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地区柿树栽培管理技术
2019-03-18王海松
王海松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谷030815)
柿(Diospyros kaki I.)为我国栽培较广的果树,对温度、湿度等栽培条件适应性较强,果实营养丰富,并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山西晋中地区,地处东经111°92′~112°75′,北纬37°03′~37°68′,海拔平均811m,地下水位较低,属黄土高原丘陵区,土壤pH值为7.8左右。水质酸碱度为7.8~8,年降雨量400~600mm,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160~180d,土壤为砂壤及粉砂壤土,有机质含量较低。晋中地区年平均气处于柿树分布线的南侧,柿树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当地果农传统种植树种之一。由于管理粗放和自然条件限制,柿果优果率不高,为提高柿果品质,提高柿树的产值,应加强果园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1 育苗
1.1 采种
嫁接繁殖是柿树的主要特点,山西地区在对柿树进行栽培的过程中,通常在10月采摘君迁子果实,选择生长健壮,根蘖少,无病虫害的君迁子植株,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并置于阳光下,经堆积软化后取种、清洗、阴干。春播种子一般需要90d的层积处理,3~7℃沙藏至第2年春播前实施催芽播种。
1.2 播种
整地是播种前的重要准备工作,通常应按500~600kg发酵的农家肥及50kg的磷肥施加到每667m2苗圆地中作底肥,然后整地做畦灌水后旋耕覆膜,确保底水充足,随后可以进行播种。播种以点播方式为主,40cm和25cm分别为宽行和窄行的间距,株距15cm,每穴点播2~3粒种子。4月上旬为春播最佳时间,12月上旬为秋播最佳时间。当3~4片真叶在幼苗中长出以后,应展开间苗操作,将病弱苗或者过密苗除去。间苗后应形成15cm的苗距。追肥在6月进行,通过合理浇水确保幼苗的健康生长。
1.3 嫁接
晋中地区春季易发生春寒,常发生砧木苗抽梢现象,柿树嫁接宜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进行高位劈接,成活率较高。也可以在夏季5月底至6月中旬进行单芽嫁接。在砧木距地面30cm左右处嫁接,以提高柿树的抗寒性和抗逆性。
嫁接成活后,待新梢生长至15cm左右时,解除绑缚的塑料条带,以免接口处形成“蜂腰”而容易折断,并注意及时去除萌蘖,加强中耕除草。
2 幼龄柿园栽培技术
2.1 土壤管理
作为深根性树种,柿树根细胞的渗透压较其他北方果树低,生理上不抗旱。但君迁子砧木侧根延伸能力很强,根系分布广而深,吸附能力强,使得柿树更加耐寒,耐贫瘠。因此在对柿树进行栽培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水土保持力度,生长中,应通过中耕除草的方式,保证果园土壤拥有良好的透气性。还可以通过压绿肥等方式来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对幼树进行栽培的过程中,应注重树盘深,合理间作豆科类作物提高土壤含氮量,保水保墒。而针对大树来讲,应将土壤管理的重点放在深刨和秋耕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根系的健康生长,为提升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施肥灌水
落叶前,应在中耕的基础上对底肥进行施加,此时应以有机肥为主,如绿肥和圈肥等。大树和幼树的底肥使用量不同,前者100~200kg之间,后者应在30~50kg。柿树整个生长过程中应进行2次追肥,分别在果实生长期和萌芽以前,追肥时每株柿树应使用2~3kg的硫酸铵和20~30kg的人粪尿,追肥后必须马上灌水。
2.3 初结果柿树树体管理
晋中地区传统的柿树以疏散分层形或自然圆头形为主。根据柿树栽培经验,通常拥有以下特征的柿树能够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第一,干矮。在对柿树进行整形的过程中,为了便捷的展开间作,通常应促使其保持80~100cm的干高;第二,主技少。疏散分层形一般应有7~8个主枝,自然圆头形应有4个主枝;第三,拥有较大的主枝角度。这一角度通常在50°~70°;第四,适当配置侧枝。适当减少层间距、侧枝数目层内距,并对侧枝进行适当配备,确保侧枝能够均匀的分布。近些年随着果树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的推广,柿树栽植密度越来越高,树形也由原来的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逐步过渡为小冠疏层形、主干形、纺锤形等适宜于矮化密植的树形,主要特征是主干干高进一步降低,达到60~80cm;主枝数量增加小冠疏层形为7~10个,但主枝变小,枝展一般在15m左右,主干形和纺锤形主枝数量在20~25个,枝展在1m左右,矮化密植树形均为单轴延伸,不配备侧枝;同时主枝的开张角度,疏散分层形为70°~80°,主干形和纺锤形为90°及90°以上;修剪管理由原来的尽进行冬季修剪改为四季修剪。
幼树越冬冻害,在山西晋中地区常有发生,轻者树干基部褐变,皮层纵裂,与木质分离;重者冻害可达1m以上,甚至整株死亡。幼树安全越冬选址非常重要,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台地、坡地或缓坡建园,另外幼树生长充实,及早成熟,是幼树安全越冬的基础。幼树期更适合树干直接培土或套培土袋防寒。
2.4 盛果期柿树树体管理
晋中地区冬季寒冷、风大,柿树抗寒性稍差,为预防剪口抽干,冬季修剪应适度晚剪为宜,常用的修剪手法有疏枝、回缩短截、甩放、刻伤等。进入盛果期树体结构已基本形成,树势稳定产量上升,树体向外扩展日趋缓慢,随着树龄的增加,内膛隐芽开始萌发新枝,出现自然更新现象。修剪的任务是注意通风透光,培养内膛小枝,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延长盛果期年限提高果品质量。主要的修剪策略是:调整骨干枝角度,维持树形,均衡树势,改善內膛光照,促使内膛小枝生长健壮;大枝原头应逐年回缩,维持主枝生长势的稳定;疏缩结合,维持结果枝组和结果部位的稳定,促使主枝后部发生更新枝,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3 柿树常见病虫防治措施
3.1 角斑病
柿蒂和叶片是受到角斑病严重侵袭的部位,一旦发病,造成早期落叶,枝条发育不充实,果实变软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角斑病最初发病时,发病部位呈现出黄绿色,随着病情加重,颜色也逐渐加深,最终将变成黑色,病于斑中间会以淡褐色为主。多角形为病斑主要形状,如果角斑病相对严重,甚至会对大半叶造成影响,导致其产生严重凋枯脱落现象。该病害通常发生于8月,9月下旬至10月树叶脱落严重。
防治措施:第一,早春发芽前剪除枯枝和柿蒂,秋季清扫落叶,应进行统一烧毁,减少侵染来源。第二,6月中旬应施加药液,其中包括800~1000倍液的代森锰锌或波尔多液。第三,加强栽培管理,改良土壤,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3.2 柿蒂虫
柿蒂虫又称柿举枝蛾、柿实蛾。主要为害柿树、君迁子,第1代为害后果实变褐,干枯,形成僵果,第2代为害后,果实由绿变黄,变红,提前脱落。危害较大的时候会造成严重减产。
防治措施:第一,早春挂树皮2月将老翘皮彻底刮除至黄白色,不伤新皮层。用3:1的黄土石灰堵严树洞,刮皮之后全树喷3~5°Be石硫合剂。树干用土堆围绕60cm宽,30cm高。第二,5月中下旬喷杀虫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第2次药剂防治,喷药2次,应选择有效期较长的农药,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多来宝悬浮剂1000倍液等,着重喷果实、柿蒂和果梗。第三,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上旬,每3d人工清除虫果(连柿蒂)并集中处理。第四,8月下旬,树干扎绑草绳,诱杀越冬幼虫,冬季取下烧毁。
3.3 桑斑叶蝉
桑斑叶蝉会对树叶造成严重的侵害,1年发生数代。柿树通常在5月上旬展叶,是桑斑叶蝉发生的主要时期,如果叶背主脉聚集了桑斑叶蝉,将对浆液进行吸食,导致树叶呈现出苍白的颜色,重时全树叶子苍白,影响果实质量和产量。
防治措施:在6月可用1000~1500倍液的50%乐果进行喷洒。
4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采用栽培管理技术,增强树势,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才能够确保柿树结果的质量和产量,实际的栽培管理中必须根据果园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才能提高果园产量和果品品质,有效提高柿园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