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扶贫模式探析
——以台江县为个案

2019-09-24谢莹莹周真刚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台江县村寨汉语言

谢莹莹 周真刚

(1.贵州民族文化宫 文献数据中心,贵州·贵阳 550001;2.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4)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少数民族聚居的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欠发达省份。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脱贫,就很难实现贵州全省乃至全国的脱贫。当前,贵州省正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笔者通过调研,了解了台江县少数民族村寨的贫困现状,分析了现有扶贫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为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扶贫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调研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6个少数民族村寨:老屯乡翁农村、南宫镇白帮村、方召镇方召村覃高堡、方召镇反排村、方召镇交汪村、台拱镇郎等村六组进行调研。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不采用座谈会的形式,直接下村进行访谈和数据采集,主要通过问卷填写、实地考察、与当地居民及村干部进行访谈的形式开展调研。

二、调研村寨基本情况及贫困原因分析

(一)依据特点以及差异性选择的六个村寨基本情况如下表:

村名 地理位置 总人口数以及贫困人口数 主要产业(经济来源)备注郎等村 交通便利,距离台江县城最近的自然寨总人口数1215人,99.9%都是苗族,全村有66户,其中脱贫32户(142人),未脱贫34户 (153人)外出务工因城镇化建设,该村大量土地被征用。郎等村的失地农民大部分选择到外省或者县城打工。白帮村全村619人,全部为苗族,其中新寨53户,老寨70户,贫困户56户(229人)交通最闭塞、最偏僻,距离台江县城74公里,是距离县城最远的村寨之一养蜂业、养牛翁农村 交通条件介于前两者之间 共136户,632人,全村均为苗族养牛羊、种植中草药反排村 全村共有2009人,全部是苗族,贫困人口121人乡村旅游、黑毛猪养殖、朝天椒种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排木鼓舞所在地。覃高堡 全村98户,约441人外出务工、食用菌产业、黑毛猪养殖屯堡村寨,原为屯兵的汉族村,因汉族士兵迎娶本地苗族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汉、苗不断融合,逐渐演变为苗族村寨,解放初期的汉族,现已全部改为苗族。交汪村 位于台江县东部,距离县城22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共656户,3035人,其中贫困户130户,598人外出务工、种养殖业台江县最大的苗族村寨,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宜菌类生长(菌类生长温度5℃-28℃),该村主要产业是食用菌的种植。

(二)致贫原因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贵州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貌复杂多样,少数民族村寨受区位制约,大多都交通不便,这就造成当地信息和理念闭塞。以前少数民族村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普遍存在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近年来各类扶贫资金用于交通道路、危房改造、农田水利、义务教育工程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养殖、畜牧、优势经济作物等产业基地的建设,使得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调研中几个少数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仍显薄弱,以反排村为例,作为国内外被誉为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的发源地、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主打民族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进村道路仍是依山而建、崎岖不平的山路,乡村公路等级低、晴通雨不通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整个黔东南民族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游客要从一个景点赶到另一个景点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黔东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其他村寨也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比如郎等村的猫猫冲组至今未通公路,是台江县唯一一个未通公路的组;翁农村没有学校,距离村子最近的一所学校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因此村里面的孩子上学都是寄宿制。

2.耕地、优质耕地数量少

贵州省是典型的岩溶山地省份,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2.5%,山形地貌复杂、地块零星破碎、陡坡耕地比重大,耕地质量差。据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省耕地面积6816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1054万亩,占15.5%。全省无1-6 级优、高等级耕地,7-8 级高等级耕地占1.7%,9-12 级中等级耕地占81.6%,13-15级低等级耕地占16.7%[1]。

耕地质量较低、坡度大,田间道路崎岖不平,导致机械生产工具不能使用,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土地易涝易旱,农作物产量自然无法提高,这成为单纯依靠农业收入的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耕地被大量征用。以郎等村为例,因其距离县城近这一特殊地理原因,全村7个村民小组,仅6、7组村民有耕地,1至5村民组因土地征用,全部失地。失去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部分村民只得选择进城务工,没有文化、年纪大的群体继续留守难以脱贫。

3.产业结构单一,二、三产业占比有待提高

由于种植业在农业地位的根深蒂固,导致长期以来山区村民在进行农业开发时,几乎都首先选择发展种植业,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长期的不合理耕作,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区域增加,土壤肥力逐步下降,农业产出持续减少,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导致大面积的结构性贫困[2]。

台江县人民政府2017年05月03日发布的《2016年台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台江县实现生产总值30.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4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5.43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7.96亿元,增长16.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62:18.54:57.84调整为22.6:18:59.4,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56个百分点。随着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劳动力也开始逐渐转移,合理的产业结构逐步成为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二、三产业占比,才能形成经济发展以及脱贫的持续动力。

4.贫困群体的主体意识不强

入户调研贫困户发现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自身积极性不高、内生动力不足,绝大部分贫困户认为解决贫困主要是政府和扶贫干部的事情,更倾向于直接申领社会补贴、扶贫救助金,存在越贫越要救济的懒汉思想,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出现“政府热、贫困户冷”的尴尬局面。少数民族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汉语言交流障碍,落后的传统习俗与文化,也成为阻碍脱贫的因素。有产业项目、就业岗位,归根到底还是要有人愿意参与。

三、现有扶贫模式及问题

调研村寨主要扶贫模式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移民搬迁、民族特色旅游、对口帮扶、社会补贴、金融扶贫等。

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中使用较多的模式,通过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实现经济收入的增加。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的开辟、扶持有前景的产业项目,注重培育品牌以及开拓市场,是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产业扶贫大多周期较长,不是立竿见影的实现经济收益。怎么做到产业扶贫更精准、更长效,解决好产业长远发展的问题,是判断产业扶贫成功的重要标准。选准产业、预测市场、提前布局是产业扶贫工作的难点。

就业扶贫是指通过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从而增加收入。现阶段就业扶贫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就业及创业能力培训、大力鼓励自主创业、加大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者等仍是继续深化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措施。

易地扶贫搬迁是指把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大关键环节,改善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统筹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问题是生计再造。搬迁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计模式,搬出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后,怎么做到留得住贫困群众在新环境中生产生活,是易地扶贫搬迁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所在。

民族特色旅游是以民族体验为主的出游,即旅游者前往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体验当地独特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旅游。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自然资源都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这是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的优势,但是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统筹、宣传力度不够、接待服务水平有限等原因限制了民族特色旅游的规模化发展。

对口帮扶是重要的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主要是指经济发达省市对贫困省区提供扶贫援助、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加强人才交流,贯彻先富地区带动贫困区域逐步发展,实现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措施。根据贵州省扶贫办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广州、宁波、大连、上海、杭州、苏州、青岛7个东部帮扶城市均加大了对贵州的财政资金帮扶力度,预计投入财政资金19.14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8.05亿元,拟安排启动实施扶贫项目691个,直接惠及贫困户21.24万余人。

四、进一步完善扶贫模式的对策

现阶段,各地围绕解决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以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为着力点,集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民生项目。扶贫开发资金也列入财政预算,各类项目资金安排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向贫困乡村聚集。在这些利好的大背景下,扶贫工作应逐步从“输血式”转为“造血式”,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深入完善扶贫工作,应对现阶段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启动内在活力

通过调研以及与当地帮扶干部的交流,笔者最重要的体会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实现社会进步的关键是要靠启动内在活力。

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受教育程度低、严重的保守意识、较为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大部分贫困户对新事物采取观望态度,停留在维持型的生计上,不羡慕也不嫉妒其他村民发家致富。从总体上来说,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以及对现状满足,归根结底是没有体会到发展落后和收入低下带来的压力。这就要求扶贫干部在扶贫政策的宣传以及扶贫实践中,学会换位审视、思考扶贫工作,不要站在“施”的角度做思想工作,而是站在“受”的立场普及政策、寻求发展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谋划出适合本村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脱贫致富。

其次,要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以白帮村为例,因其距离县城74公里,地处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发展种植业和旅游业显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结合当地花木品种类较多、花期较长的自然优势以及男壮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妇女、老年人留守村寨的实际情况,发展易学易会、劳动量不大、适合妇女操作的养蜂业。产业模式为:政府主导,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成立合作社,动员贫困户将一户2万元的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增强贫困户的参与性。由台江县养蜂专班提供培训,手把手教会养蜂技术,确保帮扶对象掌握脱贫技能。政府做好对接,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不让养殖户承担销售风险,打消其后顾之忧。因地制宜地发展思路,把新的扶贫产业带进白帮村,真正做到了适合当地实际,带领贫困户发展的扶贫。这样以激活内在动力,从自身谋求发展的实例还有方召镇主推的食用菌产业、反排村的乡村旅游以及朝天椒种植、翁农村的中草药种植等。

(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工作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要确保“搬得出、留得住、逐步能致富”。工作中要明确,搬迁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目标,真正的目标是通过搬迁发展产业实现持续性的脱贫。搬迁前村民的主要收入方式是依靠传统种养殖业自给自足以及外出打工,而现阶段绝大部分安置点的产业仅处于起步阶段,对安置点群众的收入带动作用并不明显,如果做不到以产业促增收,将会使得一些搬迁群众陷入新一轮贫困。

产业是保障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和后续发展的动力支撑,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才能增强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增收能力。一是科学、合理做好安置点产业发展规划。从中长期角度审视安置区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等,全面、系统地思考后续产业发展策略,包括重大任务、重点工程、空间布局安排以及行动计划等,做到产业项目精细精准落地。二是发挥区域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优势,积极发展与主导产业相关的加工、运输、零售业,通过延长产业链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分工中,解决搬迁农户就业问题。三是围绕“增收”做文章,建立扶贫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挂钩机制。产业是扶贫搬迁贫困户的收入支撑,起着稳定器作用,应整合贫困户各类资源,采取扶贫资金(土地)入企、入社的方式,建立贫困户增收长效机制,确保贫困户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3]。

(三)重视教育培训工作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加强对村民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走出“一代穷,代代穷”的窘境。针对民族村寨群众开展的培训,除了技能培训,还应加强语言培训、民族文化培训。

调研发现,台江县少数民族村寨仍存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常使用汉语交流的情况,汉语言障碍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一般而言,交通较闭塞的村寨,语言障碍大,交通较方便的语言障碍小。从性别上看,汉语言障碍人口女性较多,男性较少。外出务工人员即便处于汉语言环境里,仍有一部分还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因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年龄在16岁以下的村民几乎已经不存在汉语言障碍问题。存在汉语言障碍的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村民,他们既不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也不是主要经济来源,而且因为文化水平和年龄的制约,这个年龄段的村民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都不会高。怎么开展培训,使培训达到脱贫的目的,是扶贫工作的难点。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2018年3月正式启动“决战脱贫攻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省民宗系统脱贫攻坚‘双培’三年行动计划”,目的就是谋划并实施少数民族群众汉语言和使用技能培训,解决少数民族汉语言障碍,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具体工作中,在已开展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精准掌握有关情况,建立存在汉语言障碍的少数民族群众信息台账。通过抓好少年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汉语言能力、提高老年人汉语言水平、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群众语言融入等工作,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汉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开展特色培训、重点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及培训、少数民族妇女实用技能培训等,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实用技能水平;通过编译双语教材、制作音频视频教学资料、办好报刊双语专栏、双语广播、双语电视节目和文艺节目以及提供手机终端等,拓展培训的广度、深度,提高培训效果,加强汉语言和实用技能培训双语教材资料供给[4]。

民宗系统、教育系统、卫生系统等多家单位应紧密与当地干部合作,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产业培训中融入汉语言培训,同时对于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主要劳动力、不具备汉语言沟通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等,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依托职业技术院校、就业培训机构等,进行专项培训。培训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使少数民族群众学得好、用得上。

(四)深化乡村旅游产业,建设旅游精品

近年来,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品牌发展后发优势明显,旅游经济促进村寨脱贫效果突出,部分地区已经形成良好的旅游经济发展态势。但特色旅游村寨品牌发展还存在品牌宣传及形象塑造力度不高、民族文化传承断层以及现代化服务有待提升等问题。以反排村为例,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排木鼓舞所在地,但是会跳反排木鼓舞的年轻女性基本都外出表演增加收入,在村里跳木鼓舞的多为老年妇女。受交通、当地村民观念的影响,反排村的乡村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因为全村几乎没有本地村民以家庭为单位的对外接待,游客进村后,观看不到观赏性高的演出、吃不到当地特色农家菜,只能入住旅游公司修建的宾馆,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原生态旅游的舒适度,造成了游客冲着民族文化来旅游却体会不到当地民风民俗的尴尬局面。要发展好当地旅游业,首先是解决外来游客的吃、住、行问题,选几户村民家打扫干净对外接待,党员家庭优先做出表率,食宿按市场行情标价,不允许虚高价格宰客。其次,排查会演唱多声部情歌的村民,集中培训唱歌和跳舞,让游客来到这里可以看到具有观赏性的民族表演。

在坚持政府主导,采取委托经营、招商引资的办法,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的基础上,合理定位民族旅游品牌、培育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旅游产业、制定旅游村寨(景区)的管理条例(管理办法)、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和环境保护机制、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打好生态牌、文化牌、餐饮牌、服务牌,进一步深化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品牌扶贫模式。

五、结语

距离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已越来越近,脱贫攻坚已进入时间紧、任务重的冲刺关键阶段,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坚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宜居美丽村寨;抓好林、药、牧、渔、旅五大支柱产业的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扶贫;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发展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如生态特色养殖、民族村寨特色旅游、民族文化产品输出等),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完善医疗健康扶贫、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加强扶贫工作组织管理、监督及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牢牢抓住扶贫工作的重点,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村寨实现精准脱贫的文化资本,通过精准扶贫才能有效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增收并形成具有延续性、长效性的致富机制,彻底摘掉压在少数民族群众祖祖辈辈身上的贫困帽子,实现民族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台江县村寨汉语言
台江县老同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无蚊村寨丁屋岭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村寨——海坪彝寨
仙灵骨葆对老年妇女Colles骨折血清碱性磷酸酶及钙磷的影响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