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有效阅读文本

2019-03-18王荣

甘肃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深度文本语文

王荣

【关键词】 深度;语文;教师;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2—0115—01

《新课程标准》已执行多年,随之而来的教学改革也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其中《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已践行多年。然而,理念甚好,但实践探索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甚至走样。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语文为王”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笔者认为,深度语文是有效的途径与方法。而深度语文实施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效地阅读文本。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阅读文本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述。

一、教师要用心读书

大家都知道,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语文素养,不读书的语文教师只能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搬运工,从教参搬到课堂,灌输给学生。教师在课堂的形式创新和花样活动上大费脑筋,这本无可厚非,但阅读上不用功,本质的问题解决不了,再多的花样又有什么用呢?此外,教师长期不读书,将对文字越来越麻木,不能敏銳地捕捉文字中的信息,不能敏感地发现文字背后的意义。这样,教师又将引导什么呢?即使是教参上的东西,有的或许也不能内化吸收,只能照本宣科了。这样的课堂学习,自然停留在浅层次上,学生的思维与认识无法走向深入,而后只能通过简单的记忆和反复的训练来巩固某些基础性的知识,而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就大打折扣了。因此,读书是语文教师成长的基石,也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阅读文本要心诚

也就是教师撇开以前自己或别人对文本的认识理解,不先入为主,用第一次见到文本的陌生心态,用一颗真诚朴素的心去叩开文本大门。就如爸爸妈妈读孩子的信,从字里行间读出丰富的含义来。这种放松身心,不先入为主的阅读,是用心去体验、去感受,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设想、思考。这样,教师就会对文本有了切身的体验与感受,这种体验将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密码。

三、要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潜心阅读文本的时候,我们常会出现顿悟,或突然冒出某个问题,要迅速把这种顿悟或问题记录下来,它或许就是叩开文本的钥匙。曾国藩读书就善抓灵感,唐浩明先生把它概述为“狠斗私字一闪念”,“狠”揪住不放,做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曾国藩读书每每受益,所以传之以后人。语文教师就要学习曾国藩,抓住灵感这个钥匙,打开文本的大门。如,笔者在最近读《背影》时,读到“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突然想了解下朱自清的父亲原来做什么的,在网上一搜索,这里面原来大有文章。教了多次背影了,现在才发现了这些,这都是读书不诚而无灵感的缘故啊,而这些教参书上恰恰都没有。

四、将心比心是阅读文本的关键

解读文本时,我们不妨把作者、文章中的人物当成我们自己,或者兄弟朋友等,设身处地从文本中去思考、体验,用我之心去度文中人物之心,这样我们会对文本中的作者之心、“人物” 之心有自我深切的体验。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一直以来都是批判菲利普夫妇六亲不认、冷漠无情,如果我们将心比心,从菲利普夫妇的角度去想:一大家子,经济拮据,生活本来就捉襟见肘,如何去养活一个花花公子呢?如果是我们自己,又将如何对待于勒弟弟呢。当然,不是说菲利普夫妇不认弟弟就是对的,而是说我们应该给予菲利普夫妇一定的理解与同情,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批判他们的不是。

五、不能老用阶级论的观点去解读文本

阶级论是时代的产物,如今我们都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在阅读文本时,我们要尽量淡化阶级论或者去阶级论,要用人性论的观点解读文本。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就完全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或者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金钱关系;至于“范进”“孔乙己”,我们总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但也要认识到科举制度也选拔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如果今后学生们在社会上也遇到了上面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的不良人事等,他们该怎么看待老师,怎么看待社会呢?

以上只是笔者解读文本的一些途径或者说是解读文本时注意的问题,解读文本还应贯通文本与生活,联系作者与背景,考虑语言与写法,探究作者与编者的目的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当然,不是说所有的文本都要解读出新意来,非要搞出深奥的东西。其实就是“旧意”,我们能在不看“旧意”时读出来,说明它已内化为我们的体验了。教师获得的阅读的亲身体验与感受,就是解读文本的钥匙与密码,也应该更能接近学生的认知,这是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很好的钥匙。同时也给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为指导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深度文本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深度观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