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新时代、立足新媒体下的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2019-03-18成星陶帆王丽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改革探究思政教学新时代

成星 陶帆 王丽芳

【摘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的论断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如何让高校思政课教学“活”起来,立足新媒体下探究更多切实可行的思政教学改革措施是研究目的。

【关键词】新时代 新媒体 思政教学 改革探究

一、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新思路、新气象、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尽管高校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途径,但思政育人是前提、基础,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供思想政治保障。”(徐东升《高校思政课要有新思路》——《光明日报》)为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全面的要求。

如何让思政课“活”起来,思政课如何上才能“圈粉”,如何才能成为“网红课”是摆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教育部长陈宝生强调,2018年要继续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为全年工作抓手,进一步加强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攻坚“五个攻坚”,让思政课具有新思路,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二、“新思路”促进思政课教学新气象、新作为

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就必然要有新思路。2018年,思政课几大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课程教材都进行了改版,教材的改版让各高校教师进入了新一轮思考。

新思路“新”在何处?除了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在弄懂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思考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促进教学成果提高以外,还要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为目的的教学新方式的思考。

一直以来,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为目的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层出不穷,改革成果也较为显著。从最初一说到思政课就是“填鸭式”教育、“说教”“划重点”到有了辩论赛、微电影的拍摄、看图说故事等实践教学的改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思政课教学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校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也从一味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到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更主动的参与。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对高校思政课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政育人的重担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辩论赛、微电影的拍摄等教学方式在取得教学成果的同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变化和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

(一)课堂上的沟通缺乏

对于思政课的“花样翻新”,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展现。但“太花哨”的内容不应占据思政课主导,拍微电影、辩论赛等方式只是思政课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作为每次思政课程的内容和手段。据走访,辩论赛、微电影、红歌汇等教学方式一般在高校思政课的期末即将结束时用3~6个学时集中进行。而思政课课程要注重每次课程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老师要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中随时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对于课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对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思考。

(二)课堂上与信息时代的脱节

微电影的拍摄、红歌汇、辩论赛等教学方式的改革,很好地将思政教学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行了结合。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的教学实踐,不断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内化与思考,将第二课堂中的思考搬上了课堂,促进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但在思政课堂中,“低头族”的现象仍较为明显。同学们运用自己手中的智能手机看电影、玩游戏的现象时有发生。“互联网+”的优势在思政课堂中呈现还有待加强。面对网络新生代,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运用PPT外,新媒体的教学方法的探讨还亟待加强。

三、新媒体促进新思路

伴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成熟,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而大学生又具有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特点,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将新媒体运用在思政教学中是新时代思政教学的一大趋势。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思政课”让思政课“活”起来,让思政课成为“网红课”是新时代对思政课的新要求。运用新媒体,让大学生手中的手机从“低头的工具”变成“抬头的利器”。高校思政课只有“用心”才能“入心”。

手机APP功能较为成熟。输入“教育类”关键词能够找到较多的各类教育APP,有医学类、英语类、思政类等。在课堂中运用手机APP,让同学们每次课程都能与教师更好的情感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随时掌握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健康的情感表达。本文以“雨课堂”APP为例,运用新媒体促进思政课教学新思路,从而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一)在课堂中对手机进行正面引导

课前,教师在电脑上下载“雨课堂”软件并安装。在每章课件的第一页形成二维码页,同学们在课堂开始时通过微信扫码进入“雨课堂”新媒体教学。

扫码后,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手机实时接收教师上课时所讲授的课件。每讲一页PPT,同学们的“雨课堂”APP上便呈现所讲的那一页PPT,随着本堂课的结束,本次课教师的PPT随即完整地发送到同学们手机上的“雨课堂”APP上。课后,同学们能全面、准确地对照教师所传送的课件进行课后复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和复习的反复操作性。

(二)随堂掌握课堂的学生人数

上课缺勤是众多思政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采用传统的

课堂点名的方式,既浪费时间又让同学们心生反感。同学们扫码进入“雨课堂”后,能随即在教师的手机上呈现出到课率、已到同学人数、未到同学人数,既节约了时间,又不引起同学们的反感。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雨课堂”滚动点名的方式,随机点名同学回答问题。既能提高同学们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随机检查同学们的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同时,对于缺勤的同学能一目了然。

(三)随堂发送课内的测试和感受

如何加强每一次思政课堂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雨课堂”APP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进入“雨课堂”后,学生能随时发送弹幕,弹幕内容在课堂中投影仪呈现出来,全班同学和教师能及时了解。对于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同学们可纷纷运用“雨课堂”发送弹幕,教师能对学生的弹幕内容进行辨析和讲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情感表达一目了然。

学生随堂发送课内的测试和感受,还可以积累一定“经验值”。数量达标,教师可以给予一定成绩,此成绩计入学生最后的期末总成绩。这也改变了学生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不合理情况,多方面考察同学的知识掌握,综合打分。要是完成的任务多,她还给奖励。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延展,在答疑解惑方面也更加有针对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让“抬头的利器”变得更加锋利。

面向新生代,用好互联网。“新媒体”的运用,能跟随时代的脚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同学们课堂的积极性,便于同学的课后复习。思政课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课程,更是情感、价值观引导的课程。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情感表达,引导同学们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者“用心”,学生才能“动心”。思政教育者面向新时代,在新时代的重任下,在“互聯网+”的大背景下,立足新媒体,将新媒体运用到课堂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用“新媒体”激发“新思路”,从而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参考文献: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

[2]陈宝生.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2018.

[3]王欢.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智慧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4).

[4]黄长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J].智库时代,2017,(10).

[5]姬立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6]赵诤.论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双重能够作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4).

猜你喜欢

改革探究思政教学新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改革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技工院校电气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