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史之二
——建国前我国甘蔗种植业的发展
2019-03-18陈世治蓝艳华
陈世治,蓝艳华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16)
0 前言
从古代甘蔗品种的演变,甘蔗栽培是为适应蔗糖加工而作出的品种选择。在公元6世纪后,出现了2个甘蔗品种,一种是蔗茎比较粗壮的热带种,在古代文献中被称为“昆仑蔗”;另一种是蔗茎比较细的中国种,文献称为“荻蔗”“竹蔗”。后来,“昆仑蔗”演变为食用果蔗,“竹蔗”在中国几乎是唯一的榨糖用品种。本来“昆仑蔗”茎条粗大,糖分高些,作榨糖用出糖率会更高;而用“竹蔗”榨糖的出糖率会低一些。但无论是用木质还是石制辊轴,因为“竹蔗”的茎条较小,所需压榨次数少于粗茎条的“昆仑蔗”,故茎条小的品种对榨糖业是较经济合算的选择,这就是工业需求选择的结果[1]。
广东珠三角的番禺、东莞的沙围田区,明清以来就是栽植甘蔗的传统区域;整个珠三角甘蔗栽培业的历史表明:在糖业复兴时期建立的6大机器蔗糖厂,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也为近代甘蔗栽培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创造了条件。在近代中国甘蔗栽培史上,糖业复兴运动前后的广东甘蔗栽培技术有重要的地位。对此后广东乃至中国甘蔗栽培业,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国制糖工业近代化的大环境条件下推动甘蔗栽培技术的演变和进步。糖业复兴运动时期,机器榨糖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此而产生的对榨糖原料甘蔗的巨大需求是广东甘蔗栽培技术在这一时期取得飞跃性进步的根本原因。地方政府大力发展蔗糖业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甘蔗栽培业的技术进步。科研机构的建立和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先进的农业推广制度的确立,对广东甘蔗栽培技术的提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教育推动甘蔗栽培技术的进步
在糖业复兴运动之前广东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广东最早的农业科研机构建于光绪34年(1908年)的广东农林试验场,并同时附设农业讲习所,其创办推动了清末民初的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讲习所按照高等农业学堂的农学科来设置课程,实际上是具有农业高等教育学校的雏形。1923年广东农业专门学校筹备成立广东农科大学。1924年国立广东大学成立,原广东农专就转为广东大学农科,即为后来的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私立岭南农科大学于1921年成立。30年代初岭南农大已经成为中山大学农学院之外一间重要的高等农业大学[2]。糖业复兴运动起步时就在良种繁育试验和技术上有突出的成果并迅速推广,这与广东本地农业院校的先行研究成果有密切关系。民国期间的广东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是并行的,这为30年代的糖业复兴运动提供了基础。
1.1 提供人才基础
上世纪30年代广东高等农业教育已培育出一批农业科研人才,构成广东农业科研的基本骨干力量。同时广东农林局下属的科研机构又为这些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广东糖业界的重要人物与华南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冯锐被尊称为“岭南糖业先驱”“我国现代蔗糖业之父”,他早年毕业于私立岭南农业大学,留美归国后就教于岭南农大农科;大胆利用外资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现代化方法生产白砂糖,自冯锐倡议策划的广东糖业复兴运动、主持创办新式糖厂始,邓植仪就任广东农林试验场的场长,还直接参与国立广东大学农学院的创办。
1.2 提供科研基础
早在广东农林试验场建立初期,就将糖业加工和甘蔗栽培作为研究的重点。在糖业复兴运动开始时,就调动了岭南农科、中大农学院的科研力量,2间大学对甘蔗品种和新栽培技术各有出色的研究。岭南农科对甘蔗病害的研究较为突出[3],而中大农学院以甘蔗品种繁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较为突出[4-6]。两大农业院校都有各自的甘蔗园作为科研试验基地,而广东农林局属下设立了多个甘蔗繁育场。科研机构里的研究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田间,良种得到推广应用。
2 农业推广制度促进科技向传统甘蔗栽培业渗透
甘蔗繁育场用“优良品种表证”向蔗农展示良种优于竹蔗的突出效果,用“栽培法表证”展示先进栽培方法的增产效应,用“肥料试验表证”向农民展示化肥的使用方法和快速增产效果[7]。农业推广制度的实行和甘蔗种植贷款制度加快了农业新科技的应用,虽然贷款仅限于几个大型糖厂周围的农村,但开始在甘蔗栽培中大规模应用化肥、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从而促进了传统的甘蔗栽培业向近代的转型。
2.1 先进的农业推广模式
甘蔗栽培表证方式——是一种先进的农业推广模式。它在生产条件、栽培技术措施和大面积生产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并与当地栽植面积较大、同熟期的对照品种作比较,能够进一步考验良种的高产稳产性能及其它综合性状是否真正优异。在良种示范过程中同时推行于良种特性相适应的栽培技术,良种良法一起推广。甘蔗栽培表证方式还可以直接建立加工企业与农民的技术传播途径。糖业复兴时期的甘蔗栽培表证方式包括以下内容。
优良品种表证——把外国的优良品种和我国的本地品种比较,本地木蔗含糖分最多不超过12%,每亩平均可收75担,每10担可制糖100斤;外国优良品种如爪哇,糖分最多可在17%以上,每亩平均可收120担,每10担可制糖140斤。
栽培法表证——表证甘蔗的良好栽培法,诱导农民试行新法种植。像夏威夷甘蔗粗放的栽培,每亩产量不过80~90担;但采用最集约的耕作,每亩可增到167担。
肥料试验表证——表证甘蔗适宜施用的肥料,指导农民甘蔗作物的需肥量有一定的比率,我国种蔗偏重氮质肥料,影响蔗质不良,糖分减少,使肥料和钾肥对于养分的增加有密切关系,把试验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分给农民,推广种植。
2.2 农业推广制度
在糖业复兴时期,广东地方政府建立了不少农业推广制度。广东省农林局自有一套科研成果的农业推广系统。1933年,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局制定了“各县农业推广处章程”;1935年又参照南京中央政府颁布的“农业推广规程”,章程规定了县级农林推广处的工作直接受农林局农林推广处的领导,还规定了其经费来源和“实际推广事宜”[8]。为了解决糖厂的原料问题,1933年12月,广东省政府以每亩蔗田每年可获40元纯利作宣传,大力提倡农民种蔗。政府一方面组织了包括农林推广处人员在内的工作队深入乡间,向农民宣传种植甘蔗的利益和政府的旨意,使老蔗区农民重新恢复种植甘蔗的信心,也使从未种植甘蔗的农民如顺德的桑农树立起信心;另一方面测量荒地面积和考察各地的土质,开辟糖厂和建立试验场,进行甘蔗的表证示范,用实际生动例证说服农民。这些农业推广制度对宣传优良甘蔗的栽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3 农业推广机构
农业高等学校都有自成系统的农业推广机构。中山大学农学院推广部有这样的特点,首先是将学校的科研成果直接推向农村;其次是能根据农民的要求,解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岭南农科也有自己的推广处,后来改为劝农部,下辖劝农处、交际处、出版处,负责推广学校的科研成果,向农民介绍新技术、新品种和解答农民生产中的问题。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岭南农科在甘蔗栽培方面的重要科研成果主要依托本校的甘蔗园(当然还有在农村中进行调查)完成的。高等农业院校的甘蔗园培育从爪哇、菲律宾、台湾引进的优良蔗种,再以很低的价格直接出售给蔗农。农业推广机构在糖业复兴时期,对推广优良蔗种和栽培技术都起了作用。
2.4 商业性甘蔗繁殖场
私人性质的商业性甘蔗繁殖场也是值得注意的农业科技传播途径。民营的专业蔗种繁殖场开始崭露头角[9]。如建于新会河塘乡康溪同德围的新会民生农场,自行从台湾、爪哇购进优良蔗种,自行试验,试验结果是爪哇优于台湾蔗种,其中爪哇蔗种又以“2714号、2725号、2883号等最新之改良种为最优”。选育出大量的蔗苗供应市场,并且在广州、江门、东莞、三水等地设立代销商,建立起一个几乎遍及珠三角水网地带的营销渠道。农场主将甘蔗栽培技术印刷成册子,免费发给农民。在沙围田区从事甘蔗栽培的大耕家趋向加大种植面积。在新会还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专门进行甘蔗良种培育和推广的民营农场,其销售网络分布在东江和西江平原,甚至远达广东和广西交界的梧州,从而将优良的甘蔗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向广西辐射。
3 培育、引进和推广甘蔗良种
甘蔗糖厂产品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原料;而甘蔗价格高低,又与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密切关联。广东原有的甘蔗,茎小汁淡,含糖分不高,纤维又较脆弱,不易抗风,不适合用于榨糖。全省划分为5个糖蔗营造区,第一区为番禺、东莞、顺德、南海;第二区为惠阳;第三区为潮汕;第四区为徐闻、雷州半岛;第五区为海南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原料来源问题,把甘蔗栽培技术的提升和优良蔗种的推广作为头等大事。每区以若干机器糖厂为蔗糖加工业的龙头,同时在糖厂附近设立大规模的甘蔗原料基地,由新式机器糖厂自建以优良甘蔗繁育与推广为目的的甘蔗营造场或繁殖场。为鼓励农民种蔗,糖厂到农村向农民定价收购甘蔗。而顺德、南海、东莞等以种桑养蚕为主的地区,因碰到世界经济危机蚕丝业萎缩,于是纷纷改种甘蔗。当时规定,蔗农可向糖厂预约售蔗,也可向糖厂申请贷款种植糖蔗。
1933年广州第一甘蔗营造场建立了新洲、磨碟沙、陈村和农林局等4个总面积达973亩的优良蔗种繁殖场,其辐射地区主要是番禺、增城等主要蔗区。1935年广东第二蔗糖营造场设立于顺德,主要辐射地区是中山蔗区以及顺德的新兴蔗区,还租用南海九江河清地段2900余亩为甘蔗繁殖场[10]。在中山蔗区还有农林局直属的中山经济作物繁殖场,作为在中山沙围田区推广甘蔗良种的基地。揭阳糖厂在潮汕地区也建立了自己的繁殖场,培育出一批茎粗且高、汁多且浓、产糖量高、纤维坚韧、抗风力强的蔗种,如P.O.J.2878、2883等。广东省还办了16个省营农场,鼓励开荒种蔗;到1936年,植蔗面积达4245万亩,产量列全国前茅。根据1935年新会民生农场的宣传资料,爪哇蔗每亩年产量为150~200担,糖厂的产品收购价格为0.9元时,蔗农的生产成本约为60元,每亩可以有80元的纯利,比起木蔗每亩产量70~80担,每亩只有10余元纯利要高,比种植竹蔗的纯利就更高。在顺德建立大型糖厂,使这个没有大规模甘蔗栽培传统的蚕桑区,作物的品种结构和基塘式农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蔗糖业和蚕桑业成为抗战前夕当地的两大经济支柱。
在1935年,全省81万亩甘蔗中,清末引进的木蔗、金山蔗5万亩,外国品种爪哇“2878”,“2714”,“2725”,约1万亩,余为竹蔗等传统品种,仍占绝对比例。但总的来说,广东甘蔗品种已经从细茎种逐步向适应机器糖业加工需求的粗茎种过渡。在糖业复兴以前,即使有外来种传入珠三角等蔗区,只占很少的比例,栽培技术基本停留在传统时期的水平。广东引种途径是分散的,而且没有先进的繁育技术作为支撑,只是靠传统技术,外来品种即使有良好的风土适应性,由于繁育技术落后而出现品种退化现象,沦落为土生种。造成这种状况是因为在手工业的“糖寮时代”没有对品种选择的强烈需求,以往蔗农是依靠自己截段繁育或者向别的农家购买蔗种,“糖寮经济”的甘蔗栽培业缺乏对品种选择的技术。
冯锐在岭南农院任教授期间,就已着手搜集引进各国含糖量高的优良蔗种、改良广东原有蔗种,想尽办法从菲律宾、印尼、台湾等地收集引进优良蔗种上百个,丰富了中国甘蔗品种的种质资源以及相关的种苗繁育技术,为甘蔗良种提纯复壮和衍生新的品种提供了条件。机器糖业催生了良种的无性繁殖技术的规范化和工厂化,避免良种性状在没有技术保证的情况下退化。引进的优良甘蔗品种,经过筛选和抗病害试验,新品种迅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大批国外优良甘蔗落户广东。蔗农通过优良品种、先进栽培技术和化肥的应用而得益。
4 引进外国专家指导
筹办糖厂伊始,冯锐就引进外国专家,请美国人金格教授任广州蔗糖营造场专家来粤主持改良蔗种、选种的研究工作,先后从菲律宾引入52种优良品种。这些良种成为糖业复兴运动中甘蔗改良的基本资源。负责指导市头糖厂扩建工程生产工作是捷克总工程师顾舒等3人,后者直到1938年才离厂回国。当时高级的制糖技术人员还有几个是我国早年留学外国的制糖专家。中级制糖技术人员则多由香港太古糖厂的中国籍技术人员回来担任,主要的制糖及机械的熟练技工也多是从香港太古糖厂、船坞和机器厂招聘回来的,也有少数技术人员和技工是从菲律宾和印尼雇请来的。
1928年林学家侯过教授任海南农林试验场场长期间,日本友人送给他“2725”号改良蔗种1万株,加上他在台湾购买的十余蔗种以及在爪哇寄来的蔗种,运回海南栽种。经过试验,以能适宜旱地和低地的爪哇“2883”“2878”最好,此外爪哇“2714”“2725”适宜低洼地[11]。后来这批甘蔗良种的一部分在糖业复兴运动期间辗转运回珠三角地区,对日后在珠三角推广爪哇大茎种甘蔗起了一定作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