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瘟神”
——血吸虫病防治的生态实验研究
2019-03-18文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韩志红闵彬
文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 韩志红 闵彬
血吸虫病历来被人们称为“瘟神”,几十年来人们都在积极消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通常采用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存在工程大、投资高、效果不理想且污染自然环境等弊端。
根据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生态规律,我们试图探索一种新的灭螺方法——“生态灭螺”。
一、实验过程
许多植物对动物有毒杀作用,我们进行了不同植物的生态灭螺试验,试图探索一条生态灭螺的新途径。
请教本地血防站的工作人员后,我们得知有近40种植物对钉螺的浸杀实验效果很好,该实验结果是“生态灭螺”课题第一阶段的成果。那么,实验室内获得的成果能否在自然环境下产生显著的效果?
根据第一阶段的实验数据,我们从疫区湖州(汨罗市磊石乡)直接采摘有刺激性气味和对动物有毒杀作用的部分植物鲜体,还购买了湖区生长的植物本体作为实验材料,做了三个准备实验。
1.气味刺激实验
把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捣碎,围成直径4cm的“C”形,将10个健壮的钉螺放在其中心位置,观察钉螺的反应。
2.植物水溶液浸杀实验
取1份实验植物捣碎,用9份湖水浸泡一天,提取浓度为10%的原溶液,再用湖水稀释成5%、1%、0.1%的水溶液。选取健壮的钉螺,每10个为一组,分别置于其中浸泡,每天观察一次。
本实验又分为单植物根、茎、叶、果分开溶液浸杀实验,单植物根、茎、叶、果混合浸液(比例为1∶1)浸杀实验,多植物混合溶液(比例为1∶1)浸杀实验。
3.植物饵料毒杀实验
取植物原水浸液1份,牛奶9份,浸透海绵,把10个健壮的钉螺放在海绵上1小时后取出洗净,放入垫有湿海绵的杯中,每隔12小时观察钉螺的反应。
通过上述三个准备实验,我们发现有23种植物对钉螺有抑杀作用,其中鱼腥草、车前草、马齿苋、鸢尾、樟树、枫树、夹竹桃、苦楝树等抑杀效果最好。这就为“生态灭螺”课题第二阶段——用湿地植被抑杀钉螺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湿地植被抑杀钉螺实验
我们在汨罗市磊石乡太平湖州选择了一块约280m2的湿地作为实验区,靠近实验区的周边同面积区域作为对照区。
1.鱼腥草灭螺实验
实验开始前,先用铁丝网将实验区圈定,以防人为或牲畜破坏,挂好实验区样牌,并记录实验区内的钉螺数量。以不破坏湿地结构为原则,将实验区内的较长杂草割除,再在滩头草甸植入大量鱼腥草,安排专人看护管理,使鱼腥草快速生长。
在实验区首次查螺后再培养鱼腥草,每隔2个月查螺一次,记录钉螺的生存数量。
2.苦楝籽灭螺实验
采用苦楝树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区选取约50m2的条形湿地带,先记录该湿地带的钉螺数量,再将苦楝树种子捣烂,撒播于实验区内。撒播量为2.5kg/m2。
播撒苦楝籽后,每隔一个月查螺一次,记录钉螺的生存数量。
3.苦楝籽与鱼腥草混合灭螺实验
将苦楝籽撒入已大量植入鱼腥草的实验区内,每个月记录实验区内钉螺的生存数量。
三、实验结果
鱼腥草对钉螺的抑杀率达90%以上,抑杀效果很强;苦楝籽对钉螺的抑杀率达95%以上。苦楝籽与鱼腥草混合后对钉螺的杀灭达率100%。
所以,我们建议在疫区湖州创设一种生态植被结构,用生态灭螺的方法替代传统的物理方法与化学药剂法。
此方法的具体模式为:在疫区高处种植樟树、苦楝树、枫树为主体的乔木,在湿地的滩头草甸植入鱼腥草、车前草、马齿苋等对钉螺有抑杀作用的草本植物,并在湖水中撒入虎杖、麦冬、艾蒿、牛膝、香附子、半夏、益母草、蛇床子、苍耳子、烟叶等,阻止钉螺扩散,并在湖州水位上升时抑杀入侵的钉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