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地区西医现代期刊文献研究

2019-03-18陈雪梅肖瑶

医学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献研究中西医结合西医

陈雪梅 肖瑶

摘要:目的  梳理广州地区西医现代期刊文献,分析广州地区西医文献研究现状。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CNKI检索从建库以来至 2018年9月的广州地区现代期刊文献,选择“西医”或“西医学”或“西方医学”或“现代医学”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合格文献,对检索结果从发表年代、来源期刊、研究主题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筛选后得到合格文献136篇,总体趋势保持稳定增长,其中,理论研究81篇,临床研究37篇,实证研究6篇,文献综述12篇。研究发现,广州地区西医文献具有侧重中西医结合研究、早期研究文献较少、偏重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结论的可靠性难以把握等特点。结论  应在重视中西医结合、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注重推进临床研究、充分发挥广州在西医方面的历史优势、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建立规范的诊断流程和疗效评判标准。

关键词:西医;中西医结合;文献研究;广州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3.003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3-0006-04

Abstract:Objective  To sort out the modern periodicals of Western medicine in Guangzhou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Western medical literature research in Guangzhou.Methods  CNKI was used to search the modern periodicals articles in Guangzhou from the time of construction to September 2018. The words "Western Medicine" or "Western Medicine" or "Western Medicine" or "Modern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s keywords for screening. The literature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search results from the publication date, source journals, and research topics.Results  After screening, 136 qualified literatures were obtained, and the overall trend maintained steady growth. Among them, 81 theoretical studies, 37 clinical studies, 6 empirical studies, and 12 literature review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Western medical literature in Guangzhou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less early research literature, emphasis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reliability of clinical research conclusions.Conclusion  While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oretical research, it should also focus on promoting clinical research,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historical advantages of Guangzhou in Western medicine, and establishing standardized diagnostic procedures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criteria in 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s.

Key words:Western medicine;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Literature research;Guangzhou

西醫通常是指“近代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也可以叫做“现代医学”。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以中医为主,并不包括西方医学。明末清初时期,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但未广泛传播。鸦片战争后,西医逐渐发展壮大,中国逐渐形成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1]。从西医传入中国的路径来看,广州是西医首次传入中国的窗口,算是广府一大特色。1835年,第一位美国来华的传教医生Peter Parker创办了广州眼科医局,拉开了美国传教士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历史帷幕。1859年,广州眼科医局正式定名为博济医院,这是中国第一间西医医院[2,3]。广州西医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民国时期的西医发展,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广州西医文献,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反映广州西医学研究现状和促进广州西医事业发展。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通過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现代广州西医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观点提取,总结归纳现代广州西医研究现状。

1.2检索方式  选取中国知网CNKI作为统计源,统计时间从建库以来至 2018年9月,文献类型选择“期刊”,使用检索词“西医”或“西医学”或“西方医学”或“现代医学”按“关键词”进行检索,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阅读并甄别。

1.3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纳入符合条件的合格文献中:①广州地区作者撰写的现代期刊文献;②以西医或中西医结合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现代期刊文献。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文献排除:①广告、会议征文、专利、通知报道类等;②重复发表或内容重复的文献;③以中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

1.4统计学方法  录入每篇文献的编号、题目、作者、刊名、发表年代、研究类型、研究主题、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采用 EXCEL 建立《广州现代西医文献数据库》。

2 结果

2.1发表年代  通过对检索所得的文献进行题目、摘要和全文的逐级阅读,筛选得到合格文献136篇。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相关的研究论文并不是很多,每年均不超过5篇,从2005年开始,发表的论文数量有了适当增长,且起伏不大。

2.2来源期刊  在以西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136篇广州地区现代期刊文献中,将载文量2篇及以上的来源期刊进行统计(表1)。其中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医学与哲学》,载文9篇,占总论文数量6.62%。观察来源期刊分布可以发现,涉及西医研究的现代期刊文献有相当一部分发表在中医类期刊上,包括《新中医》、《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医药信息》、《中国中医急症》、《河南中医》、《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内蒙古中医药》、《时珍国医国药》等,10种中医类期刊共载文35篇,占比25.74%。另外,中西医结合类期刊《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共载文9篇,占比6.62%。

2.3研究主题  为便于分析,通过研读136篇合格论文,将其研究类型分为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证研究和文献综述4大类。文章如有通过临床试验得出结论,则归为临床研究;如通过调查方式收集资料或进行案例研究等方式,则归为实证研究;如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分析当前研究进展,则归为文献综述;除此以外,其余归为理论研究类型。根据此标准,最终统计结果如下:理论研究81篇,临床研究37篇,实证研究6篇,文献综述12篇。

2.3.1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论文主要涉及6大类主题。涉及论文数量最多的主题是基础理论研究,包含42篇论文,占比51.85%。第二类是医学教育主题,含15篇论文。其次分别是对中西医的比较研究以及医学史研究,均占据10篇论文(12.35%)。除了以上4类研究主题,还有论文涉及中西医药物研究和护理研究各含2篇。

2.3.2临床研究  在37篇临床研究论文中,3篇专门研究西医临床,3篇涉及中西医药物研究和护理研究,其余都是关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笔者对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涉及的病种进行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涉及肠胃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有4篇论文,占比12.90%,另外,分别有3篇论文研究高血压、妇科病、肺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及各有2篇论文研究支气管病、前列腺病、肾病、肝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其余10种病均只有1篇文章涉及。

2.3.3实证研究  6篇实证研究论文中,4篇是关于中西医结合实证研究,具体内容涉及: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实证分析,证实中医证型对患者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对患者病症类型的分布统计,证明西医类型与中医分型的关系;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并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取长补短,形成具体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保留部分独特疗法;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建议[4]。另外2篇则是通过实证方式研究中西医教育。

2.3.4文献综述  12篇文献综述中大部分都是对某一病症研究和治疗进展的梳理,如卵巢早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急性酒精中毒、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失血性贫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鼓胀病等。其余还有部分文献梳理了中西医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学术范式、理论、药物疗效和诊治方法等方面内容。

3 讨论

从发表年代来看,西医研究存在一定的研究意义,不会出现过时的现象,而且其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稳定性。这和我国西医事业发展相吻合,早期西医传入中国时,由于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未被广泛接受而备受质疑,随着西医优势的体现,西医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并且发展壮大,西医方面的研究自然保持稳定增长状态。从来源期刊分析,随着西医在中国的稳步发展,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逐渐开始模糊界限,相互融合。

统计发现,在理论研究方面,目标文献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研究方向: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含中西医结合的病理学、医学体系、医疗理念、治疗思路等方面内容,比较中西医治疗优势,分析中西医异同,探索适合的中西医结合思路等。除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总体道路外,不少学者对某一病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也进行了探究,涉及的病种范围广泛,包括急性酒精中毒、肛肠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踝关节损伤、冠心病、中风、恶性淋巴瘤、小儿腹泻、晕动病、肾脏病、溃疡病、慢性支气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总体来看,我们发现中西医学虽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传统中医自古以来以辨证为主,辨病为辅,重视整体性;而西医则以辨病为主,辨证为辅,重视局部性。但通过不断探索,我国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已初见成效,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上世纪70年代,我国神经内科专家田时雨通过中西医结合实践研发了“正天丸”等中成药和方剂。在此基础上,中西医结合还值得继续不断探索。因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新兴综合学科,是中西医相互渗透的产物,要充分吸收中西医各自优势特长,例如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传统方药等和西医的基础医学、特效西药、外科手术等,规范化研究思路和临床工作,逐步创建中西医结合医学新体系。中西医结合应抛开中西医主次之分,探索真正有益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这才为中西医结合的正确之道。

二是对医学教育的探讨,包括近代西医教育、现代西医教育和中西醫结合教育。提到近代西医教育,不得不提到博济医校和两个重要人物——伯驾和嘉约翰。2017年,陈小卡等通过比较博济医校和近代医校的教育模式,得出“博济医校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学校”的结论[5],而伯驾和嘉约翰作为中国近代西医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两个人,为中国有规模地培养了西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广州西医事业的发展[6]。现代西医教育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内容,探索教学改革的道路,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方式和临床能力。此外,还有部分论文探究了中西医结合教育理念和思路,认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与教育任重而道远,应得以大力支持[7]。

三是对中西医比较的研究,包括思维方式、理论模式、医疗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并就某些特定病种比较中西医疗法,例如乙肝、糖尿病等。提出观点:中医思维以整体、系统为主,重直觉、顿悟、求同;西医思维以分析、还原为主,重实证、局部、求异。两种医学体系应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相互渗透,才能碰撞出中西医结合的火花,更好地促进医学的发展。

四是对医学史进行研究,尤其是近代广州西医。19世纪30年代,美国第一批传教医生来到广州,开始了以传教为目的的“医学传教”活动,传教医生Peter Parker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广州眼科医局。传教士的“医学传教”活动促进了广州西医业的兴起[8]。随着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近代产生了不少西医在华传播的代表人物,包括合信、柯为良、德贞、傅恒理、惠亨通等,中国也产生了近代中国第一位西医硕士和西医师黄宽。黄宽1957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系,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医学硕士,从事了20多年的西医医疗和西医教育工作,为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9]。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中华医学会等行业组织。1915年中华医学会创立,这象征着中国发展西医的标志[10],因为中华医学会的产生缘于中国对西医的接纳与认同、本土西医人才群体的崛起以及中国博医会的发展等。

在临床研究方面,学者更倾向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主要是以治疗为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讨不同病种的中西医结合疗效,结果普遍证明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单纯的中西医疗法,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选择了基于现代期刊的广州地区西医文献,因为广州是西医传入中国的窗口,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广州地区西医的研究现状,对广州西医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①从研究对象来看,单纯以西医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偏少,大多侧重研究中西医结合;②从时间来看,早期关于西医的研究文献较少,这与西医在中国的发展相吻合,我国传统医学是中医,西医是后来传入的新生事物;③从研究类型来看,文献偏重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大多是证明某一病症的中西医结合疗效;④虽然所有的临床研究结果都证明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优,但其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探讨,究其原因:〇a对照治疗方法和诊断流程缺乏可靠性;〇b疗效评判标准难以保证其科学性。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进一步重视中西医结合,注重互补优势、取长补短,争取在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临床研究的道路上更进一步;②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注意推进临床研究,并将有效的疗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③广州是西医引入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应充分发挥历史优势,提高研究质量,提升临床水平;④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建立规范的诊断流程和疗效评判标准,使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林云.曾懿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张玉华.《广州大典》采用书目的搜集与整理——以医家类书目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2,32(3):66-69.

[3]汤翠英,胡绚,庾慧.肺栓塞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2016,48(12):22-23.

[4]葛鑫宇,陈宝田,于林,等.原发性头痛的西医类型与中医分型关系的探讨[J].现代医院,2013,13(7):58-60.

[5]陈小卡,李丽英.关于博济医校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西医校的考辨[J].医学与哲学(A),2017,38(12):83-87.

[6]鲍静静.博济医校与中国近代西医职业教育[J].南方论刊,2014(11):42-45.

[7]杨晓军,汪双双.中西医结合内科“痿病”篇教学方法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3,19(9):137-138.

[8]李丹,刘明玉.近代在华西式医院探微:广州眼科医局研究(1835年~1855年)[J].医学与哲学(B),2017,38(11):88-92.

[9]艾华.近代中国第一位西医硕士黄宽[J].广州研究,1987(9):68.

[10]刘远明.中华医学会产生的社会时空背景[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34(1):76-80,128.

收稿日期:2018-10-15;修回日期:2018-10-29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文献研究中西医结合西医
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护理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