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紫胭桃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9-03-18马海丽秦占毅王生荣
马海丽,秦占毅,王生荣
(甘肃省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736200)
紫胭桃又名李广桃,因桃果颜色紫红中含绿,呈胭脂色而得名。此桃八九月成熟,以形体均匀、色泽艳丽、肉厚味香而闻名。敦煌市紫胭桃种植面积达7700余亩,挂果面积3000亩,年产紫胭桃8100余吨,产值达6550万元。在市场效益的驱动下,紫胭桃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做好紫胭桃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助农增收方面则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紫胭桃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详述如下。
1 主要害虫
1.1 杏球坚蚧
(1)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杏球坚蚧是为害紫胭桃枝干的重要害虫,在敦煌地区,该虫1年可发生1代,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密集在枝干上吸取汁液为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树势衰弱,严重减产。
(2)防治措施。于3月上旬剪除桃树上的病虫枝,以消灭枝条上的越冬若虫。在介壳虫初龄若虫期(3月中下旬、6月中旬),全株喷施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喷施18%吡虫·噻嗪酮悬浮剂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1.2 梨小食心虫
(1)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梨小食心虫在敦煌地区1年可发生2~3代且世代重叠,第2代幼虫主要为害紫胭桃嫩枝梢部。从新梢顶端第2~3片叶的叶端蛀入,沿髓部向下蛀食被害梢,使被害梢枝叶凋萎、下垂,似人为折断。
(2)防治措施。于4月上中旬使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杀雄虫。从4月中旬开始每隔15天使用无公害药剂防治1次,如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3000~5000倍液。
1.3 桃小食心虫
(1)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桃小食心虫在敦煌地区1年可发生2代且世代重叠,主要为害紫胭桃果实,被蛀果实虫孔处常有透明胶液渗出,干后呈白色粉末状。如果防治不当,将会造成大量蛀果,导致减产,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
(2)防治措施。秋季果实采收结束后和翌年开春,使用清园剂做好清园工作。于5月初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杀雄虫。使用无公害药剂防治,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500~2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全株喷施。
1.4 桃蛀螟
(1)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桃蛀螟在敦煌地区1年可发生2~3代且世代重叠,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紫胭桃的果实,被蛀果实虫孔较大,伴有颗粒状虫粪。
(2)防治措施。清除越冬幼虫。开春后刮除紫胭桃翘皮,并集中销毁,减少虫源。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雄虫。于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使用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进行全株喷施。
1.5 桃蚜、桃粉蚜
(1)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桃蚜、桃粉蚜在敦煌地区1年可发生5~7代且世代重叠,大面积发生时密集在紫胭桃嫩梢和叶片上,大量吸取汁液,使被害叶片卷缩,严重时影响产量及花芽形成,使树势大大削弱,造成减产。
(2)防治措施。从5月上旬开始至8月下旬,每间隔10天使用33%螺虫·噻嗪酮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1000~12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500~800倍液进行全株喷施。
1.6 桃潜叶蛾
(1)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桃潜叶蛾在敦煌地区1年可发生6~7代且世代重叠,通过在叶片组织内潜食为害,被害叶片虫道清晰可见,常串成弯曲隧道,并将粪粒充塞其中,被害叶片的表皮不破裂,可由叶面透视。被害叶片的组织因营养无法供给而干枯最终提早脱落,并在叶面形成大小不一、性状各异的缺口。大量为害时可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及营养供给,从而影响果实品质。
(2)防治措施。从5月中旬开始至8月下旬,每间隔15天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2000~3000倍液进行全株喷施。
2 主要病害
2.1 桃白粉病
(1)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桃白粉病是紫胭桃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主要为害紫胭桃叶片,影响其光合作用,使树势减弱。幼苗发病重于成年树。发病初期叶片背部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展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白粉斑汇合成大粉斑,布满叶片大部分或整个叶片,病重时叶片正面甚至果实表面出现白粉斑。发病后期叶片褪绿、皱缩。如防治不及时,能够造成桃产量下降。果园通风不良、四周有高大林网、间作物过多、氮肥过量、灌水过多都是诱发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防治措施。合理施肥,适时灌水,加强果园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6月上旬开始至8月上旬,每隔15天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50%醚菌酯(翠贝)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进行喷施。
2.2 桃流胶病
(1)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桃流胶病多为生理性病害,常表现在紫胭桃枝干部位有水泡状隆起,并伴有胶状液体流出。多由紫胭桃结果过多、树势衰弱引起。
(2)防治措施。合理施肥,适时灌水,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发病时使用利器将流胶部位刮除干净,涂抹石硫合剂原液,用塑料绷带进行绑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