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应用于慢性病患者中的健康管理效果研究

2019-03-18乐小红王谏珠李代必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家庭医生慢性病

乐小红 王谏珠 李代必

【摘要】 目的 研究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应用于慢性病患者中的健康管理效果。方法 120例慢性病患者, 其中60例患者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作为观察组;60例患者未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升高因素、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常见症状、疾病需要终生服药各项慢性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6.67%、61.67%、56.67%、58.33%、80.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0%、36.67%、30.00%、31.67%、4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测血压及血糖、遵医嘱用药、生活规律各项行为自我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正常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病患者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够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慢性病;健康管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111

对于我国而言, 慢性疾病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 具体包括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健康要求的不断增多, 对初级卫生保健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对于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具体分析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与否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中心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 其中60例患者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作为观察组, 另外60例患者未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 男26例, 女34例;平均年龄(50.28±16.36)岁;其中高血压患者28例, 糖尿病患者32例。对照组中, 男30例, 女30例;平均年龄(50.59±17.14)岁;其中高血压患者31例, 糖尿病患者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组患者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 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两组患者开展问卷调查, 具体内容有基础资料、接受健康管理状况、健康管理效果, 效果评价指标具体包括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控制行为、血糖控制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对慢性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升高因素、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常见症状、疾病需要终生服药各项慢性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自我控制行为比较 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测血压及血糖、遵医嘱用药、生活规律各项行为自我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正常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是由于家庭医院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健康知识教育, 患者也能够获取到更多健康相关知识[3]。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测血压及血糖、遵医嘱用药、生活规律各项行为自我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更多患者定期接受血压、血糖测定, 证实家庭医院团队签约服务能够使将患者生活方式得以改善, 有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 也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得到患者更高的信任[4]。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正常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够促进慢性疾病的病情控制, 提升病情控制效果。

虽然从本研究可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有良好效果, 但从以往的实践情况来看,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比如一部分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患者并未接受过医生的随访, 一部分患者并未获得规范要求的每年4次面对面随访, 一部分患者并未参与医疗机构组织的健康知识教育讲座, 表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开展, 落实好每一项服务内容, 尽可能确保每例患者都得到良好的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5]。另外, 虽然从整体上看观察组患者自控行为要优于对照组, 不过从具体数据上看, 并未达到较高水平, 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坚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部分患者不能做到定期监测血压及血糖。

为了不断提升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质量, 应该注重对家庭医生的宣传, 鼓励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到签约中, 基层医疗机构应该通过不同途径向慢性病患者宣传家庭医生的相关内容, 增加患者的了解, 认识到家庭医生的作用和价值, 积极主动签约[6]。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和社区居委会合作, 经宣传板报、微信群或者其他方法进行家庭医生服务的宣传, 或者在日常门诊随访或者健康教育中介绍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具体内容, 提升患者对家庭医生的认知度。除此之外, 还应该对家庭医生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规范, 进一步做好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一方面可以做好家庭医生能力提升工作, 相关部分应该做好家庭医生的专业培训, 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的技术水平, 为慢性病的疾病控制提供良好条件[7-9]。另一方面应该着力改善家庭医生的岗位待遇, 提供岗位津贴, 减少家庭医生的流动, 保证签约患者能够获得某一医生持续性的服务, 对于保证患者的依从度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能够提升健康管理质量, 但同时也要注重改善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实现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良棕. 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对老年性高血压管理的效果评价.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12):2242-2244.

[2] 黄岳岳. 上海市凉城社区实行家庭医生后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价.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 31(2):25-26.

[3] 张丽, 霍敏俐, 谢延, 等. 家庭医生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中的效果分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5, 23(2):159-160.

[4] 黄中成, 陈建标, 孔繁熙.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海南医学, 2015, 26(21):3253-3255.

[5] 芦炜, 张宜民, 梁鸿, 等. 基于需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以慢性病为重点.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6, 9(8):23-30.

[6] 邓声海.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21):188-190.

[7] 吕明忠, 胡珺珺, 杨铭柳.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 中国乡村医药, 2017, 24(2):63-64.

[8] 荆媛, 景琳, 丁富军.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 27(11):70-71.

[9] 邓莉, 张平华.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慢性疾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15):2400-2401.

[收稿日期:2018-08-07]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家庭医生慢性病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新加坡逾六成基层医疗医生 成功注册为家庭医生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