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施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患者术后复发预防研究
2019-03-18刘爽
刘爽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施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复发预防。方法 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43例)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47例)。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患者施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施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比较两组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手术前后患者各项生活相关质量指标;术后复发率。结果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43/43), 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34%(34/47),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 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患者情感方面生活质量、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生理方面生活质量分别为(45.75±2.02)、(56.04±4.24)、(52.67±2.45)分,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分别为(45.88±2.24)、(56.81±4.11)、(52.11±2.11)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情感方面生活质量、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生理方面生活质量分别为(90.90±8.11)、(90.15±8.16)、(91.21±3.61)分, 均优于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的(79.21±4.21)、(78.13±6.21)、(82.11±3.2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月经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9.30%, 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7.66%,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效果明显, 可更好改善各项生活相关质量指标。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临床效果;术后复发预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029
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发生率较高, 实施手术治疗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共识[1]。本研究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施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复发预防,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43例)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47例)。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年龄24~49岁, 平均年龄(39.41±3.41)岁;月经期延长患者34例, 经量增多患者36例, 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31例, 不孕患者13例;子宫内膜不均质区患者7例, 子宫内高回声结节患者26例, 子宫内膜增厚患者10例。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患者年龄24~47岁, 平均年龄(39.48±3.44)岁;月经期延长患者34例, 经量增多患者37例, 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32例, 不孕患者14例;子宫内膜不均质区患者9例, 子宫内高回声结节患者26例, 子宫内膜增厚患者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患者施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治疗, 宫腔镜定位后将息肉摘除, 膨宫液为: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宫颈表面麻醉用2%利多卡因, 宫腔镜下检查明确息肉的情况, 之后钳取息肉。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施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治疗, 手术前夜间经肛门置入米索前列醇0.2 mg, 以扩张和软化宫颈, 实施静脉复合麻醉方法, 宫腔电切镜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膨宫液, 电切功率160 W, 凝固功率80 W, 宫腔镜下明确息肉大小、形态等, 将息肉切除至深度达到息肉蒂部下2~3 mm肌层, 如为多发息肉, 先负压吸引之后再进行电切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包括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随访3个月, 观察恢复月经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各项生活相关质量指标(包括情感方面生活质量、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生理方面生活质量);术后复发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 围术期无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症状改善, 无感染等并发症;无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顯效30例, 有效13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00%(43/43);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患者显效22例, 有效12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72.34%(34/47)。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手术前后各项生活相关质量指标比较 手术前, 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患者情感方面生活质量、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生理方面生活质量分别为(45.75±2.02)、(56.04±4.24)、(52.67±2.45)分,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分别为(45.88±2.24)、(56.81±4.11)、(52.11±2.11)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情感方面生活质量、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生理方面生活质量分别为(90.90±8.11)、(90.15±8.16)、(91.21±3.61)分, 均明显优于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的(79.21±4.21)、(78.13±6.21)、(82.11±3.2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月经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02±2.12)h、(35.01±2.61)d、(4.67±1.21)d, 均明显短于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的(28.14±2.24)h、(57.15±3.57)d、(6.67±2.5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患者术后復发4例、复发率为9.30%, 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患者术后复发13例、复发率为27.66%, 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异常出血和不孕的常见原因, 发病率仅次于子宫内膜增生。随着宫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逐渐受到妇科医生的重视。子宫内膜息肉是雌激素局灶性子宫内膜基底层的良性疾病, 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组成。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表现主要是月经前或阴道后出血, 月经不调, 月经量增多, 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 易被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缺乏临床症状。大息肉主要包括阴道不规则出血, 月经量增多, 月经延长和月经间出血。过去多用通过多次刮除除去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治疗[3, 4]。由于息肉在子宫腔内是不确定的, 表面很滑, 而且在进行刮除时难以刮除干净。目前宫腔镜检查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炎症、内分泌紊乱, 尤其是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关。大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 尤其是基底子宫内膜。经宫腔镜诊断和定位后, 息肉刮除和钳夹方便快捷, 但息肉基底不能切除, 复发率高, 组织破坏不利于组织学诊断。电切除外科治疗的效果是确切的, 并且可以去除子宫内膜息肉的基部以明显降低复发率[5]。
综上所述,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效果明显, 可更好改善各项生活相关质量指标。
参考文献
[1] 周志敏. 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术后月经量及预后妊娠率的影响.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 50(8):974-976.
[2] 季印华, 周东霞, 庞丽玲. 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3):18-19.
[3] 张芹. 宫腔镜治疗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预后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5):914-915.
[4] 向娟娟.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价值.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 9(5):24-25.
[5] 郑喜. 宫腔镜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140例临床观察.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4, 37(4):305-306.
[收稿日期: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