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9-03-18王亮
王亮
【摘要】历史是一门人文精神比较浓厚的学科,所以教师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责任,让学生能够拥有研究的能力。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然后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度的挖掘,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去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营造不同的讲课氛围,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 人文素质 探究性
学习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人文素质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情感态度。但是在一般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只会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而学生也只是依照自己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在机械的记忆,并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实历史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学科,其中的知识点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若是能够用心来学习历史知识,肯定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所以教师要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任何一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是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建立比较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学生才会绝对的信任和服从教师的指导。另外,教师也应该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和成长的环境,知道每一个学生的最真实的情况,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逐步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一般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存在于课堂上的,时间久了,学生就会自动将教师认作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指导者,而产生畏惧的心理。所以,为了解除学生对于教师的心理隔阂,教师也可以在下课的时候,以学生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探讨,通过这一种方式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这一章节中,主要讲述的内容就是在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中,一些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出现了哪些演变,因为这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内容,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先在课前的时间来到教室,走进学生中去,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为了能够让学生与教师熟悉起来,教师首先就可以说,你们一般都是怎么来的学校?等到学生说出了自己来学校的方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接着说,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在爸爸妈妈那一辈和爷爷奶奶那一辈都是什么交通和通讯工具吗?通过这样小的谈话,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将要学到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也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亲近感。
二、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度讲解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像数理化学习公式就是全部,历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背后隐藏的故事。但是在教材书上提到的,可能只是该知识点的几个部分。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般都是书上有什么,就讲解什么。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是应对考试,让学生一知半解,是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的,也无法让学生对知识形成全面的认识。所以,在为学生讲解历史的时候,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其背后的真相。
例如,《美术的辉煌》这一章节中,主要讲述的就是在不同时期的一些名画及其画家。在学到这一课的时候,教材上给出的一般都是简单的文字介绍和画的照片,让学生枯燥的进行背诵,无法领略到该艺术品的魅力和画家的创作意图。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一样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大时代的背景,以及作者的一些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画家在自己的画作上倾注了怎么样的感情。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教师可以找到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系的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来学到一些在课本上没有出现过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也能让学生对于所学到的知识保持一个正确的态度。
三、鼓励学生进行关于历史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现在比较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一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对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探索能力提出了挑战,能够有效的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来寻求问题的真相。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首先就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自己拟定出要探究的内容,将自己拟定的目标交给教师,待教师已经确定学生所提出的这样内容是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的,且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收获,便可以让学生开始探究。若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时候遇到了状况,便可以与自己的同学进行交流探究,若还是不能解决的话,就可以向教师寻求答案。
例如,在高中的历史课本《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章节中,主要就是为学生讲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所以在学习完了这一个章节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以马克思为研究的主要方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要研究的話题,为了避免一些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先自己为学生提供几个比较简单的题目,比如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现在的哪些社会制度依旧能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等到学生确定完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定期的做验收,知道学生在这一段时间都学习了什么内容,掌握了哪些知识。为了能够让全班学生进行分享,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发表或演讲,因为都是自己比较喜欢的研究内容,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有目标,有能力去学习。
四、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
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这一点与教师教学环境的营造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适当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也能让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深度的了解。同时,因为历史教材中所提到的事情毕竟已经过去,学生对于某个时代可能不是很了解,就容易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理解。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通过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例如,在《抗日战争》这一章节中,主要的内容就是为学生讲述在中国抗战八年期间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一段屈辱的经历和沉痛的历史,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必须注重自己的态度和情感,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学生。为了更好的营造教学的氛围,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歌曲或者是视频,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例如用《古雅的昆曲》营造一个比较有感染力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且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比较关键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让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了感情和温度。同时也能够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让学生不再只是一味的按照教师的教学目标学习,而是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开宇.浅谈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J].高中课程,2017.
[2]姚亚伦.试论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