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土家族织锦的艺术特征及发展
2019-03-18曾瑜
曾 瑜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土家族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之一,自称“毕兹卡”。关于贵州的土家族,在《华阳国志校注》中也有指出:“黔指原楚国,贵州土家族属巴郡和黔中郡”,主要指现贵州铜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及思南、务川、江口等县,主要集中在湘、黔、鄂、渝的分界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片地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沉积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土家族织锦一直是土家族民间工艺美术的代名词。从汉代开始,武陵山区一带每年就要向朝廷进贡“賨布”,也就是最初的织锦。至唐宋时期,土家织锦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之中,主要做成服装、土花被面、土花铺盖、装饰品等,即“西兰卡普”。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黔东北地区思南府就创办了纺织局,得到政府的支持后民间纺织业发展飞速。在印江土家族自治县土家居民中,生有女儿,在其八九岁就要求开始学习彩织“西兰卡普”,提前做好嫁妆,嫁妆主要含花枕头、铺盖、彩带、荷包、围裙等。所以一直以来,土家织锦是土家人非常重视的一门传统技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文化相互碰撞,如何将传统艺术传承和发扬,成为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贵州土家族本地织锦的特点分析
贵州土家族织锦体现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织锦图案类型丰富多样,风格浓郁,展示着土家族的淳朴民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本文以黔东北地区土家族织锦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织锦大部分以菱形、三角形或几何图案进行画面构图和空间分割,整体画面呈现严谨、理性,简约而不简单。
第二,织锦图案采用大量的动植物题材,表现方式主要以对称或者数列排布完成,不仅亲和力强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整体画面抽象又秩序井然。
第三,织锦画面主要由主图、次图、装饰边花三部分构成,一般在主图周边采用反复对称的手法排列,次图的纹样主要以动植物图案、民间生活故事等为主,而在装饰边花的绘制中以几何形状图案为主,整体画面主次分明,层次丰富。
第四,织锦图案中“图”、“底”使用巧妙,在土家织锦中应用安排得十分恰当,互相变通,又融为一体,共同服务于画面,使得织锦图案在有繁简对比、疏密对比的同时,又高度统一。
二、贵州土家族织锦的色彩审美分析
贵州土家族织锦美而不俗,与其他少数民族最大的区别在于:色彩喜好鲜艳,对比强烈;构图上采用对称手法,力求均衡的效果。土家织锦的题材大多并非大红大紫、名贵的牡丹、芍药等名贵花卉纹样,而是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植物、动物、民俗、生活故事等,通过这些生活平常的植物花卉,飞禽走兽,生活用品和民俗故事来表现土家人最原始的审美观和审美需求。
在色彩上,贵州土家织锦最喜五个颜色,黑、红、黄、蓝、白。在色彩搭配上和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土家人在服饰和与陈设品上都喜于色彩对比强、反差大的色彩相搭配。比如:红绿、红蓝、黑白,蓝白为底,再用临近色中的复色补充,这种色彩搭配装饰感强、风格明显。尤其是在服装色彩的使用上,土家族喜于用深蓝色做底,挑以白色小花,或是相反以白色为底搭配深蓝花卉图案。通过这样的搭配呈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美感。在装饰上,土家人也喜于从鲜艳的动物羽毛、漂亮的花朵,通透的叶脉,美丽的蝴蝶翅膀等这些神奇的大自然中找到色彩搭配的创意构思。
三、贵州土家族织锦的制作及纹样分析
贵州土家织锦主要有西兰卡普和花带两种。土家织锦的美和结构相辅相成,在制作上采用经通纬的手法,以棉线为经,彩色绒线为纬,通过艺人的技巧与经验编织而成。编织以木制斜织为主,机器大小不等,主要结构有滚板、综杆、竹竿、踩棍、竹筘、梭罗、滚棒、篙筒、挑子、撑子、鱼儿、绷带等。
土家族织锦的纹样题材主要来自于大自然,喜欢以大自然中的形态融入到土家族人的生活中,保留至今的纹样有200余种,主要题材有植物花卉类、动物造型类、民俗生活故事类、民俗生活器具类四种。
植物花卉类有“喇叭花”“葡萄纹”“岩墙花”“玉米花”“韭菜花”“菊花”“喇叭花”、“映山红花”等生活中常见的花朵为主,象征着土家人朴实的生活习惯。
动物造型类除了有多子多福寓意的“金鱼纹”“螃蟹纹”吉祥寓意的“蝙蝠纹”以外,还有常见的“狗牙齿花”“阳雀花”“鸡盒子花”“猴子花”,贵州特色的“贵州龙纹”“蝴蝶妈妈”等图案。
民俗生活故事类有“土家摆手舞”“土家迎亲”“福禄寿喜”“五人打鼓”“老鼠嫁女”“哭嫁迎亲织锦”“长命百岁”“万字祥水纹”等。
民俗生活器具类是土家族人从日常生活生产使用的一些器具上面提取素材,并加以简化和提炼后制作出特色的民俗生活器具类纹样,常见的有“椅子花”“凳子花”“桌子花”“桶子花”“锯子花”“扁担花”“窗子花”“背笼花”等等。土家织女们通过双手把土家人的生活场景编织成了一张张美丽的画面。最有特色的就是其中的“椅子花”,它将土家族人的生活场景在织锦上再现,每四个成组后组成了吉祥寓意的“万”字纹。最有意思的是四张椅子中间留出空白就像土家吊脚楼堂屋里的火塘一般,既生动有趣,又形式美观、大方,充满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艺术创作源自生活,源自对大自然的探索和对生活的感悟。贵州土家族的图案各式各样、素材涉及广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有着很强的民族研究价值。
四、贵州土家族织锦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与运用
(一)对织锦元素的提炼及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实质上,将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不仅是对传统元素的弘扬和继承,也是对传统元素的改进和发展,给现代设计以灵感和方向。现代设计应该深入探索土家族织锦图案的特色和神韵,使其与当代审美相契合,更好地展示和发扬土家族文化。如何在突出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又满足当代文化发展的需求,是传统元素成功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的关键所在,要从贵州土家族织锦的纹样图案、色彩及其特色文化入手,进行传统织锦元素的推陈出新,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元素。
现代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实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在织锦元素的提炼上,选用经典的特色图案加以简化、加工和再设计,在保留传统土家特色元素的同时融入当代元素和文化进去,使之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二)将土家族织锦和服装完美结合
自改土归流后,土家妇女的着装由最初的钟情青布转变为偏好艳色,在服饰上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衣服肥而长,袖口短而宽,在袖口的边上通常会加两到三条滚花边进行装饰,在衣服的下摆装饰花草纹样或几何纹样的花边,老年妇女的上衣一般都过膝长,在服装边缘使用土家族织锦来点缀,没有过多其他的装饰。尤其是黔东北土家族地区男子服饰主要以对襟衣和宽大裤子为主,腰间缠花板带、挂荷包。女子服饰以矮领、右衽大襟、大袖、大脚绣花筒裤为主。
在现代服饰设计中,面料、款式和色彩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三个要素。将土家族织锦和现代服饰相结合,首先,面料的选择应以舒适为主,一般选择天然蚕丝、棉、麻等材质;其次,在款式的设计上,要基于土家族的传统服装样式和织锦图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简化和设计,形成款式与图案的完美契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最后,土家族织锦的色彩饱满、颜色艳丽。现代服饰设计上要充分结合土家族织锦的色彩风格,合理规划主色和从色的配比,发扬传统土家族在色彩上大量对比色的使用喜好。
此外,土家族织锦使用的染色材料均是从大自然提取的,染制服饰的颜料均是自己从红花、栀子、姜黄等野生植物中提取制成各种颜色,色彩自然、大方,且对人体无害。因此,在现代服饰的设计中,也要充分利用土家族织锦的图案和染色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现代特色品牌,将土家文化发扬到极致。
(三)提炼传统织锦图案,创造新图案
贵州土家族织锦图案饱含民族特色,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在图纹样式上大多呈直线或斜线型,这种单一的图纹样式使图案更加抽象。现代设计中,将土家人的精神和设计结合起来,提炼图案的时候达到形状和意境的完美统一,深入理解图案的意义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将图案进行改良升级,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新图案。土家族织锦图案有浓郁的历史文化韵味,经过岁月的沉淀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土家族织锦图案不但展示了当地人的审美意蕴,也表达了贵州人民对“美”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当地人民质朴的民风。将土家族织锦图案与现代艺术有效衔接,根据作品的意境和主题选择图案,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五、结论
贵州土家族织锦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纹样题材丰富多样,大多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从大自然中找到设计的元素。织锦的纹样图案方面主要有植物花卉类、动物造型类、民俗生活故事类、民俗生活器具类四种。在色彩搭配上或庄重或艳丽,喜爱对比强烈的搭配,将其与现代化设计相结合是一条有效而又需要努力探索的途径,在现代设计中引入土家族织锦图案时,必须找到织锦与现代服饰的结合点,注意传统图案和纹样的提炼,新图案的创造,新技术的研发。我们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也要创新,但不可变异和消失,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