沉默不言”或者怕说错,反而乐于开口说英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思想。巧用思维导图组织课堂环节能活化教材,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文内容,加上思维导图对学生思考过程的可视化作用,使得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更加精彩,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更到位,更有效,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有所得。同时,学生在参与课堂互动时能产生成功感,而这种成功感反过来又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从心理学方面看,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效应。
六、结语
在关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里,如何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是所有英语教师的义务,我们应该勇于担当,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转变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观念及课堂实操,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探究为主线,在适当的时候采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语言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激发他们的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提升自身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生命质量,正所谓得法于课堂,受益于课外。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用程晓堂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以话题为主线、以语言为暗线设计教学环节;在话题和内容的学习之中体验语言使用、感知语言结构、尝试运用语言”(程晓堂 2016)。
[ 参 考 文 献 ]
[1]陈琳.2016.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 [J].英语学习(教师版),(1):5-6,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程晓堂. 2016. 翼课网.
[3]《THE MIND MAO BOOK》[英]东尼·博赞/ 著.卡煜婷 陆时文/译,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版.
[4]《英语》(新标准)初二下学期教材.外语教學与研究出版社. 2015.
[5]《英语》(新标准)教师用书初二下学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