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能进校园”在初级中学的实践探究
2019-03-18雷明
雷明
【摘要】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同时也是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在初中阶段能够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特点进行干预,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提出一些初中“体能进校园”的具体做法,希望为中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 初级中学 体能训练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10-02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越来越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据《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开始呈下滑趋势,很多青少年面临着体质健康问题,比如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世界上的排位急剧下降;近视率大幅度提升;速度、力量素质没有明显增长,“少年强,则国强”,面对青少年体质急剧下滑的现状,国家教育部不得不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提上日程。学校体育教育承担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职责,应该积极开展“体能进校园”活动,创新训练模式和训练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能训练中,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稳步提升。本文重点研究体能进校园的具体做法,以期为提高中学生的体能素质提供可参考的建议和措施。
二、“体能进校园”促课堂新方向
1.结合学生兴趣,丰富体能内容
当前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强调学生掌握体育的各项技能,比如跑、跳、投、篮球运球技巧、足球射门技巧等等。事实上,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中可以了解到,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开始呈下滑趋势,体能训练势必成为当前体育课的重要课程。
体能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功能、健康水平、运动素质等,体能是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和增进健康的基础,同时体能训练也是掌握各项运动技能的必要前提。在体能训练中,我们教师要把各种跑、跳、投、攀、爬等练习结合辅助器械和游戏融入课堂中,力求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促进运动的技术技巧训练、协调性训练、柔韧性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专项性训练及兴趣,改变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运动能力和核心素质。良好的体能是作为现代青少年的基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要靠良好的身体素质来支持。因此,体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在对初中生进行体能训练时,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专项组合和关节训练,促使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体能的练习,以此来改造学生的不良运动习惯和塑造良好身体姿态所需要的身体技术能力。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体育教学内容的需要,去采用和专业技术能力密切相关的专门性的技术练习,如采用平板支撑的八级腹桥去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采用直线弓步蹲去改善学生的腿部、腰背力量等,通过一系列的组合练习去发展和改善学生的动作习惯和呼吸方式,把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运动能力等引入到一个整体状态中来,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整个身体形态。
各种不同的组合练习还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度,所以初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地安排体能训练的教学内容。在体能训练中要注意初中生的力量训练、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其他训练的组合性练习,相互的配合和穿插训练,以此提高学生整个身体的运动素质和动作技能,使学生整个身体的运动能力得到均衡的发展,也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打下身体素质基础。
2.因材施教,均衡发展核心素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同时强调中小学体育課程应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我们也发现,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许多的学校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个实际现象,就是不管学生何种身体基础,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课时等系列教学安排都是统一的,内容上枯燥无味,在教学安排上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这可能导致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好”,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核心素养得不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把握学生的身体技术能力的水平和特点。在安排一般体能训练的时候,并不意味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使全部学生身体的各部分机能和肌肉能力、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的流畅度等得到全方位的均衡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必须有针对性、有主次的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和训练手段。另外,在合理安排一般性的体能训练时,一定要认识专项训练的重要性,一个班的学生水平会参差不齐,无论是从柔韧、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各种素质上都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要实际情况,给不同欠缺的学生一定量的补充,以此来提高整个教学水平。专项体能训练和一般性的体能训练在整个技术训练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占何比重,需要教师来衡量整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刀切的教学安排。当然,在体能训练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素质敏感期来安排教学,抓住训练时机,使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体能课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加入不同的组合练习,用绳梯提高学生的灵敏性;用弹力带的抗阻练习来发展学生跑的速度力量能力,用游戏竞赛来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训练,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核心体能素质。
3.灵活安排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方法
体能训练课堂内容的设置上,教师要注意体能训练中学生容易疲劳的特点。因为单调的体能训练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觉。因此,教师要注意专业激励原则和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的使用,使枯燥的体能训练变得有趣,在穿插其他的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减少学生的单一体能训练的枯燥感。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结合体能游戏的方式为学生安排体能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如“角篮球”、移动球篮两个游戏,就是通过简化球篮来模拟正式的篮球比赛。“角篮球”是把一个以站在场角上的人当作球篮,这个人接到球为“投中”;移动球篮是两个手拉手的人用四只手臂围做成的“球篮”,游戏中只要把球送入即为命中。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典型的模拟和简化正规的竞技篮球比赛方法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协调等练习,趣味性有很大提高,实践中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而在学生最讨厌的跑跳类课程中,设计“跳类”游戏时,采用绳梯的各种单双脚跳的组合及跳跃小跨栏架的拓展练习,使得学生的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结束语
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体。日新月异的21世纪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体育教育作为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干预时期,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体能素质的训练,切实落实“体能进校园”,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能健身观念,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杜聪.青少年初中生体能训练内容构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2]师传连.县乡中学生业余体育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7(6).
[3]蔡乃书.中学生身体机能特点与体能训练研究[J].求知导刊,2017(32):28-29.
[4]黄晓伟.初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的探索实践[J].田径,2018(6).
[5]王卫星.韩春远.实用体能训练指南[J].田径,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