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沿黄地区红枣创新生产模式实践与示范
2019-03-18贺学林
霍 燊,贺学林
(1.清涧县工业商贸局,陕西 清涧718300;2.榆林学院,陕西 榆林719000)
陕北高原的沿黄河地带,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自古就是红枣优生区和主产区[1],有些地方种植红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枣业是陕北沿黄地区农业经济的命脉,枣树是陕北沿黄地区的“铁杆庄稼”和“摇钱树”[2]。然而,谁能想到,曾经香了市场、甜了百姓的陕北红枣,如今却出现了连年滞销的局面,挂满枝头的红枣无人采摘,掉落满地的红枣无人收购。红枣十年九灾,引发枣农外流、枣林撂荒、枣企停业,肩负富民兴区重任的枣业有荒废的可能。想法挽救枣业,成为该地区政府与枣农的共同责任。本文以清涧县双庙河乡“以枣为主,种养贮加一体化有机红枣创新生产模式”的实施为例,探索区域红枣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1 研究区概况
双庙河乡地处清涧县最南端,东濒黄河,南接延川,西北与下乡和玉镇接壤,辖53个行政村。全乡户籍人口12509人,耕地0.39万hm2,其中枣林0.29万hm2,盛果林0.23万hm2。境内山陡沟窄、基岩裸露,属典型的沿黄土石山区,是清涧红枣主产区之一。全乡正常年产枣1.2万t,原枣产值4800万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成为富民兴乡的支柱产业。然而,10多年来,红枣连年遭灾,灾情日益恶化,枣农外流和枣林撂荒愈演愈烈,全乡枣业面临生死存亡考验。
通过调研得知,枣业衰败的根源是单业独大,荣损系于一身;枣农外流的根源是收益难保,被迫外出谋生。所以当务之急是引进新的枣业主体,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并以此化解枣业风险、稳定农民收益、吸引枣农回乡。
2 红枣创新生产模式思路与实践
2.1 新型红枣基地释义
发展种养贮加一体化红枣基地,就是创办乡村和企业联合导动型农业基地,建立以枣为主、种养结合、贮加配套、资源互动、产业互补型大农业体系,通过乡镇和村庄架起企农合作桥梁,通过密切合作,实现共存共荣。乡镇承担产业政策引导、乡村干部管理、基础设施改善、应急响应动员等职能;村庄承担土地流转监管、枣林管护监督、枣情动态测报、企农关系协调等职能;企业承担科学种养指导、农用物资供应、耕作成效考评、红枣购加贮销等职能。
所合作村户要求兼种枣粮薯和兼养牛羊猪等。资源互动方式为,秸秆次果喂养畜禽,养牛主为耕地,畜粪用来肥田,增收用于改善生活和提升产业。产业互补方式为,枣灾有粮畜创收,粮灾有枣畜保收,同收更佳,同灾少见。企业主要依靠红枣贮藏、加工和销售实现收益。
2.2 基地发展目标要求
双乡新型红枣基地创建期初步规划为5年,按先示范后推广方式逐步扩展。示范基地由双乡党委政府积极导动,由宏祥公司全力推动,由合作村庄组织协调,由留守枣农主力承担,并逐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扩大规模。新型红枣基地扩展计划:2013年试点200hm2,2014年至2017年逐年扩展到667hm2、800hm2、933hm2和1000hm2,达到覆盖全乡40%盛果枣林规模,目前,全乡枣林规模已稳步发展。
基地管理要求:枣树稀植矮化整形,枣林套种适宜作物。作物搭配种植,严禁局部撂荒。翻地实行牛耕和机耕相结合,肥地使用生物肥和专供肥,灭害禁用违禁药物。病虫害联防群治,灾情合力响应。推广分期采收,降低务枣风险。倡导互助合作,提高耕作效率。鼓励大户承包,推进集约管理。
基地发展目标:正常年景单产由300kg提至450kg以上,优果率由60%提至85%以上,枣质劣化全面逆转,有机基地基本建成,原枣价值至少翻番。耕作条件普遍改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各种副业总收入相当于或超过枣业,基地抗灾保收能力显著增强,枣业实现科学有序发展,示范带动效应全面凸显。
2.3 基地利险共担办法
企业和村委会在平等自愿、以工扶农、利险共担基础上,订立互信互惠合作协议。要求枣村风正,枣农守业,枣林广大。担责约定:所产等级枣一律由企业按协议价收购。红枣防虫治病、丰产优果所用物资由企业统购专供,视当年枣收成情况确定担费比例。若裂烂超50%,企业全包;裂烂超25%,企业担负75%以上;红枣丰收,企农各担一半。根据枣林管护考评情况,企业给农户配发适当劳动补贴。鼓励发展种植大户,给售枣量多质优大户增加补贴并发奖金。企业给困难农户发展产业低息借贷,给新生牛犊农户奖励。另外,种粮养畜收入全部归农户或种植大户。企业建立专门团队专事种养贮加一体化有机红枣基地管理和服务,并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指导或支持基地发展、帮扶或救济特困农户。
3 红枣创新生产模式禀赋与成效
双乡新型红枣基地初创以来,在不少方面做了大量艰辛和富有开拓性工作,总体成效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
3.1 兴业思路根本转变
不少人说,红枣靠天吃饭,靠人无能为力。乡镇领导和企业人士不信这个邪。企业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认为,黄河中下游是红枣的原产地,既然平原枣业能长期发展,为何山区枣业不能持续?这是产业结构出了大问题。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都采用枣粮或多果同兴模式发展枣业,双乡采用单业独大模式发展枣业。所以,必须彻底改变种枣模式,变单一种植为枣粮畜共兴。
再者,既然同兴枣粮畜,就要为种粮养畜腾出发展空间。一为扩大种粮面积,分散农业投入,均衡农事忙闲;二为改善树形结构,提高枣果质量,方便喷药采收;三为培植养畜草料,生产种地肥料,构建生态农业。这样,产业丰富了,四季有活干,加之政府大力扶持,务农收益可靠,枣农拴心守业,耕地不会荒芜,枣业复兴有望。
这样,乡镇救枣安民找到科学切实之策,企业兴枣救企逢遇搭桥铺路之人,“以工扶农、多业并举、互动发展、互惠共荣”成为双方共识,新型红枣基地创建自然信心十足。
3.2 产业模式大胆革新
受农村土地制度的影响,枣林一直延续单家独户式经营方式。枣林众家分占,稀稠老幼交错,枣树形体多样,管理良莠不齐,这都增加了统一管理难度。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民转移到城镇生存,留守农民逐步减少,严重拖累乡村农业发展。
所以,加速土地流转,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企业增益,成为涉农企业和乡镇必须面对的问题。双方经认真研究,决定采用代耕、合伙、承包、租赁等方式推进土地流转集中,促进枣林集约管理,联防群治病虫害,消除土地零星撂荒。
另外,在枣林优化方面,实行间伐密株、截杆降高、剪枝整形等措施;在产业组合方面,推广林间种粮、家家养牛、户户喂鸡等做法;在产业管理方面,推行乡企村联管、定期督查考评、适时动员指导等方法。在物资保障方面,采用企业统一采供、村庄按需分配、年底酌情付费方式。
3.3 主副产业成效初显
主业方面,合作枣村目前由3个增至13个,枣农由74户增至223户,枣林由217.5hm2扩至682.4hm2,耕地撂荒率由57%降至12%。2013年,红枣普遍感染枣锈病,双乡危害程度较轻,收成全县最好;石家河村创造了留守枣农红枣收入户均2万元以上、最大户4万多元的纪录,成为全市的典型。枣树截杆降高矮化、剪枝拉条改形、胶粘药杀害虫、联防群治病害及冬春牛耕翻地、专肥畜粪肥地、挖坑蓄水保土、除草松土保墒等农艺措施得到普遍推广,为提升基地管理奠定了扎实基础。采用高接换头发展金昌1号、蛤蟆枣、相枣等鲜干兼用枣种0.4hm2,为调整品种结构创造条件。为了化解灾害风险,枣果分期采收做法开始大力推广。
副业方面,合作村户养牛由47头增至153头,种粮由176.9hm2增至575.5hm2,猪羊鸡饲养量明显增加,非枣收入户均保持1万元左右,石家河、郝家山等村户均保持1.5万元以上。杂粮主种糜谷、豆类、玉米、红薯、洋芋、芝麻等作物。初步构建了生态农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兴粮畜保增收目的,全面增强了企农共建信心。
3.4 三方合作实现共赢
双乡党委政府抽调精兵强将推进新型红枣基地的创建。在乡聘技术人员指导下,与基地村委一道组织枣农,通过修剪、嫁接、改土、围坑等措施改造低产枣园41.3hm2。新建维修通村通山道路30km,向枣农免费提供有机肥316t、高效低毒农药390箱,培训枣农5期500多人次。建立了枣情实时测报、及时预警、应急响应机制,通过联防群治有效遏制了红枣病虫害的泛滥。成功推广了枣粮畜并兴式大农业模式,为挽救全县枣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宏祥公司组建专门团队着力新型红枣基地的创建。两年内给合作村户提供复合肥300t,专用肥4000t,农药600箱,喷雾器147台。发放面粉297袋,大米74袋,食油223桶,挂面200包,月饼800包。计发劳务补贴41万元,垫缴人身保险127人1.27万元、枣林保险506.7hm211.34万元。奖励模范村干26人7.8万元、养牛户153头7.65万元,赠送麦麸153袋。维修通村道路38km,改造生产道路76km,增设道路涵洞8处,石砌道路档墙285m。支付专家咨询费11万元,各种宣传费7.2万元,人员工资18万元等。以上事项总投资430多万元。各年收购合作村红枣600t和200t,使枣农增收400余万元,缓解了企业缺枣压力。
13个合作村庄在村班子的领导下,按照新型基地创建思路,积极组织留守枣农开展创建活动。枣农购养畜力、改造枣园、套种杂粮、施肥喷药、日常管护、应急响应热情较高。实践两年,兴粮畜保红枣思路深入人心,枣农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返乡创业人群逐步扩大,成为推动新型红枣基地创建的基础力量。涌现出一批爱乡敬业、能力出众的好村干和一批爱家守业、吃苦耐劳的好枣农。
三方在“以工扶农、多业并举、互动发展、互惠共荣”总体思路的指引下,通力协作,创新作为,取得“乡村安定、乡民守业、副业始兴、主业趋暖”的初步成效。
4 红枣创新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型红枣基地创建涉及认识统一、观念转变、模式推广、资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实践两年,发现以下突出问题:
4.1 救枣主体莫衷一是
多数企业认为,加工红枣是本份,务枣是枣农、乡镇和部门的事情,内地枣受灾有外地枣替补。不少乡镇认为,枣灾不断,枣农心凉,林地种粮难收,外出打工有保。相关部门认为,天灾难防,人愿难违,枣荒难挡,救枣难成;部门能耐有限,逆转枣业是全县的大事。广大枣农认为,辛苦务起的枣林,撂荒实在可惜;心底深爱红枣,但因收益难保,加之势单力薄,救枣无能为力,需要政府想法。救枣主体认识不一,给新型红枣基地的创建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行为源于认识。干部各有所事,难倾为民之怀,能够扑下身子献计出力的不多。枣企但求自保,不思唇亡齿寒,甘愿投资创办自主基地的很少。专心务农、吃苦耐劳的枣农越来越少,投机取巧、漂浮度日的人员越来越多。经济形势不见好转,打工经商挣钱趋难,外流民工返乡趋热;大量枣林无人管理,城乡闲人逐渐增多,种粮务枣难觅其人。这种现象长期下去,将会严重威胁城乡安定。所以,枣业认识急待深化,消极问题急需整治,责任主体必须明晰。
4.2 兴枣资源分散闲置
红枣林地、人智财力、农资农具、服务性产业都是发展枣业不可或缺的资源。农村土地分家到户,难以流转集中和集约经营,甚至宁愿长年荒芜、不愿出租利用。农村劳力大量外出,守家多为老弱病残;农事活动低级低效,种植方法传统落后。留守枣农大多贫困,家庭拖累长期较重;投资兴业难成其愿,帮扶创收何人解囊。枣业人才四处分散,难以形成聚合效应;科技资源闲多用少,智慧兴枣障碍重重;人才自荒急需遏制,科技平台急待广建。
再者,农田村舍大多满目荒寂,农资农具许多闲置废弃;乡村道路少有人走车行,生产道路很多弃用自毁;电力通信设施多数空载空耗,涉农服务性产业逐年萎缩。大量撂荒枣林成了病虫害肆虐的沃土,少量耕作土地变成人禽兽争食的战场。可见,大量动态的人智财力资源长期游离于静态的枣林、农资农具、公用设施等资源之外,是我县枣业衰退和农业不兴的直接原因。枣业是我县的生存根基,充分利用分散闲置的枣业资源其意义非凡。
4.3 枣灾原由误区重重
有人说,枣灾都是天惹的祸。大气候变化莫测,而且有雨水趋多、气温趋暖、灾情多样的特征,所以,枣灾难防,枣业难兴。有人说,枣灾要怪科技落后。科学技术神通广大,要么选育抗裂、抗病等抗逆性特强枣种,品种一换万事大吉;要么研制防裂、防病等防害性特优药剂,适时喷施百忧全消。还有人说,枣树非铁树,枣果非铁果,雨不烂,病不进,虫不食,人还敢吃吗?应当说,任何办法均有局限。
专家讲,枣灾与地理、气候、水土、光热、品种、肥药、管理均有关。其中,前五者决定枣树适生性,后两者决定枣果保收性。事实上,有人管的枣树长势保持良好,说明依然适生。由此推断,枣果保收主靠人为。耕作不精和乱施肥药,使土壤功能退化,树体营养失调,枣果抗力下降;不控树高树形,使枣树采光通风不好,修剪喷药费劲,防灾抢收高难;不调品种结构,使枣林物候期高度统一,管务忙闲不均,收成丰歉难测;只搞单一种植,使产业过于单调,土地效益不显,荣损风险剧增。因此,深研细究枣灾原由很有必要。
4.4 枣林种粮褒贬不一
有人说,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优质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管理集约化、生产高效化、产品市场化和效益最大化。所以,枣林种粮与现代农业要求背道而驰。有人说,枣树是木本植物,粮食是草本植物,生物特性差异很大;枣粮套种,粮处劣势、难以丰收,而且干扰务枣、浪费土地。还有人说,枣树虫病难防,间作粮食给虫病匿藏和繁殖提供了温床,不利于枣树防虫治病和丰产优产。
每片枣林均为生态系统,其中物种越丰富系统越稳定。原理是生物之间相生相克,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形成稳定的食物链。单一作物的大规模种植适宜耕作条件好的地区,因为人工干预可弥补系统的许多不足。干旱山区耕作条件差、生态极其脆弱,适宜采用广种薄收来创收,单一种植难以旱涝保收。成熟期枣果含糖较高,易裂易烂,易受虫病危害。平原地区大多采用枣粮间作、果品搭配方式确保土地收益,山区更应如此。可见,稀疏种枣和枣粮同兴是不少地方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5 红枣创新生产模式示范对策与建议
换思路改模式、兴副业救主业和稳农业保工业,是创建种养贮加一体化红枣基地的思想遵循。为此,建议如下:
5.1 统一全县枣业认识
双乡种养贮加一体化有机红枣基地创建,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顺应现代市场需求,适宜山区农业推广,符合枣业独大县情。实践证明,枣粮畜并兴产业模式有利于科学逆转和复兴枣业,有利于发挥县区优良生态环境优势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工业增益,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该产业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工扶农、多业并举、互动发展、互惠共荣”,目的是让具有直接依存关系的枣企和枣农结成利益共同体,成为开发与建设枣区产业的新型主体,并引领和推动县区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所以,枣粮加工种植企业、合作社、专业户、承包大户和枣农都应当是兴粮救枣主体。政府是产业方向规模结构的把控者、政策措施制度的制定者和开发建设力量的号召者,乡镇和部门是产业政策措施的贯彻者、开发建设的指导者和合作平台的搭建者。以上各方都是产业开发建设整体行动的承担参与者和组织实施者,都应当尽到应尽责任。总而言之,枣林撂荒需要遏制,枣业模式必须改变,传统产业急待复兴。
5.2 重构枣区产业体系
改枣扩粮增畜是重构枣区产业体系的基本途径。应当以缩量、降高、优形、调种和早采为改枣途径,以林地套种和空地复种及农户分养和大户专养为扩粮增畜途径。通过废弃幼林、淘汰劣林、更新老林和间伐密株收缩枣林规模,通过截短主枝、疏除辅枝、选留新枝和强力拉枝降高优形提质;通过高接换头、刨除再植和改种他果降低干制枣比例,发展鲜食红枣和其他果品;通过白熟期和红硬期枣果分采利用,降低熟后统采风险,达到早采保收目的;通过建立政策性等灾害保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增强主体务农兴枣积极性。
枣树稀植、汰劣、降高和缩形是拓展粮畜发展空间的关键措施。要按照因地制宜、以点带面、优化结构、确保增收原则推进改枣扩粮增畜计划。种粮养畜必须坚持品种选优、用途明确、优质适量、各具特色、风险可控、保护生态原则。需要出台产业引导和支持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身新型红枣基地建设,促进企企、企农、农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发展杂粮贮加、良种引育、防疫灭害、肥药产供、农品销售等配套关联产业,重奖为兴粮养畜救枣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全力推动枣区新型产业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5.3 推进资源整合利用
全面核查农村土地并确权颁证,为土地(林地)交易流通创造条件。鼓励土地流转集中和整理使用,敞开投资兴农空间,促进土地集约管理和高效利用。倡导农村房产、物资、器具等闲置资产出租出售利用,为投资兴业提供承接平台。制定各种优惠或扶持政策,吸引各类组织、个体老板、无业大学生、待业青年、下岗职工、赋闲人员、返乡农民到枣区投资兴业或参与建设,带动人力智力财力物力资源流动聚集和互动生效,促进枣粮畜产业全面逆转和互促共兴。
重点推广乡镇引导、企业主导、部门指导、村委承接、大户承办、枣农承担型基地创建模式,为兴业资源整合利用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重视枣区乡村公路、生产道路、供电供水、广电通信、互联网络、科技站、防疫站、冷藏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促进公共资源共享和生产效能提升,保障产业快速稳健发展。加强基层科技服务队伍和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着力科技教育培训和田间科技指导,充分发挥科技兴业作用。启动灾情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健全上下联动、虫病联防、灾害联救等应急响应机制,努力降低灾病损失。
5.4 共创优质农畜基地
枣树如人,对其少施胡喷多取如同人的少吃乱喝多干,长期下去,必然抗力下降、病患上身、不耐风吹雨打;要想年年丰收,必须按照生长需要提供全面足量均衡营养,创造有利根系呼吸吸收、有利枝叶采光通风条件。需要大力推广林内间作、矮化整形、深耕秋翻、畜粪肥地、叶喷桩输、农药严管、无害灭虫、克性抑病等先进务枣技术,尝试推行土壤化验、配方施肥、轮作换茬、搭配种植、品种优选、播前浸种、足施基肥、适施追肥等科学种田方法,努力提高土地产出数量和质量,力争实现旱涝保收、效益稳增目的。
再者,社会进步不断加速,人们愈益关心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安全优质、营养味美、来自优良生态环境的特色食品,市场需求异常旺盛。生态环境优良是清涧有望长期保持的优势,这为持续发展生物资源产业和绿色有机农业提供了难得环境保障。所以,需要全面更新发展理念,大兴绿色有机种养基地,向科技和管理要效益,推动枣业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坚持有机红枣、有机杂粮、有机畜禽、有机环境一体建设原则,严禁在枣区开展危害环境行为,共同创建不断升级的和品牌响亮的优质枣粮畜基地。
6 结语
枣业是清涧富民兴县的重要依托。拯救枣业,必须走智慧应对之路,必须大胆革新、果敢行动。工农合作、遏制枣荒、兴粮保枣和兴畜优枣,建立以枣为主的大农业体系,创建优质高效枣粮畜基地,均是对症之策。双乡党委政府与宏祥公司联创新型红枣基地并初见成效,实为清涧枣业幸事。陕北地区雨水丰沛渐成规律,黄土山区更适种植杂粮杂果和分散养殖畜禽。缩量、降高、优形和分采是枣树适应形势必须采取的措施,否则,枣业难以复兴和持续。所以,务必统一枣业认识,务必创新产业体系。面对农民返乡渐成潮流形势,正确引导各类主体共兴枣粮畜产业,尽快让枣业融入大农业才能逆转陕北红枣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