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3-18黄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黄萍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1例)与实验组(21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再出血率、致残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再出血率、致残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颅内监测仪;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c)-0233-03

重型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颅脑损伤类型,且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积极有效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为临床治疗的关键[1]。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具有诸多优势,如操作简单便捷、监测精密度高、可以有效引流血性液体及脑脊液体,从而降低颅内压等,已成为目前临床颅内压监测的金标准[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存在严重颅脑损伤病史,疾病获得明确的诊断。排除标准:存有严重重要脏器疾病者;不自愿或不配合本研究工作者。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1例)与实验组(21例)。常规组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21~69岁,平均(45.32±2.15)岁;发病因素:车祸伤3例,坠落伤5例,跌伤13例;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9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2例。实验组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2~68岁,平均(45.13±2.23)岁;发病因素:车祸伤4例,坠落伤5例,跌伤12例;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1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发病因素、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观察神经外科情况:对患者的瞳孔、意识、光反应等进行观察,同时动态观察患者的肌张力、四肢肌力变化情况,对呼吸、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②饮食指导: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应鼓励其食用高热量、清淡、富含纤维、高维生素的饮食,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禁止摄取油炸、辛辣饮食;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意识不清,无法从口摄取食物,存在营养不良、代谢紊乱、进食量较少等情况,应选择胃管进行留置,给予鼻饲管,保证机体营养所需。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时,应依据患者消化情况逐渐递增营养补给的速度,妥善固定好胃管,给予硼酸漱口液给予口腔护理。③大小便护理:若患者需要将尿管留置,应妥善固定好尿管,以防出现扭曲、牵拉等情况,对尿量的性状、量等进行观察,采用呋喃西林溶液抹洗会阴与尿道口部位。④皮肤护理:加强床上的擦浴工作,勤更换衣裤、床单等[3-4]。

实验组患者采用顱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颅内压监测仪:先作好监测仪的性能测试,将原始数据进行清空,便于对监护仪进行使用,分析造成颅内压的危险因素,对颅内压进行严密监测,依据其波形、数据等给予护理措施。②呼吸道护理:若患者术后处于清醒状态,应辅助其如何正确进行深吸气,等到呼气2/3时进行有效咳痰;若患者意识不清或较难咳出痰液,可给予吸痰处理,便于畅通呼吸道,在吸痰操作时,应选择合适型号与质地柔软的吸痰管,保持轻柔的吸痰操作,不可过长时间进行吸痰,时间应控制在10 s以内。若对患者呼吸道造成刺激减轻,可在患者肩膀下面放置一软枕,以防发生颈部弯曲现象,气道应保持平直。③体位护理:若手术完成后尚未清醒,应帮助患者选择平卧体位,将头部往一侧偏,便于及时流出分泌物,以防发生误吸现象。等到患者清醒且血压逐渐处于平稳状态,可将床头抬高15°~30°,便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头高位时应对颅内压监测仪零点进行调节,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度,对患者进行转运时,应将其头部进行妥善固定,以防摇晃等导致其颅内压水平递增。④发热护理:发热将会递增患者的脑耗氧量,使得脑水肿状态加剧,导致颅内压水平递增,为此,应帮助患者对体温进行控制,减轻脑损害程度,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可将体温控制在36~37℃,若体温在38.5℃以上时,应给予降温处理,可采用冰枕进行冰敷,并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对其耳廓进行保护,以防发生冻伤。若体温较高,也可给予温水(32~34℃)进行擦浴,在擦浴之前应物理降温头部,以防头部血管发生扩张现象。若患者持续高热不退,应给予盐酸氯丙嗪等药物帮助患者退热,给予降温毯加盖进行降温处理。⑤躁动护理:由于该类患者通常害怕疼痛,进而容易产生躁动情绪,导致机体耗氧量递增,导致脑损伤加重,可能会引发光导纤维发生扭曲打折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音乐等诱导,帮助患者将自身的注意力进行转移,若未明确具体的躁动发生原因,应设置好床栏,加强患者的约束,以防出现意外。⑥心理护理:加强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可通过抚摸、微笑等方式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了解患者的喜好,缓解其不良情绪[5-6]。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再出血率、致残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情况调查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机体疼痛(BP)、健康总体自评(GH)、社会功能(SF)、活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8个方面[7-8]。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相反,生活质量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死率、再出血率、致残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再出血率、致残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类型,该疾病极难治疗、治愈。由于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特点,患者多因外部机械压力过大,导致其颅脑损伤,导致脑脊液不通,促使颅内压明显升高。若此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使颅内容积减少,则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疾病症状,挽救患者生命[9]。临床研究指出[10],导致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将会引发颅内压递增现象,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在高颅内压的状态下,大脑血供不足,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现象,使得细胞容易坏死损伤,此外,颅内高压将容易发生脑疝情况,其对神经组织进行作用,以致引发不可逆的损害,若发生脑疝后,将可能引发死亡现象,因此加强颅内压水平的监测工作意义重大[11]。重型颅脑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积极保持患者的颅内脑脊液畅通十分重要[12]。

临床研究指出,颅脑损伤患者中,1/4左右的患者给予了颅内压监护工作,目前我国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监护工作已经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对该类患者给予颅内压监护较为少见[13-14]。这是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自身表达不够清楚,导致加大了疾病观察与护理工作的难度。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颅内压监护护理,依据颅内压监测数据对发生颅内压递增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案,包括给予体位护理、引流管保持通畅状态,给予有效通气等[15]。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再出血率、致残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颅内压监护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高,其臨床结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点、身体状况,应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重残率以及病死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疾病预后[16-17]。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生命体征观察,指导疾病护理工作,便于降低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邱瑾.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2):268-269.

[2]徐娟.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116-117.

[3]徐晓雨,陈辉.护理干预对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711-712.

[4]韦林燕,莫喜萍,刘清清,等.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27-28.

[5]韦林燕,杨庆寒.经颅内引流管行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52-53.

[6]刘芬莲,翁洁清,李晓敏,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46-48.

[7]张洁.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护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34-35.

[8]赵冠焱,周志宇,蓝欢,等.颅内压监测指导老年颅脑损伤术后脱水剂使用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7,12(2):278-280.

[9]丁建军,遇旭东,李磊,等.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联合脑室外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2):104-105,123.

[10]付艳.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预警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15):55-57.

[11]张祝,缪聆.重症颅脑损伤并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76-77.

[12]刘树利.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8,4(17):15-17.

[13]蔡华.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31):353-354.

[14]万红霞,麻清茹.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9):1292-1294.

[15]宋佳平.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核心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2):180,184.

[16]林丽,谢静慧,魏晓玲,等.颅内压监护在小儿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7):93-95,114.

[17]杜雪萍,张映清,陈亿民,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并中枢性低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6):815-816.

(收稿日期:2018-09-13  本文编辑:任秀兰)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研究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