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三脏”与脑肠轴论治肠易激综合征
2019-03-17黄马养郑欢苏良伟黄绍刚陈君千
黄马养, 郑欢, 苏良伟, 黄绍刚, 陈君千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00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异质性胃肠道疾病。最近修订的罗马标准(罗马Ⅳ)将IBS定义为:在过去3个月中,平均每周至少1 d出现复发性腹痛,且复发性腹痛与以下两种或更多种症状相关:(1)与排便有关;(2)与排便频率有关;(3)与粪便形态(稠度)的变化有关;(4)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1]。中医暂无IBS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其病机与脾、肝、心三脏(血三脏)密切相关[2]。目前现代医学对IB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脑肠轴已经成为IBS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以下基于“血三脏”理论及脑肠轴学说,探讨IB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1 “血三脏”理论与IBS
“血三脏”是指由周福生教授提出的“三位一体”辨证模式的“心——肝——脾”模式[3]。因心、肝、脾三脏与血的生成、贮藏和运行关系密切,故称为“血三脏”。黄绍刚教授师从周福生教授,继承周福生教授“三脏一体”及“心胃相关”思想,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IBS肝脾辨证体系”[4],将“血三脏”理论运用于IBS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心、肝、脾三脏的生理功能与人的情志活动相关,情志内伤最易伤及此三脏。张介宾在《类经》中云:“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心主神明,统摄五脏六腑,处于主导地位;肝主疏泄,心神不宁会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加重肝气郁结;肝郁克脾,脾虚湿盛,从而出现腹痛、泄泻等不适。因此,IBS中医病位在脾,病根在肝,病机与心密切相关。大部分IBS患者可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精神抑郁等心神不宁的临床症候,故肝郁脾虚是IBS重要病机。IBS的治疗应充分认识“心——脾——肝”三脏一体的系统性,重视“心——脾——肝”三脏同治。若治疗过程中只注重疏肝健脾,忽略心在IBS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则临床疗效会大打折扣。
1.1肝在IB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肝属木,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调节全身气机和调畅情志的功能。《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而达”,说明了肝主疏泄功能可以调畅脾胃气机。木克土,肝脾之间虽存在相克关系,但因肝气主动,运动性最强,所以肝气对全身之气包括脾胃之气的正常运行均有调节作用。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两者一升一降,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了食物消化吸收及输布的过程。《医学求是》曰:“木郁不达,风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下。”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若肝气过旺,疏泄太过,则可以横逆脾土,或疏泄不及,木不疏土,则脾失健运,出现脾胃病。IBS多因感受外邪、饮食失宜、情志失调等因素而发病,其中情志因素是重要发病因素。若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滞,则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湿浊内生,下注肠道,肠腑传导功能失常,故见泄泻、腹痛等不适;若肝气郁结,可致腑气不降,中焦气机不畅,大肠传导功能变慢,从而产生便秘。
1.2脾在IB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脾属土,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胃气宜和降。脾升胃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共同完成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脾在志为思”,认为思为脾之志,说明脾主导着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久虑易伤脾,思虑太过,思则气结,气机不畅,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不化,湿浊内生,下注肠道,肠道传导功能失司,出现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泄泻等不适。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情志异常则出现脾升胃降失常。《类经·卷十五》解释说:“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者,脾主中气,中气受抑则生意不伸,故郁而为忧。”可见焦虑抑郁可引起脾胃升降失常,气行不畅,气机不畅则大肠传导功能变慢,出现腹胀、便秘等气滞表现。
1.3心在IB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可见心主神志,主司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及统管全身脏腑功能。情志失调,首先影响心神。心神功能相应失常,则统管全身脏腑的功能失调,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相应失调。情志异常是IBS发病的主要诱因,情志异常又以影响心神为主,因此心神失调可致IBS的发生。张介宾在《类经》中云:“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由此可知心与肝脾二脏功能密切相关。情志失调,心神被扰,则脾主运化和肝主疏泄的功能不能正常运行,脾失运化及肝失疏泄均可致IBS的发生。心之主神志功能依赖于气血的充养。肝主疏泄,调畅气血,脾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精血充足,气机调畅,则情志活动正常。从经络学说上看,心与小肠相表里,在生理上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心神失调,气机紊乱,由表里经相合关系,影响到小肠生理功能失调,可出现腹胀、腹泻等临床表现。
2 脑肠轴学说与IBS
胃肠道是一个巨大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具有广泛的外在和内在神经回路,这些神经回路相互作用以控制胃肠道功能。胃肠道是一个由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和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共同支配的系统,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及排泄废物等功能有赖于中枢神经、肠神经和自主神经的精细调控,该调控机制统称为脑肠轴[5]。研究表明,脑肠轴有可能成为IBS发病机制研究的突破点[6]。ENS是由胃肠道初级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及支配胃肠效应的运动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系统,它通过合成和分泌多种神经递质参与肠道的运动、分泌及内脏敏感性的调控。ANS是ENS与CNS的桥梁,通过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交通和协调脑肠神经的联系。IBS患者长期便秘、腹泻而导致的精神紧张、焦虑等的情绪改变可导致迷走神经反应性增高,使肠道蠕动增加,从而诱发和加重IBS症状。目前研究[7]表明CNS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患者在情绪改变或者精神紧张的情况下,肠道动力的反应性更强,且反应强度与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相关。精神心理因素与肠道动力失调和内脏敏感机制密切相关,与IBS可能存在联系。AN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A)可双向调节脑和肠功能。调节肠道功能的主要部位是大脑边缘系统。大脑边缘系统主要调节恐怖回避、社交、学习能力等方面,在情绪调节方面也起关键作用。压力和情绪被认为是引起脑——肠轴神经、免疫及内分泌反应的扳机点,心理因素对消化道的生理反应机制、患者消化道症状的主观感受及疗效的影响较大[8]。
3 基于“血三脏”与脑肠轴论治IBS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精神心理可以影响脏腑功能,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脾主思,心肝脾三脏在调畅情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心主神志发挥主导地位。基于心——脾——肝三脏在功能结构及生理病理方面的相关性,“血三脏”理论将心、肝、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血三脏”理论认为,IBS是一种身心疾病,且精神心理因素异常为IBS发病的重要诱因,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脑肠轴学说对IBS发病机制的认识是殊途同归。脑肠轴学说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可引起脑肠轴中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反应,分泌神经递质调节肠道运动[9],这与中医学情志致病的病因学说是一致的。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乘脾,脾胃亏虚,湿浊内生,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血三脏”理论、脑肠轴学说虽分属中、西医学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但两者均强调情志因素在IB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治疗时都注重调节患者情绪心理。由黄绍刚教授主导的课题组开展的一项基于“血三脏”理论中药肠激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10]的结果表明,中药肠激灵能有效降低肠道内脏高敏感性,而内脏高敏感性的主要原因是脑肠互动异常。肠激灵主要具有疏肝健脾、宁心安神的作用,通过调节心、肝、脾三脏功能来降低IBS内脏高敏感性。这是基于“血三脏”和脑肠轴论治IBS的有力证据。
“血三脏”理论可为IBS的治疗提供思路,而脑肠轴学说可为中医治疗IBS的疗效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立足于现代医学,从微观角度去探索和揭示“血三脏”理论在IBS发病过程中的病理机制,并阐明心、肝、脾三脏相互调节制约的内在机制,进一步明确中医学运用“疏肝健脾,宁心安神”方法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将成为今后中西医结合治疗IBS的方向之一。
4 病案举例
患者谢某,女,49岁。因“反复腹痛腹泻”于2010年3月15日就诊。患者自诉反复腹痛腹泻6年,情绪不宁时易腹痛、腹泻,大便烂,每日2~3次,便后痛减,夹黏液,无脓血便。患者喜叹气,食纳一般,眠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IBS;中医辨证:腹痛、腹泻(肝郁脾虚兼心神不宁证)。治以疏肝健脾,宁心安神。处方:白芍20 g,炒白术15 g,柴胡10 g,党参10 g,合欢皮15 g,素馨花10 g,山药10 g,炙甘草5 g。共处方7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2010年3月22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腹痛腹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尚有大便烂、眠差,于前方基础上加酸枣仁15 g、茯苓15 g,继续服用2周后,患者腹痛鲜有发作,大便成形,每日1次,纳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按:黄绍刚教授认为患者易情绪不宁、喜叹气为肝郁之象,易腹泻、大便烂、食纳一般为脾虚湿阻之象,眠差为心神不宁之像,故辨证为肝郁脾虚兼心神不宁证,宜心肝脾三脏同治。方中白芍、柴胡、素馨花疏肝解郁止痛,白术、党参、山药健脾止泻,合欢皮疏肝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宁心安神之效。服用7剂药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明显好转,尚有大便烂、眠差,故加茯苓加强健脾渗湿止泻之效,酸枣仁以养心安神,用药后患者诸症皆得改善,腹痛腹泻鲜有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