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发海:战斗在青少年教育前沿阵地的老兵

2019-03-18许艺芳

银潮 2019年2期
关键词:讲稿沙粒露珠

文>>>许艺芳

张发海接受少先队员红领巾

“我是一滴露珠,愿注入小苗的根系;我是一颗沙粒,愿培在小苗的根基。”从总参谋部56所政治委员到民办学校党委书记,从震泽军休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到市民政局“薪火传承报告团”副团长,今年77岁的张发海始终怀揣“露珠”和“沙粒”的情怀,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一个老兵的姿态战斗在青少年教育的前沿阵地。

张发海的“关爱之旅”始于1998年,那时他从军队退休后受聘于无锡市某民办学校任副校长、党委书记,主抓6700多名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

2003年,学校接纳了100名孤儿,免费为他们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生活和教育。这群特殊的孩子自卑、敏感,不好管理,一度让张发海伤透脑筋。为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他们最适宜的教育,张发海一边潜心钻研心理学,一边用尽各种办法和孩子们交朋友。在他的呵护下,孩子们打开心扉,有什么心事都愿意找“张爷爷”倾诉。

张发海认为教书就要育人,育人重在“铸魂”,他提出了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会做人的“四会”办学理念,在学生中开展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老师的系列教育。

2015年5月,无锡市民政局“薪火报告团”成立,他任副团长。从此,高校、社区、企业、看守所……处处留下他播撒信念火种的身影。

采访他时,他正埋头在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案头贴满了做注解的小纸条和重点摘要。“年纪大,身体不好,精力也不济了,常常是刚想起一个可用的故事,却想不起在哪本书里看到过,只能用这种笨方法。”每次专题报告前,他都要翻阅两三百万字的资料,记录厚厚几大本的笔记。他说:“我要对历史负责,对青少年负责,不能无根据地乱讲、瞎讲。”在他的书桌上,一本本摘要记录,一沓沓手书讲稿,见证着他的坚守。

2017年,他参加平江革命烈士悼念仪式,参观井冈山革命老区,搜集素材,编写出上万字的讲稿《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2018年初,他受领了市关工委“学党史、学国史,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宣讲任务。为准备《共产主义信仰决定着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宣讲稿,他用3个月时间,细读了4本党史书,5次修改,形成了一万多字的宣讲稿,获得“五老”宣讲团优秀讲稿评选一等奖。

张发海每次出现在讲台上都是精神昂扬、精力充沛,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靠着随身携带着的三件“宝”——安眠药、清凉油和糖果。尽管他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但他从不忍心拒绝邀约。他说:“孩子的事情耽误不得,我扛得住。”一次,约定给江南大学药物系作报告的时间正是他白内障手术的时间。他想,学校排出时间不容易,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影响学生的课程,便推迟了手术时间。白内障手术出院3天后,他又如约到无锡青山高中给学生宣讲两个小时。他患有糖尿病,只能吃少量的饮食,两个小时的宣讲消耗了大量体力,结束后,他虚脱得站不起来。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喉咙也患有疾病,要求他禁声、手术。

身边的老朋友劝他该拒绝的时候要学会说“不”,他却说:“我身上还有余热要发挥出来,哪怕只能像一滴露珠、一颗沙粒,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小学生讲故事,中学生讲历史,大学生讲启示,张发海的宣讲深受各个年龄层青少年的广泛好评。为提升宣传红军长征精神的讲课效果,他特意购置长征挂图和手写板,在家中对照着练习,他的爱人永远担当“第一听众”。虽然老伴心脏不好,时常腰酸腿疼,却还为了张发海的宣讲,承担起所有后勤保障工作。每次张发海外出宣讲,她总备好常用药,阴天下雨总递上一把雨伞,天晚时分总会留一盏守候的灯。她说:“老头子拦也拦不住,没办法。为了孩子们嘛,值。”

张发海多年来对青少年教育执着追求,先后获得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省民政厅“先进军休干部”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讲稿沙粒露珠
沙粒变身芯片的漫漫长路
沙粒和水珠
想看山的小沙粒
小露珠
露珠
长成一颗珍珠
鲍勃·迪伦受奖演说词成书
露珠
讲话
美国总统讲稿是这样出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