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慧,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怎样的奇迹
——《史记·田单列传》读解
2019-03-17可永雪
可永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上帝——我们中国人叫“老天爺”,给了每个人一个脑袋,这个脑袋是管思考、生产智慧的。
对于这样一个宝贝,有的人会用,有的人不大会用。用得好,它能生奇谋奇计,创造人间奇迹;用得不好,便庸碌一生,宝贝成了摆设,效果大不一样哩!
有的人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能够想出别人想不到、想不出的东西,人们称这种人为善于开动脑筋的人。
像我国战国时期的田单,当燕国的乐毅率领燕师长驱平齐,齐人兵荒马乱纷纷逃难的时刻,他“令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笼”(锯掉过长的车轴两头,再包上铁箍),结果“燕军攻安平,城破,齐人走,争涂(爭道),以槥折车败(由于撞断车轴头而车被毁坏),为燕军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见《史记·田单列传》,以下再引此篇,不再加注)。
据《田单列传》,田单本是 “齐诸田疏属(齐王宗室中的远房子弟)”,“湣王时,单为临淄市掾(市场管理员),不见知(不被人了解,无所知名)”。而据《乐毅列传》,乐毅率“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的时候,“齐湣王亡走,保于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淄”。依情理推断,正是在乐毅攻打、攻入临淄前,田单在从临淄(齐国都)逃往安平(田单宗人所在地)的路上,看到和观察到由于车轴头过长,逃难中人们争抢道路,车轴相撞,造成轴断车坏的情况。他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保逃亡路上的平安,想出了“断轴、傅笼”的主意,告诉给了自己的族人。为什么只告给宗人而没告诉全城的人?须知田单这时仅是个“市掾”,而且“不见知”,他无权也没有责任管全城的事。
正是善于开动脑筋这一特长,使田单于国难当头崭露头角。由于“断轴傅笼”之计奏效并闪射出智慧的光芒,得到当时民众的认可,在“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即墨城的行政长官)出战,败死”之后,即墨城中百姓“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田单担负起了“以即墨①距燕”的重任。
摆在田单面前的局势无比严峻。当时,即墨和齐国都已陷入绝境,齐国整个被占领,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孤城。要讲力量对比,燕军占着绝对优势,而齐方处于绝对劣势。由于齐湣王的“骄暴”,得罪了诸侯,诸侯“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列传》),想从诸侯国那里得到外援是没指望的;内援吗,莒、即墨两地相距遥远,且都自顾不暇。这时,唯一可靠的指望是靠自己,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敌强我弱,不可力敌,只能智取。不必说兵书早有这样的古训,即以眼前现实处境而论,这对田单说来也是不言而喻的。于是我们看到,在田单抗燕行动中,他首先就是开动脑筋,出手了一连串的计谋——所谓“奇计”。
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总有弱点,总有可乘之隙。果然,一个绝好的机会被田单抓住了,这就是信重乐毅,发动伐燕之战的燕昭王死了,昭王的儿子惠王被立为燕王,而“惠王身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两人早有矛盾)。田单得到这个消息,便从这里下手,打进楔子,“纵反间於燕”,宣言说:“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惠王本来是个气量狭小而又嫉贤妒能的人,田单偏偏散布乐毅有异心,这话“诚中燕惠所疑”(林伯桐语,见其《读史记蠡》),所以这个反间很快奏效,燕惠王果然“使骑劫代乐毅”。
撤换掉乐毅,等于砍倒了燕军的大旗,也等于拆毁了正隆隆碾压在齐国胸膛的可怕的战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这大大减轻了抵抗所承受的压力,又动摇了燕国的民心和军心,造成了“燕人士卒忿”的后果,为之后好些计谋的施展铺平了道路。这里,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一枪一炮,全凭运用智慧和计谋,而旗开得胜,所取得的胜利,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
随后,又有“飞鸟神师”“劓卒计”“掘墓计”②“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及“收民金,令富豪遗③燕将”等一系列奇计、奇策出台。这些计谋,与“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等实际行动相结合,对外,打击、瓦解敌人,对内,团结、激励军民,都收到很好效果。
经过多方的努力,在即墨战场上,虽然还未开一战,但敌我力量的对比已根本改观,从民心到士气,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化,优势和主动权已经完全转到田单手里。
凭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敌人已经从思想上被瓦解了,我之军民同仇敌忾,也最充分的动员起来了,这个时候是不是万事俱备,可以和敌人进行决战了呢?不,还不行。
因为,之前所进行的一切,基本上是属于精神方面的,这些固然十分重要,但战争毕竟是硬碰硬的事情,精神条件再好,没有相应的物质条件还是不行。而这个条件,在当时,最主要的就是兵员,是的,兵员成为他面对的最大难题,一个看来无法逾越的难题。
当然,当时城中还有五千壮士,用这五千人也可以一战,而且就当时的情势、士气而论还可以判定能打胜仗。可是,即使大获全胜,就齐、燕整个战局讲,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全局,更不要说完成复国大计。
田单的卓绝之处就在于,他从受命之日起,想的就不仅是守城,而是以抗敌复国作为自己的使命。因此,在战略上,从开始就不是零敲碎打,而是有通盘的计划,不是以小胜、局部胜利为满足,而是寻求那种能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能起到震撼作用的胜利,因此在他心目中的兵员,自然也就不止于一般意义上的兵员。
可以说,从受命之日起,田单的整个身心,全部心思、脑筋,便加倍开动起来,因此才有那一个接一个的计谋,越到后来,越到决战之时,可以想见,在田单头脑里闪动最多的,是用什么办法解决兵力和兵员的难题?什么是敌人和敌军最怕、最闻风丧胆的力量?怎样可以创造一场具有摧毁性和震撼性的胜利。
不知是兵书上利用天时地利的理论启发了他,还是老百姓的言谈议论提醒了他,抑或是他自己的某些实践经验与他擅长奇想的思维习惯相触发,反正不知哪股灵感使他在牛身上打起了主意。唔,牛是有股蛮劲的,牛要是“牛”起来,不是很可怕的力量吗?对呀,如果把牛利用起来,把牠作为“兵员”,要牠到战场上去横冲直闯,衡锋陷阵,那将如何?嗯……若再把牛加以武装,加以神化呢?啊!一个神奇的方案就这样酝酿成功了。于是: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见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兵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
就这样,一路乘胜,“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在中华大地上导演成功了一场真正称得起是“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④!
乐毅大军扫荡齐国时即墨之外仅存的另一座孤城莒城的经守者中大夫貂勃这样评价田单:“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⑤司马迁则认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湣王既失临淄而奔莒,唯田单用即墨破走骑劫,遂存齐社稷。”⑥
无独有偶,就在田单演出著名的火牛阵之后不到一百年,在世界的西方,罗马帝国时代,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又称汉尼巴尔)也演出了他的火牛战⑦。两相辉映,可以说都是人类智慧,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巅峰的奇迹!
奇谋、奇计,奇思、奇想,是人类智慧的创造性闪光。它能够帮助人们在困境乃至绝境中找到出路,以至把无变为有,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给厄难中的人们带来希望,带来胜利。它是人们突破难关,攀登险峰最好的助手,每当人们陷入困境、绝境,要突破难关的时刻,就加倍感到需要它。
但是它的出现,它的发挥,却是有条件的。人们常说,人的智慧、才干往往是逼出来的,这自有它的真理性。不遇难题难关,人们怎会拼命地开动脑筋?不是处于国难当头,为保族人逃难平安,哪来“断轴傅笼”之策?不是身处孤城,而又要完成反攻复国的大计,哪里会想到和想出把牛武装起来的“火牛阵”?
可只有客观形势的“需”,只靠形势的“逼”还不行,决定性关键还在于主观上有没有这种“质”,以及是否发挥得出这样的“能”。这里,是不是有勤于思考,善于观察,肯动脑筋的思维习惯,就是一个起码的条件,不然,安平逃难的人有那么多,为何独独田单有“断轴傅笼”的发明呢?这里,能不能有这个发明,能不能生出那一个接一个的奇计,特别是能不能贡献出“火牛阵”,又不止和他的智力素质有关,更和他的整个人品,他的思想、胸怀、觉悟等等直接相关。试问,一个不熟悉百姓生活,不关心人民的痛痒的人,能在众人逃难的关头,想到和想出“断轴傅笼”的好主意吗?如果不是以破燕复国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如果不是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爱国情怀,又哪里来的“火牛阵”?甚至,如果田单心目中只有守城,只停留在“以即墨距燕”,也不会有“火牛阵”。所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爱国情怀才是摧生火牛阵的强大动力与决定因素。
田单一系列奇计以及他的火牛阵使大家看到,人们的大脑,人类的智慧,具有多么巨大的潜力;也使大家看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开动脑筋,会创造出多么惊人的奇迹,成就多么伟大而壮丽的事业。
读田单的传记,重温那一段闪烁人类智慧历史,我们不能停留在只是膜拜、赞美和感叹这一前人的光荣和光辉上,而是要学习、把捉并且学会怎样善于开动脑筋,打开智慧之门,特别是学到关心民众痛痒,关怀国家命运,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作用的征程中,在人类发展史上,贡献出自己该有的那份力量!
[注 释]
①即墨,春秋战国时齐国五都之一,时位于胶东丘陵与胶莱平原交汇处。系军事重镇,设常备军“持戟之士”,即墨大夫既是行政长官也是军事长官。公元前347年齐威王时即墨已成通都大邑,四方通达之衢,堪与临淄媲美。最能见证即墨商贸发达的当是现今出土的即墨刀币。据史学家考证,即墨刀币应是春秋时期齐国早期地方铸币之一,进入战国时随着齐国的进一步强盛,逐步统一到齐刀(齐法化)。见《古即墨历史探源》,http://qdsq-jm.qingdao.gov.cn/n16858051/n18696918/n18837927/151117152429642721.html
②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 “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 “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 “臣可以为师乎?” 因反走。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卒曰: “臣欺君,诚无能也。” 田单曰: “子勿言也!” 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 “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曰: “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 怒自十倍。见《史记·田单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③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同上。
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440页。
⑤《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貂勃常恶田单章》,见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⑥同②
⑦公元前218年,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率迦太基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攻入北意大利,翌年,率军从康帕尼亚转向阿普利亚时,被罗马独裁官费边堵截在法列尔努斯地区。费边派兵控制了所有通道隘口。汉尼拔突围无果,且无后援,损兵折将,危如累卵,但他没有沮丧,急中生智,巧施诡计,暗令士卒四下收集干柴和葡萄枝,将其系在从当地掠来的战利品——近2000头牛的角上。夜幕降临后,迦太基人将牛赶到山脚下,汉尼拔命令点燃系在牛角上的干柴和树枝,驱牛上山。火光骤起,牛群狂奔,把守通道的罗马士兵见此奇异景象,惊恐万状,以为被迦太基的军队包抄,慌乱之中放弃阵地。费边看到此景唯恐有诈,不愿夜战,令士卒不准出击。汉尼拔率全军携带战利品安然突围。(王乃新 《古代世界的两场火牛战》,《军事历史》 1990年2期)