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3-18戴玉杨淑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高血压病老年

戴玉 杨淑萍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遵医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3、6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3、6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自我监测[(85.25±4.19)分]、遵醫嘱用药[(86.63±5.34)分]、合理运动[(86.96±5.05)分]、规范饮食[(87.42±4.15)分]、控制情绪评分[(89.56±1.10)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6.52±5.12)、(78.63±6.31)、(77.52±5.28)、(78.13±5.01)、(79.56±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86.63±2.15)分]、躯体疼痛[(89.15±1.10)分]、生理职能[(88.59±2.05)分]、生理机能[(87.49±1.16)分]、情感职能[(88.52±2.05)分]、生活活力[(87.46±3.14)分]、精神健康[(88.59±2.01)分]、社会功能评分[(87.49±2.33)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9.52±3.15)、(78.56±2.10)、(77.52±3.16)、(78.28±2.05)、(77.96±3.31)、(75.52±2.15)、(76.64±2.31)、(75.59±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压,纠正其错误生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护理;系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c)-0246-04

高血压属于非常典型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控制血压[1],会引起患者头痛、失眠、胸闷等多种不良症状。研究发现,日常饮食、活动、情绪等因素均对血压有很大影响,而上述因素并非药物所能控制,需要患者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对患者予以护理干预,系统护理干预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对不同疾病、不同患者都有特异性护理干预计划。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周岁;②符合疾病诊断标准;③无严重并发症;④精神状态正常;⑤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文件》。排除标准:①合并重症内科疾病;②有精神病病史;③不积极配合服药。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3~82周岁,平均(73.52±5.18)周岁;病程3~11年,平均(5.30±1.26)年。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2~81周岁,平均(73.26±5.20)周岁;病程3~10年,平均(5.21±1.1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即简单向患者以及其家属说明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常见症状、常见并发症以及临床常用治疗方案等,告知高血压病的常见性,减轻家属担忧情绪,帮助患者释放心理负担,严格遵医嘱用药,强调坚持用药的重要性。

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①疾病宣教:在患者血压、病情、情绪稳定以及家属在场的情况下,详细介绍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病因、症状、治疗方案、并发症、预后等),鼓励患者以及家属说出内心疑问,并且耐心准确解答,消除其心中疑惑,疾病宣教过程中,注重自我管理知识的普及、规律生活、饮食健康等多方面的指导,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②心理干预: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除了病情的观察,还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其是否存在不良的心理障碍,及时针对性采取措施,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同时也嘱咐家属作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让患者体会到家人的支持和温暖,组织患友交流会,即让将出院的患者并且血压控制较佳的患者,分享治疗经验。③饮食指导: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结构,综合其各种情况调整,嘱咐戒烟酒,减少钠盐、油脂的摄入,补充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多吃新鲜蔬果,少食多餐。④用药指导:老年人记性较差,经常忘记按时、按量服药,而用药对血压控制非常重要,故此要重视用药指导,在患者的药瓶或药盒上粘贴具体的用药信息,并且教会患者利用老年手机来提醒自己用药,同时建议家属督促患者服药。此外,鼓励有能力的患者坚持记录血压检测、服药情况、饮食情况等,绘制成日记本的形式。⑤运动指导:规律性运动对血压控制非常重要,但老年人在运动方面需注意的事项较多,故要在运动方面加强指导,可以为患者列举比较适合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等,嘱咐患者最好在他人陪同下运动,或者是在比较规范的老年人运动中心运动,以防发生意外事件时未得到及时抢救,并且要强调合理控制运动量、运动时间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于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干预3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包括血压自我监测、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规范饮食、控制情绪,每个项目各有20个条目,0~5分/条目,即0~100分,以高分为优势。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2]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涉及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生活活力、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6个月后血压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3、6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3、6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自我监测、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规范饮食、控制情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生活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老年人三大疾病,其均是发生率很高的慢性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有死亡风险。高血压要长期用药控制血压,否则会引起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3],有致残、致死风险。多数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可防控的,即通过药物法、非药物法[4],可以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饮食、运动、情绪都会影响血压高低,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发展,促进了医疗行业的改革,护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5-7]。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规护理内容简单,主要是针对疾病采取护理措施[8],未从患者身心角度出发,无法实现真正有效的护理结果[9]。系统护理干预涉及疾病宣教、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以及运动指导5个方面的内容。加强疾病宣教,可以让患者了解到更多关于疾病的知识,自觉纠正不良习惯[10],认识到遵医嘱的重要性;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负面情绪[11-12],积极投入到疾病的治疗康复中;予以饮食指导,让患者了解到高血压病在饮食方面需注意的事项,从饮食方面控制血压。用药指导十分重要[13],很多患者因为年龄大,出现记忆力下降、听力差、视力低等情况[14],容易忘记服药,故此从多个角度干预患者用药,提高药物的效果;加强运动指导,让患者从运动方面加强抵抗力,同时运动还有改善情绪的作用[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3、6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計学意义(P<0.05),提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控制患者的血压,对病情改善有益,从遵医行为角度分析,严格遵医嘱用药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行为,对身体康复有好处,故观察组患者在良好遵医行为之后,病情明显好转,间接提高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干预可以让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更加理想,自觉纠正日常不规律饮食、不坚持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范艳梅,马海霞,武芬,等.系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适应状况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1):134-137.

[2]温燕霞,周瑾,林梅兰.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 12(25):10-11.

[3]洪琼君,黄雪琴,陈奕娜.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 13(16):42-43.

[4]江小金.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8):1080-1081.

[5]魏小敏.护理干预在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179-181.

[6]林应芳,寇潇月,陈雪梅,等.系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 21(6):1-3.

[7]刘红艺.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0):135.

[8]刘晓宇.系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30):144-145.

[9]王珊.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0):72.

[10]于艳华.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1):345-346.

[11]何秀凤.系统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6):93-94.

[12]洪琼君,黄雪琴,陈奕娜.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 13(16):42-43.

[13]张蔚,雷雪贞.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临床并发症的改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45-148.

[14]张晓聪.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1):124-126.

[15]崔红玲.系统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高血压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 13(22):145-146.

[16]任广欣,马克美.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17,2(8):142-144.

(收稿日期:2018-09-10  本文编辑:任秀兰)

猜你喜欢

系统护理干预高血压病老年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高血压病
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观察
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患者的作用评价
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心理及生存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