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分析及建议
2019-03-18黄良华申屠惠良徐志扬
黄良华 申屠惠良 徐志扬
常山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分析及建议
黄良华1申屠惠良2徐志扬2
(1 浙江省常山县林业局 324200;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通过对常山县两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的分析与比对,分析当地森林资源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动态变化,找准当地森林资源短板,提出了实施五大行动、夯实“双增”基础,严格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加强特色林业培育、建设富民林业,依托森林资源、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等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双增”建议。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林业“双增”;建议
常山县地处浙江省金(华)衢(州)盆地西部,钱塘江干流衢江上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15′-118°45′、北纬28°46′-29°13′之间。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典型丘陵山区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温度适宜。
常山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园林城市、浙江省重要生态屏、浙江省森林城市。近年来,常山县坚持“两山”绿色发展理念,坚定实施省委“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重大部署,围绕“阔步东接新衢州,建设慢城大花园”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县委“四四二”战略体系,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县域绿化彩化美化步伐,成功创建“国际慢城”。县政府2017年荣获森林浙江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2018年荣获浙江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突出贡献集体”荣誉。本文通过对常山县最近二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的分析比对,找准森林资源发展的短板或瓶颈,提出常山县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双增”建议。
1 常山县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结果,常山县土地总面积109779hm2,林地面积82840.27hm2,其中:狭义林地面积75797.87hm2,非狭义林地面积7042.4hm2;森林面积(含乔木林、竹林、特殊灌木林)78222.67hm2;森林覆盖率71.25%;林木绿化率72.12%;活立木总蓄积2461884m3。
林地面积按森林类别统计,公益林地面积40807.20hm2(重点公益林40600.27hm2,一般公益林206.93hm2),商品林地面积42033.07hm2。乔木林面积按起源分,天然19774.80hm2,人工29894.47hm2;按林种分,防护林29557.60hm2,特用林544.93hm2,用材林19337.07hm2,经济林229.67hm2。
全县经济树种面积23003.73hm2,其中油茶14446.80hm²,胡柚7357.47hm2。油茶、胡柚种植已有较长历史并形成较大规模,资源优势十分突出,是常山县主要经济树种。
活立木总蓄积中,乔木林蓄积2388751 m3,疏林蓄积59m3,散生木蓄积51963m3,四旁树蓄积21111m3。乔木林蓄积按起源分,天然林742420m3,人工林1646331 m3;按林种分,防护林1407632 m3,特用林22556m3,用材林952251m3,经济林6312m3。
2 常山县森林资源主要问题分析
2.1 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覆盖率有所下降
2007年至2016年调查间隔期内,全县林地面积有所减少,由前期的85452.67hm2减少到本期的82840.27hm2,净减2612.40hm2,年均净减290.27hm2,年均净减率0.34%。森林覆盖率降低1.95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降低2.58个百分点;全县活立木总蓄积净增552873m3,年均净增61430m3。各类林地面积变化动态详见表1。
表1 各类林地面积变化动态表 单位:hm²、%
常山县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整理项目、工业园区、交通等基本建设占用征收林地减少了部分林地;二是前期农用地中发展的经济林(主要为胡柚)受2015年寒冬冻害致部分胡柚被冻死,而胡柚大多种植在农用地上,前期的一些胡柚林在本期调查时已转变为农地。
调查间隔期内,常山县加大了平原绿化、城镇村庄绿化和通道绿化的力度,非狭义林地面积增加,使得林地面积减少幅度收窄。总体上看,常山县林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维持在动态平衡之中,既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也符合林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
2.2 宜林地面积增加,营造林任务繁重
据近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全县有宜林地2667.13hm²,其中造林失败地211.00hm²、规划造林地1756.07hm²、其它宜林地700.07hm²。前后二次调查成果比对显示,全县宜林地面积净增709.80hm²,年均增78.87hm²,年增率3.41%。新增的宜林地以造林失败地和规划造林地为主。
宜林地逐年增加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常山县推进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土整项目),使一部分有林地转变为规划造林地。调查成果数据显示,全县有土整林地1217.07hm²,其中宜林地484.13hm²。宜林地中有造林失败地143.00hm²(大部分为油茶新造林地)、规划造林地341.13hm²。二是部分乡镇(街道)当年的迹地未及时更新,2-3年后部分地块形成了新的规划造林地。
2.3 灌木经济林面积大,经营管理水平低
全县经济树种(不含竹类树种)面积23003.73hm²,占林地面积的27.77%,经济树种主要有油茶、胡柚、柑桔、板栗、茶叶等。其中:油茶14446.80hm²,占经济树种总面积的62.80%;胡柚7357.47hm²,占31.98%。全县经济树种虽然规模较大,但经营管理粗放,单位产出效益低。
2.4 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增速缓慢
全县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48.15 m3/hm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3.42 m3/hm2。调查间隔期内,全县活立木总蓄积由前期的1909011 m3增加到本期的2461884m3,净增552873m3,年均净增61430m3,年均净增率2.8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63%。其中乔木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增加,疏林蓄积减少。
活立木总蓄积及乔木林蓄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调查间隔期内,常山县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格控制林木采伐,促进林分质量不断提高,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了5.7 m3/hm²。二是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前期的许多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地都成为有蓄积的乔木林。三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平原绿化和城镇绿化的不断推进,非狭义林地上的乔木林蓄积和四旁树蓄积增加。四是前期乔木林以中幼林为主,其中部分为无蓄积的幼龄林,经过9年快速生长其蓄积大幅增加。
3 常山县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双增”建议
3.1 实施五大行动,夯实“双增”基础
(1)实施灭荒行动,推进山体绿化。开展灭荒行动,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对造林失败地进行重新种植。以发展珍贵树种、乡土树种、特色经济林为重点,有计划地逐年调整森林树种结构,实现树种多样化,林分复层化,结构合理化。力争每年消灭荒山100hm²以上。
(2)实施“一村万树”行动,推进平原绿化。实施珍贵树种“一村万树”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赠苗造林、“四旁”植树和基地建设,建立覆盖全县的珍贵树彩色树村庄绿化体系,为加快“两美常山”提供强有力支撑。到2020年,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1个“一村万树”示范村,全县建成示范村17个以上、推进村117个以上。每年新增平原绿化林地面积130hm2以上。
(3)实施“新植百万株珍贵树”营造行动,提升森林质量。以全省实施“新植 1 亿株珍贵树”行动为载体,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景观水平、增加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为目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大力发展木材质量好、市场价值高、培育前途大的珍贵乡土树种和大径级木材。实行规模发展与分散培育相结合、人工造林与补植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以目标树经营为主的珍贵树种培育,扎实推进大径材培育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藏富于地、蓄宝于山”。按照区域集中、连片推进的思路,以通道沿线、江河两侧、城镇周边等山体区域为重点,以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打造沿江、沿山、 沿湖生态美丽廊道。在五年行动期内新植珍贵树130万株以上。
(4)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行动,提升城市品位。坚持全域谋划、整体推进,努力打造大都市区绿色卫城的慢城风光,加强城乡国土绿化空间均衡利用,带动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森林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全面,为大花园的核心景区建设奠定森林生态基础。力争到 2022 年,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5个以上。
(5)组织实施山水林田湖和大花园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城市型、城郊型森林公园,构建国家、省和市三级森林公园体系,提升森林公园建设水平。启动常山港省级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实现湿地环境提升、水质优良、生物多样,全面建成健康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县域东北部地区,核心区包括芳村镇修书村以北所有村、东案乡高峰村和呈东村、新昌乡西源村等,谋划建设省级自然保护区,提升常山森林休闲旅游的知名度。到 2022 年,全面建成或提升“一区两园”,新建国家AAAAA级景区1个、AAAA景区3个。
通过五大行动,在实施期内每年新增林地230hm²以上,森林覆盖率年增0.2%以上、2022年达到72%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73%以上,实现“双增”目标。
3.2 严格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1)严格林地保护管理,全面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分级落实林地保护的各项目标、任务、措施和管理政策;严格林地用途管制,按照“以图管地”的要求,实行林地分级管理;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优先保障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发展项目的用地需要,限制经营性项目占用林地;加强林地占用征收审核审批工作,确保林地面积基本稳定。
(2)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一是改革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创新采伐管理方式,积极建立与林权改革相适应的森林采伐监管机制;二是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三是实行商品林、公益林限额分类管理,严禁商业性采伐公益林;四是切实加强天然林保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五是强化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行为。
(3)坚持依法治林,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执法水平。加强基层林政执法队伍建设,搞好林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林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4)加强森林消防工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有效消灾”的方针,建立健全森林防火体系,开展森林防火综合治理;强化火源管理,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适时发布禁火令,有针对性地布置管火、扑火力量,以最低的力量投入获取最大的防控效果;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落实职责、强化考核;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形成全民防火局面;加强远程监控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含量,提高综合防控水平。
(5)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体系建设,重点做好松材线虫病疫区枯死松木清理,控制疫情蔓延。
3.3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不断提高森林质量
(1)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全县乔木林资源中幼中龄林面积占69.06%,且林木密度较高,急需开展抚育间伐或透光伐,去除没有利用价值的树种,留好目的树种,改善森林结构。通过中幼林抚育,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更好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
(2)加强天然林和阔叶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天然常绿阔叶林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维护生态平衡。全县天然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2.5立方米/亩,低于全县乔木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因此要把提高天然林质量作为重点,把那些生态比较脆弱、又相对集中的天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作为保护重点,同公益林一样实行严格管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坚决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3.4 加强特色林业培育,建设富民林业
要结合常山县的资源实际,加强特色林业的引导培育工作,努力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一是大力培育发展油茶、胡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视新品种的引种和培育,强化基地建设,提升种植管理水平,真正做大做强经济林产业。二是结合衢州市“一亩山万元钱”五年行动计划,立足生态化经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不断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重点推广笋竹覆盖模式、香榧高效生态栽培模式、薄壳山核桃高效生态栽培模式、柿子(甜柿、方山柿等)高效生态栽培模式、林下经济栽培模式等科技富民模式,充分利用农村生产要素,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强化典型示范带动,建立覆盖全县的“一亩山万元钱”富民模式体系。到 2022 年,全县发展“一亩山万元钱” 示范推广基地7000hm²以上,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
3.5 依托森林资源,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
实施“一区两园”建设行动,加快国际慢城建设进度,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加大生态旅游项目招商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承载功能,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森林系列生态旅游主题活动,打造森林旅游品牌,提档升级森林景观资源。以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城市,把常山山水特点、柚石油茶特色文化,特别是古树名木有关的风俗特色、人文传统等元素融入到城市的建设、管理和设计中,提升城市的生态文化内涵。
[1] 黄长斌.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南方农业,2018,12(9).
[2] 于洪林,倪天飞,胡天新. 宝应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对比分析[J].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04):34-38.
[3] 秦树林,崔书丹,王国胜,等.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方法[J]. 吉林林业科技,2011,40(1):56-57.
[4] 杨锡生,覃爱昶. 关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13):137.
[5]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常山县林业局. 常山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2018.
2018-12-20
黄良华(1964-),男,浙江常山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和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S757.2+7
B
1004-7743(2019)01-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